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986


嘿嘿,那可就热闹了,到时候,什么见死不救,什么不停将令,什么内讧,等等等等戏码,肯定是层出不穷。
事实上,不久,他就见到了一次很宏伟的隋军内斗。。。。。。。。
因为长着四条腿,在开拔不久,马邑隋军就成了左候卫府诸部前驱中的一员。
其实吧,没什么必要。
别看隋军分的挺细致的,什么左十二军,右十二军,各部还有着各部的任务。
但实际上,在进入高句丽疆土之前,大家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
而这样一支臃肿庞大的军队,除了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两部之外,其他的,都在大军当中,什么前驱后卫的,都是摆设。
尤其是左候卫府,跟鹰扬府一左一右,正走在大军中间。
远远的,还能看见皇帝的仪仗。
很气派,非常的气派。
就算众军林立,李破在远处,还是能看见皇帝的车盖,大的出人的想象。
由此可知,下面的车辇到底有多巨大了。
不过遗憾的是,只能远远瞧着,你要真想挨上边去,仔细看看,你就得有吕布那样的武力,以及刘关张那样的运气了。
但不管怎么说,马邑隋军所处的位置,还是很安全的。
这样的大军,能让人冲到皇帝左近的机会,无疑非常的小,不然的话,大家也不用活了,这位特喜欢军事游行的皇帝,早也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当然,在李破看来,在进入高句丽之前,这本就是一次盛大的军事游行。
从涿郡,到榆关,差不多用了三天多的时间,不算快,但也不算慢了。
等到挤出拥堵的好像蚂蚁窝一样的榆关,将长城抛在身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向东北行进。
大片的草原,以及漫漫山峦,终于开始成为最常见到的景物。
这无疑是一片,未曾经过怎么开的荒蛮之地。
但和李破想象中有很大不同的是,一路上,都有着隋人设下的驿站,和一处处的军寨,表明着,这里是完全属于大隋的疆土。
不过大军滚滚向前,这些驿站,军寨之类,也完全无法提供给大军什么有用的帮助。
他们就像汪洋大海中的礁石一样渺小可怜,大军一过,就将他们冲刷的越破败寒酸了。。。。。。。
===第126章
辽水===
燕郡,这是大军中军,也就是隋地杨广最后驻扎停留的一座大隋城池,而隋军的前锋,已经抵达了怀远镇。
那里已经有大量的粮草和军械,等待着隋军取用了。
等到大军过了怀远镇,就是滔滔辽水挡在前面,这也就是如今高句丽和大隋的国境线了。
而到了大军渡过辽水,怀远镇其实就是大军的粮草补给重镇。
大军在大业八年三月中,6续赶到辽水之畔。
滔滔辽水,奔腾而过。
大河两岸,黑压压的军阵排列开来,一眼望不到尽头。
高句丽早已有备,设重兵于辽水东岸,并且,早在一月间,就开始凿穿辽水冰层。
只是让高句丽大军没有想到的是,隋军来的这么晚。
到了三月,冰层早已大片片的融化开来,隋军主力才大摇大摆的来到辽水西岸。
怎么说呢,隋军信心满满,从上到下,都并不太将高句丽人放在眼中,在隋军很多将领看来,高句丽此时只不过是做着无谓的挣扎。
大军向前,所有的抵抗,都将是徒劳的,大军兵锋所指,会将前面的一切,都碾成齑粉。
只是,大河对岸的高句丽人,信心也不差,士气也挺高昂的。
他们并不惧怕和隋人一战,甚至于很多高句丽将领,根本不认为隋人能突破得了辽水,进入到高句丽境内。
你说他们自大也好,狂妄也罢。
反正,僻处辽东一隅的高句丽,自崛起以来,也算战无不胜,征服了辽东诸多部族,这才有了今天的高句丽一国。
他们的民风,自然是彪悍的,多民族聚居,也让他们中间的纷争,从来没有休止过。
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家人的窝里斗。
可以说,他们和隋人,突厥这两个强大的帝国,接触并不算很多。
换句话说,这是个地道的土霸王。
著名的辽东粪土臣的典故,还没过去多久,但高句丽人,差不多已经神奇的忘记了当年的狼狈,恢复了满满的自信心。
所以,隋军大军百万众,铺天盖地的来到辽水东岸,并没有让高句丽人感到有多可怕。
他们有条不紊的布置着自己的防御体系,几个主要的军中将领议事的时候,更是志气昂扬,准备给渡河隋军,当头一击。
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
隋军大军中军,终于来到了辽水东岸。
当皇帝御驾来临的那一刻,不管是将军们有意为之,还是军人们自自愿。
反正,在皇帝车辇出现的时候,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声,响彻云霄,千军一呼,春风为之止,辽水为之颤。
如闷雷般的呼啸声,绵延开来,一直传到远方。
数十里之内,隋军将士举起刀枪,纵声高呼,若不亲临此间,绝对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种声势。
在这一刻,位于辽水东岸的高句丽大军,才心底里升起了寒意,好像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面对的是强盛的大隋帝国。
但这个时候,硬碰硬的战略,已经无法更改,高句丽大军,只能死守东岸,阻止隋军渡河。
而隋军,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缓慢的组成了百万大军,也耽误了最重要的一个战机,无法在高句丽无备的情形之下,抢渡辽水,让这条大河天堑,变成摆设。
隋帝杨广,也算是经过了很多战事。
虽然,他的那些“辉煌”的战绩,其实和他本人没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旁观者,见证了隋军一场场的胜利。
但他到底不是一个养在深宫,不知军事的皇帝。
所以,他并没有让前锋大军,在高句丽大军云集东岸的时候,抢渡辽水,徒增伤亡。
而是选择了细致的准备一切,徐徐进军的策略。
在大战之初,这无疑是比较英明的决定。
皇帝的车辇,停在了大军后方一处高地上,大隋的日月星辰旗,迎风招展。
李破所在的左候卫马邑隋军,有幸也找到了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将浩浩荡荡的辽水以及密密麻麻的大军,全部收入眼底。
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景象,人的一生中,能见到这样一个场景的机会,可谓是绝无仅有。
李破这个时候,再没有胡乱吐糟的心情。
之前响彻天地的呼啸声,无疑震撼了他,如今人头耸动,兵戈闪烁着耀眼的寒光,几乎替代了天空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睛。
无数旗帜,在半空烈烈飞舞,每一杆旗帜,都代表着一个强悍的隋军将领和无数的隋军将士。
这完全是一个军人的世界,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的东西。
凛冽的气息,升腾而起,天地间一片肃杀。
这样一个时刻,李破的脸色终于变得阴沉了下来,手不由自主的握上了腰刀。
风云未动心已动,男儿到此意气酣。
一个真正的军人,如果在这样一个场景面前,还能无动于衷,那他也就不配称之为军人。
战争,无疑是丑陋而又残酷的,李破对此体会良深,并努力的将自己置身事外,不愿经历太多无谓的凶险。
但这一刻,浓烈的战争气息,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瞬间便已感染了他。
作为一个七尺男儿,作为一个军人,他胸膛中滚烫的热血,终于沸腾了起来,好像有一头野兽,在他胸中不停的怒吼咆哮,想要冲破理智的牢笼,释放出那其中蕴含无尽的血腥气。。。。。。。
这一刻,他再无法掩饰自己的凶狠和野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