北雄第8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0/1986


他已经成了兵部的万金油,那里需要就去哪里,被用的贼狠,李渊旧臣当中,窦轨无疑算是比较惨的一位。
如今回到潼关,还是负责粮草转运,为西来的大军打个前站,勉强算是地主。
此时就是他设宴为张伦几个接风洗尘。
看着这几位征尘未去,精气神都在巅峰状态的军中上将,窦轨是一阵的羡慕嫉妒恨。
这一年来,他和另外一位兵部侍郎王庆成了各路大军的后勤总管,王庆负责蜀中那边的粮草转运,东边就靠他在支撑,其间之辛苦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实际上呢,其他几个人还羡慕他呢。
窦轨是正经的关西贵族,而且是外戚之家,在家世之上张伦等人哪里比得?就只那一身的贵族气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得了的。
几位大将军心雄胆壮,对待他却都还是小心谨慎,丝毫不以军功卓著为傲,像张伦这等一直想跟豪门联姻的家伙,就更是想跟他结交一番。
家世就是这么占便宜,没处说理去。
所以觥筹交错之间,一片的其乐融融,薛万彻跟窦轨叙着年庚,他们都是世族中人,交往起来没什么障碍。
张伦和张士贵就差了很多,不过他们现如今都已是手握重兵的军中上将,窦轨也不敢怠慢于他们。
称兄道弟的饮至半酣,张伦起头又猜起了前程,其实差不多就是在问窦轨,其他两人和他一路玩这种游戏已经不少次了。
窦轨的脸色不太好看,主要是前年受了重伤,在京师养了半年多才痊愈,之后又奔波来去,一直没怎么缓过来。
他自然明白张伦在问谁,干脆的摇头道:“说不准啊,这么多的骑兵西来,又是由诸位所率,那一定是有大用的”
说到这里看几个人有些失望,窦轨不得不显点本事,不然的话他们岂不以为扶风窦氏也不过如此?
前些年跟错了人不说,此时连点有用的消息都得不着,不是已经败落了吧?
于是窦轨话锋一转道:“不过京师如今盛传,至尊欲与突厥可汗会盟一事,调兵回来不会是为了护驾所用吧?”
薛万彻晃着脑袋道:“这事咱们也听说了,那样的话,大军应该到晋阳休整,粮草上轻省些,可不用来弘农驻扎,而且北边还要来八千人,一道归于咱们节制,这不像是要北去的样子吧?”
张伦和张士贵都是点头,张士贵更是依照老习惯,生怕不得罪人的道:“窦侍郎可能不晓得,咱们所率皆是征战多年之精锐,若无大敌在前,应该用不到咱们。”
这要是换了窦琮,肯定要反唇相讥,你道咱们没带过兵吗,在这里显摆给谁看?
窦轨就要有气量的多,不在意的笑笑道:“说起来,如今用兵的地方倒不少,可能用到如此骑兵大军,怕是只有北边和西北了。”
说到这,他不由想起了前年那一战,应该就是跟这些人打的交道,那铺天盖地而来的骑兵,卷起了遮天蔽日的烟尘,耳边全都是隆隆的马蹄声。
自己所率的数万大军在他们面前几乎是瞬间就被淹没在了潮水般的攻势之下,自己带人拼死力战,被人砍了两刀,又被马蹄子踩了几下,差点没去见了阎王。
好在命大,又活过来了,今日竟然还能跟这几位坐在一起饮酒说笑,也不知老天爷怎么安排的,世事竟是如此之奇妙。
当然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中原割据,战争打了十几年,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兄弟都可能在战场上相遇,何况是他们这些不相干的人了。
尤其是贵族们,今天侍奉这个,明日里投奔那个,谁强大就依附于谁,这都属正常操作。
就像张士贵和张伦以前和他一样都是李渊臣下,薛万彻在幽州为罗艺效力,现在他们又同殿为臣,谁也别说谁。
张伦不想那么多,沉吟半晌道:“蜀中山林密布,对山蛮用兵可用不到骑兵,又要跟突厥会盟,北边无事的话,许是西北?若真是那样,看来咱们几个要吃些风沙了。”
几个人都笑,这里除了张士贵,其他几个人都在西北地区作战过。
比如说张伦就曾在秦州驻守过一段时间,薛万彻去过朔方,张士贵最远也只到过扶风。
“那就是去打吐谷浑了?”薛万彻道了一句。
几个人心思不免都火热了起来,前隋名将几乎都是跟突厥和吐谷浑打出来的,这里尤其是薛万彻,随李破去草原跟突厥人施展过本事,若再能平定了吐谷浑,他的资历在军中可就属于出类拔萃之列了。
窦轨职在兵部,又是正经的大贵族,消息确实比他们灵通的多,闻言笑道:“吐谷浑怕是不用几位将军费心,去年庞将军在凉州以数千人败吐谷浑部众十余万。
吐谷浑早已元气大伤,这么多兵马若去西北的话,肯定不是为了跟吐谷浑纠缠,不是为了打通河西道路,便是为了高地上新出现的一个部族。”
“哦?新出现的部族?”
张伦几个都来了兴趣。
窦轨点了点头道:“听说叫吐蕃,是高地南边过来的部族,应该比吐谷浑更加强大,几位将军若真去跟他们作战,可莫要存轻敌之心啊。”
几个人都笑,打仗这事胜了什么都好说,败了就各有说法,他们都是久经战阵之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赢了那就叫自信,败了才叫轻敌。
薛万彻感慨的道,“至尊常说,天下那么大,总不缺敌手,看来真是有道理啊先是突厥,再是吐谷浑和羌人,今日又换成了那什么吐蕃,也不知吐蕃之后又是哪个?”
张士贵大笑,“不管哪个,都正好拿来立功,吾等生逢其时,幸事也,若没了对手,岂非无趣至极?”
典型的军人思维,随着隋末战乱的结束,将军们有些迷茫,像宇歆就想跟突厥开战,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没有了敌人也就意味着没有功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将军们有些停不下来,就算大唐没有对手,估计他们也能制造些对手出来。
几人听了都是哈哈大笑,不约而同的举杯共饮。
五月间出现的杂音可不止西北吐蕃入侵,大都督李靖也添了一把火上来。
五月中的时候,李靖召集荆襄诸郡太守,郡丞,别驾,郡尉等官员到江陵议事,之前还调了驻于江夏的尉迟恭率军回江陵休整。
都是大动作,摆明了不怀好意,各郡官员们心惊胆战之余,聚起来商量了一番,多数都认为这是一场鸿门宴。
当然了,大多不敢不从,鸿门宴之所以是鸿门宴,就是因为你不能不来
===第1106章宴饮===
李靖主政江陵不足一载,政绩不显,其实多数还是借唐军南阳一战之威名,压服众人,再加上萧铣已殁,群龙无首之下,江右才渐渐安定下来。
去年的后半段李靖率军渡江,抚平岭南,杀冯盎及其子冯智戴等人,李袭志率军归降,威势渐显。
今年再与江右世族说话,就顺畅不少,可毕竟战乱刚过去不久,一些人犹犹豫豫的观望风色,政令不很通达,让李靖渐感不耐。
今次调尉迟恭回江陵,又召诸郡官员到江陵会面,此前对江陵政令敷衍了事的人们便也担上了心事。
这明显是要算旧账的架势嘛,都督府的令涵发出去以后,江陵城中一下便热闹了起来,各处来此打探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李靖的心腹以都督府长史李大亮为首,接见了一些人,具言都督要与大家把酒言欢的拳拳之意,因为人多而杂,不得不调兵回来保护一下江陵的安全。
让大家不必畏惧云云。
拖延了多半个月,给了人们消化的时间,各郡太守才领着属官陆续到达江陵。
这和草原上的会盟其实差不多,来了就说明给面子,还有着些忠诚之意,没来,那就是心怀异志,若心里若是没鬼,为何不至?
可还是有人不信邪,义阳郡太守吕祖德托病不出,其他官员也不见影,只派了郡中别驾来江陵虚应故事。
还有清江郡太守张琚也病了,他可能是真的,因为这人已经快到古稀之年了,而且郡中其他官员都到了江陵,他还派了自己的长子来跟李靖请罪。
态度不错,李靖也就不为己甚,好言相慰。
其实不管是张琚还是吕祖德,都出身江南名门,两个人还都是老乡,一个是吴郡陆氏子弟,一个则是吴郡张氏之人。
大唐元贞三年五月二十六,大都督李靖在都督府开起了群雄会。
酒至半酣,李靖举杯示意众人,笑道:“诸位能前来相见,吾心甚慰,便送诸位一件礼物以佐酒兴。”
挥手示意间,一个年轻人带头领着几个侍从捧着几个盖着的托盘进来大堂之中,到了中间,当着众人的面一下掀开蒙布,露出里面几颗人头。
众人纷纷变色,当然了,这年头想要吓唬住人,几颗人头可不成,还得看人头是谁的。
有人仔细一看,低呼了一声,人头虽都龇牙咧嘴,面目狰狞,认得的人却还是能瞧的出来,其中一颗的主人正是义阳郡太守吕祖德。
义阳郡四个官长,郡丞,别驾,郡尉一个不少,李靖把他们一勺给烩了。
众人惊惧的看着李靖,之前他们聚集在江陵城中,早已听闻义阳郡太守吕祖德没来,就派了别驾黄煊来搪塞。
多数人都认为吕祖德时日不多了,事情是明摆着的,大都督召集众人前来,以商议大事为由,估计是想试探下大家的心意。
改朝换代之初,这种操作不稀奇。
来的人要谨言慎行,为自家性命担忧,不来的人嘛,日后也就不用担忧了,唐军兵强马壮,早前没打过人家,如今想凭一郡之力相抗,简直是痴人说梦。
至于吕祖德为何不来,那也很明显,这厮是萧氏的姻亲,心怀疑惧很正常,知道吕祖德为人的人都清楚,这人没有反叛的胆量。
最多最多也就是观望一下,等大家平安离了江陵,他立马就能过来请罪。
众人能想象到吕祖德的下场,不死也得脱层皮下来,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才几天的工夫,吕祖德的人头就被摆在了大家面前。
而且义阳郡的几个官长都在这里,连那别驾黄煊也没逃过此劫。
厅中一下安静了下来,那托盘上的人头好像在无声的嘲笑着众人,你看咱们现在多安逸,再也不用为功名利禄奔忙。
率先说话的不是李靖,而是新任襄阳郡太守黄君汉,“此辈不识时务,首鼠两端,死不足惜,其人头颅,正乃佐酒佳物,尸首在哪里?不如烹来让大家共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