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0/1986


敦煌古城,落寞已久。
古城至今已逾千年,中原人多数会说敦煌古城是汉时所建,因为从那个时候,中原王朝彻底拥有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并开始经营西域。
敦煌因盛产甜瓜而被命为瓜州,顺势也成为了大汉王朝进入西域的咽喉要塞,自此派军常驻于此,那城池自然也便是汉人所建。
可实际上古城早已有之,夏商之时便有部族盘踞于此,有记载的是月氏,乌孙,羌部都曾在此立国。
等到丝绸之路开辟出来之后,这里便渐渐成为了中原王朝的地盘,只要中原王朝强大起来,便不会对此处置之不理。
这里是玉门关外的一块飞地,同样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处。
到了前隋,于此设敦煌郡,郡治便在敦煌古城。
古城的环境在河西走廊地带也属得天独厚,它身处党河之畔,又在敦煌绿洲的腹地,可以放牧牲畜,自给自足。
到了前隋时期,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原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只是大隋灭亡的这一段时间里,敦煌,伊吾,鄯善三郡皆已废弃,士卒逃散,不复为中原之土也。
程知节等人来到敦煌时已是六月初,这还是紧赶慢赶的结果,看见大片的绿洲出现在眼前,队伍中的很多人都是喜极而泣,终于算是走到地方了。
这一行人已经没了什么人模样,不论是人还是马匹,骆驼,身上都落着一层厚厚的尘土,人们都被太阳晒的和昆仑奴相仿,也都被风沙吹出了高原红。
这个时候他们要是回到中原,估计一定会被人们当成异族来对待。
这里和中原相隔是如此的遥远,也不怪那些商队来往一次便能赚取暴利,因为那无疑是拿命在拼,而且在河西走廊的地面上值钱的只有酒,瓷器,香料等等等等,人命与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程知节等人自然不是来做买卖的,他们也不会想着顺便去西域旅游一圈,这里其实只是丝绸之路的中段,想要走到终点,估计再得个一年半载的。
敦煌古城现在的主人是突厥人,射匮可汗的残部东逃到这里停住了马蹄,像个礼貌的君子一样想要得到主人的同意,去到张掖以东生活,嗯,他们也知道敦煌这地方离着西域太近了些,还是不太安全。
所以他们便派人去长安想要征得中原皇帝的允许,可惜的是,他们得到了一个比较糟糕的回复。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快就得到了一次回访。
射匮可汗的子孙们如今走上了处罗可汗的老路,被族人驱赶了出来,狼狈的像被追急了的兔子,稍稍在这里喘口气,就想着继续上路寻找安全的洞穴来躲藏。
敦煌古城并非什么好地方,一片片的绿洲散布在河西走廊之上,就像斑纹一般点缀着河西地区,以免它整个变成土黄色。
敦煌这里作为玉门关以西最大的一片绿洲,又是交通要道,自然是各个部族觊觎的对象。
数十年前达头可汗率军到过这里,设下叶户所,东西突厥分裂之后,这里便是西突厥的地盘,直到大隋缓过气来,一脚便将西突厥人踢出了这里,西突厥人没敢吭声,顺势献上膝盖,恳求大隋帮助他们对付东边的同族。
到了大业年间,处罗可汗羽翼渐丰,不愿再受大隋驱使,于是射匮可汗看到了机会,在大隋的授意之下一举击败了处罗可汗。
大业七年,处罗可汗东逃入隋,顺便亲身体验了一下隋末战乱的恐怖,最后病死在了洛阳城中。
射匮可汗统治西突厥期间,西突厥的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西域各国纷纷归附,铁勒诸部也在向西突厥王帐靠拢,当然了,这种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大隋和突厥王庭的衰弱上面。
没几年,射匮可汗便飘了起来,他杀死了一些铁勒部的首领,想要彻底吞并铁勒,这还不算,他又起兵想要重新统一突厥汗国。
射匮可汗明显是走了始毕可汗的老路,一场惨败下来,西突厥又开始了更新换代,射匮可汗病死在了三弥山王帐之中,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任。
按照突厥人的习惯,统叶护可汗开始清洗射匮可汗的亲信,于是射匮可汗的心腹们纷纷出逃,有的被杀死了,一部分则逃到了铁勒诸部求得庇护,还有一部分东逃到敦煌地区停下了脚步。
有趣的是,射匮可汗的残部和一些射匮可汗的敌人,也就是被射匮可汗击败的叛将此时合流在了一起
所以说,当程知节等人来到敦煌的时候,这里的突厥人其实是双头蛇。
一部分人是以西突厥叛将阙度设为首,他们是在射匮可汗掌西突厥汗位时东逃至鄯善,接着又东迁到敦煌的突厥叛部。
新来的则是以射匮可汗的儿子阿史那莫哚以及他的两个侄儿阿史那泥孰,阿史那同俄为首的射匮可汗残部。
这些人聚在一处报团取暖,因为陆续逃散的缘故,人数并不多,加起来也才六七千人,其中还有不少老人和妇孺,战战兢兢的在敦煌地区东张西望,想要找个好点的靠山来投奔。
派遣使者到长安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们的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不得不说的是,他们的投靠对象可不知中原王朝一个,这些西突厥逃人和铁勒诸部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铁勒诸部当年因为突厥的分为东西两部也产生分裂,多年过去,他们在漠北地区已渐渐形成部落联盟,虽然还都受着东西突厥的牵制,却也已诞生了自己的可汗,那就是出身薛延陀部的夷男可汗。
这显然是在东西突厥都发生了变故的背景之下导致的结果,他们这种行为在东西突厥看来,都在叛乱之列,所以时常受到突厥的攻打,日子也不太好过。
铁勒诸部的历史比较悠久,几乎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他们有很多名字,比如说高车,丁零,敕勒等。
到了突厥统一漠北,延及中亚的时候,他们作为帮助突厥打败柔然的最重要的一个盟友,部众开始广泛的分布于东欧,中亚,漠北,甚至是辽东地区。
如今受到突厥王庭控制的铁勒部族便有薛延陀,仆骨,韦和,拔也古,覆罗等,他们的主部大多分布在土拉河畔地区。
而在西突厥治下的则有契苾,葛逻禄,回纥,纥骨,乌护等,他们大多在天山沿麓游牧。
前隋时,中原王朝便以铁勒九姓来对他们进行命名,如今铁勒诸部中最为强大的是薛延陀,仆骨,回纥,契苾几部。
他们无疑还是突厥人的力量源泉之一,同样也是突厥人重点防范的对象。
当程知节,侯君集率人进入到敦煌绿洲的时候,敦煌古城之中,几位突厥首领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阿史那同俄是典型的突厥贵族长相,高大强壮,淡蓝色的眼珠看上去炯炯有神,他身上也确实流淌着最纯正的突厥王族血脉,因为他是达头可汗的曾孙,在西突厥向有勇名,而和他的勇猛交相辉映的则是他的残暴。
此时他一边喝着腥膻的奶酒,一边用洪亮的声音向其他三人说着,“夷男就像一只把头埋进草里的兔子,尾巴却还露在外面,他不会允许我们去到土拉河畔,跟他们共享草场的,而且可汗还率领我们去攻打过他,他会忘记刚刚用鲜血浇灌过的仇恨吗?”
阙度看着这三位阿史那的子孙,饮了口奶酒点头赞同道:“是啊,而且那里离着我们太远了。”
何止是远呢,他们现在在敦煌,想要走去土拉河,别说有没有命留下,估计多半在路上就要迷路。
而他们其实也都明白,去投奔夷男可汗实际上和去投奔突厥王庭没什么分别,要是不想走沙漠和戈壁的话,他们就得经过隋地,几千人的队伍,在那里可能说没就没了。
阿史那同俄的兄长阿史那泥孰开了口,这位突厥贵族就有点惨,瘦的像个竹竿不说,还面带病容,和他的弟弟相比,就像是后娘养的一样。
他的声音也很虚弱,因为他在流亡的途中病了一场,到现在还没好利落。
“我看我们还是等一等吧,使者已经派出去一年了,总要听到个回音吧?”
阿史那同俄立即表达不同意见,“我们的人越来越少,一些逃走的人很快就会将我们落脚在哪的消息传回去,那些鬣狗会闻着味追过来的。”
阿史那泥孰摇了摇头,“各处都在叛乱,统叶护不会在意我们这些逃走的人的,其实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不管去到哪里都需要向别人献上忠诚,除了这个我们一无所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着急呢?”
他们的叔叔阿史那莫哚没精打采的道:“隋人正在内乱,他们换了可汗,国号好像都换成了唐真是个古怪的名字不如先迁去张掖,再看看能不能得到大唐可汗的册封?”
===第1135章实在===
程知节的到来受到了突厥人的特烈欢迎。
就像阿史那泥孰自己说的那样,他们这些人除了可以被利用之外,其他一无所有,程知节给处于绝境当中的他们带来了希望,即便使者看上去很狼狈,可他们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程知节开始的时候还加着小心,让部下们做好和突厥人火并一场的准备,在进入敦煌郡之后,还打起了大唐的日月星辰旗。
几百个身经百战的唐军将士,加上附从,在敦煌郡已经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但在不知道突厥人的底细之前,程知节和侯君集等人都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
从玉门城到玉门关的一路上,也再没有人胆上生毛的主动来找他们的麻烦。
程知节的匪性也暴露无疑,在行事上他们不断向本地的土著靠拢,占了四处绿洲,俘获三四百土人,获驮马,骆驼近千匹,烧杀抢掠之下,队伍神奇的扩张了不少。
到了敦煌,程知节和侯君集商量了一下,最后程知节道了一句,“他娘的这些突厥崽子若是不知好歹,咱们就把他们捉回去献给至尊,嗯,人太多的话就算了。”
侯君集无奈的看着程大胡子,一路上相处下来,他算是看清了眼前这人,实在是个杀人放火的首领,打家劫舍的班头,和他侯君集根本不是一路人。
也许皇帝派这样一个人来河西,就是看上了他这百无禁忌的秉性?
所以说,程知节率人进入敦煌绿洲之初,有点不怀好意,打着的其实是一言不合就开干,干不过掉头就跑的主意。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山东贼就是这么个鬼样子。
好在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突厥人表现出来的热情并不比玉门戍卒们差到哪里,这无疑让程知节比较意外,他还以为突厥人怎么也得盛气凌人一下,大家亮出刀子来才能好好说话。
他没跟突厥人打过交道,听到的传闻倒是不少,都是鲜血淋漓的故事,所以才会如此之警惕。
可西突厥的逃人们颠覆了他的固有印象突厥王族啊,好像也很卑微的样子?
程知节没急着进敦煌城,而是选择驻扎在了城外,即便表现的足够友好,他也不会轻易涉险。
在河南的时候,来往的使者很多,动不动脑袋就去到了旗杆之上,这可是个高危职业,程知节自然不想把性命丢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鬼地方。
所以临时的帐篷搭建了起来,几个突厥贵族没有怪他小心眼,而是恭敬而又欢喜的到帐篷之中来与大唐来使说话。
程知节稍稍整理了一番仪容,看上去精神了许多,只是却有了张伦的习惯,大胡子早已打了绺,痒的不成。
此时他一边挠着大胡子,一边打量着几个破衣烂衫,比他好不到哪去的突厥贵族,心里也是嘀咕,这些家伙看上去很狼狈啊,连件好点的衣物都没有吗?穿成这样过来是想跟俺卖惨不成?
多半年以来,他已经见多了异族,突厥人特异的长相穿着等对他来说已不稀奇。
“至尊派我前来,宣抚河西,顺便来瞧瞧你们过的怎么样,还有就是问问尔等的来意。”
程知节是个给点颜色就能开起染坊的人,突厥人要是强硬一些也就罢了,如今却是恭敬有加,他便拿起了上国使臣的架子,说话很不客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