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1986


大隋亡了,战乱却已开启多时。
萧氏轻轻摇了摇头,那里有着她最美好的回忆,却也是梦魇的根源,老天爷还真会作弄人。
此时她也只轻笑一声道:“竟然还是江都人,灵秀所钟,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吧?”
侯莫陈氏放心了下来,“人可没见过,不好说……就是没来几日,大名已传遍长安街巷,达官贵人想要见她一面可也不太容易呢,一首临门诗便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更别说登台赋了。”
萧氏不由莞尔,“她这是见惯了江南才子,别是小瞧了关西豪杰,那可就有苦头吃了……唉,长安城中多是不学无术之人,不能拿江陵来做比,之前两仪殿中诗会,你瞧那些人都做的什么?”
看姨母欢喜起来,侯莫陈氏也凑趣道:“皇帝估计也是后悔了……”说着话还指了指桌案上的纸张笑着道:“这不是就亲自下场,再不让臣下们吟诗作赋了?”
萧氏微微斜了她一眼,那一瞬间的风情让侯莫陈氏都愣了愣神,心说姨母如此之美,真是天地所钟,可惜也许正因如此,如今才只一人,困于府中吧?
萧氏心情渐渐好了起来,“莫要议论君上,落在旁人耳中就不好了,你说我要是邀其前来奏上一曲,那吕乡君会不会来?”
侯莫陈氏就笑,“夫人相邀,又有何人能拒?只是那吕乡君出身微贱,如今又沦落风尘,邀其过府相会,传出去了我怕会有人说嘴。”
萧氏不在意的摇了摇头,“口舌之非经的多了,不用在意那许多,就邀她明晚过来吧,若是不愿前来,也不用相强。
江都人氏,移居江陵,也算是我的乡人了,要以礼相待。”
…………………………
彩玉坊东南的一处院落当中,仙翁仙翁的琴声隐隐传出,只是不成曲调,显然只是主人随意拨弄,惹的夏风都烦躁了起来,比之前用力了许多。
这是一间三进的院落,不算很大,在彩玉坊中实属平常。
而这里便是如今江陵名妓吕乡君寄居之所在,随着她的名声传开,平平常常的一间院落也就变得不再平常了起来。
长安城中的文人士子纷纷至此,以得吕乡君一见而为荣,达官贵人也纷纷派人邀约,他们其实是想瞧个新鲜,听不听琴倒在其次,毕竟如今长安城中南人名妓还不怎见。
所以就算大白天的,院落门前左右也尽多窥探的目光,吕乡君来到长安还不几日,好像名声就已经不比在江陵时差了,甚至犹有过之。
……………………
此时吕乡君正在后宅静室之中支着腮帮出神,轻巧的手指在琴弦之上轻轻拨弄,流淌出许多杂音。
和一年前相比,她消瘦了一些,白皙的脸蛋也黑了不少,这些都是旅途的痕迹。
她在江陵待了很多年,江陵失陷之时受了些惊吓,也许是坏消息太多,往日那些与她相交的人物不是被押解去了长安,便是丢掉了性命,于是等到局面平静下来便动了游兴。
她从江陵启程,朔江而上到了蜀地,先去锦官城转悠了一圈,寻找了一下诸葛丞相的祠堂,然后才从蜀地入关西来到长安。
一圈转下来足有小半年,多年积蓄花的也就差不多了,不过长安就是她此行的目的地,一国之腹心,总要比江陵平安一些吧?
到了长安,买下一间宅院,资财所剩无几,准备了一下,到官府报备,然后便重操旧业,开始挂幡迎客。
自她艺成之后,便不再寄居青楼,自己当了老板,以她的名声根本不愁无人光顾,和后来开工作室的那些星星差不多。
而凭她的技艺,到哪里都不愁没有饭吃,她也从未有过寻个良人嫁了的念头,不论你多有才华,又多有权势,在她这里都激不起多少波澜,因为负心薄幸的故事听多了,对世间男儿的失望便深深种在了她的心底。
用后来的话说,老娘现在正缺银钱花用,只看人的钱包,别跟老娘谈感情。
可话说回来了,只要是人,哪能做到真的无情?
今日她心烦意乱,就是因为听到了萧从师的死讯。
一年之前,她在江边草庐之中与这位梁国内史令相会一场,可谓是宾主尽欢,不想今日来到长安,本来还想着探听一下那些梁国降臣都怎么样了,却是先就得了这样一个消息。
心情大坏之下,便任性的不再接待客人,准备一整日待在屋中,算是稍稍凭吊一下江陵故人。
至于去到萧阆坟前……嗯,那就算了,没那个交情。
其实让她心中郁闷的不是消息本身,而是对人事无常的一种畏惧和感伤罢了,也正是为此,她才会离开江陵来长安。
而让她烦恼的也不止这些,长安和江陵可不一样,江陵尽多守礼之人,却还是会出些无赖儿,长安就更不得了,野蛮人随处可见。
像她这样冒冒然的便挂幡在外,又无青楼护持,名声小点也就罢了,可名声一旦大了起来,门前的是非就不可避免的来了。
近日前来相邀的权贵家世越来越显,口气也越来越是强硬,其中想听琴的人已是寥寥无几,打的主意都不用问,或者是想一亲芳泽,或者想让她入府成为家姬。
昨日晚间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和谐)潮,长安陈氏主枝嫡子派了人来,冷笑着当面就跟她说,要么入府与家中郎君一见,要么就不用想着再出长安了。
长安权贵从来不跟人客气,能让他们奉上笑脸的只有旗鼓相当的权贵而已,这里蛮横而又粗鲁的风气让吕乡君心惊肉跳。
这还不算,麻烦的还在后面呢,正在她琢磨着是不是该偷偷溜掉,或者是像在江陵时一样,赶紧去寻两个知情识趣的靠山来庇佑自己的时候。
从江陵带来的两个侍女已经惊慌失措的一溜烟跑了进来,“大娘大娘不好了,有人打上了门来,咱们快去躲躲……”
===第1150章滋事===
小小的人儿像只炸了毛的猫儿一样噌的一下从榻上蹿了起来,转身就去爬后窗,她可不想被陈氏捉去关到府中肆意羞辱。
两个侍女看她伶俐的爬上后窗噗通一下跳了下去,只稍稍对视,便也跑了过去,争先恐后的从后窗逃了出去。
等到主仆三人探头探脑的出了后门,见无人在这里围堵,吕乡君倒也没学曹操曹孟德那倒霉蛋,大笑上几声,讥讽来人愚蠢,不知在此等她。
只拍了拍颇为饱满的小胸脯,后怕的道:“吓死奴了,快走快走,莫要让人追上。”
两个侍女自然以她马首是瞻,立即跟上她的脚步,从小巷另外一头出来,便是人来人往的大街,到了街上主仆三人才都镇定了些。
走了几步,吕乡君才一拍脑壳,“我的琴还没带出来,身上又无盘缠,咱们能走到哪去?那陈氏不是容咱们三日工夫吗?怎的如此不讲信用,竟然隔日便上门来抢人?长安大阀都不讲脸面道理的吗?”
被人逼得逾墙而走,虽然以前也有类似的遭遇,不然身手也不会如此麻利,可如此狼狈却还是头一遭,最重要的是竟然把所有家当都丢在了那里,这会真的是又伤心又恼火,还夹杂着难言的恐惧。
长安城中恶人如此之多,怪不得会是他们得了天下,侬还是回江陵为上,留在这里非得被人吃了不可。
一个侍女在前院值守,立即惊恐未去的道:“不是陈氏,是几个胡人,都喝的多了,刘翁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一开口就被他们打倒在地,刘大娘和赵二叔他们上前理论,那些人抽出刀来便胡乱挥舞,眼见一路就闯了进来,还好咱们逃的快,不然怕是要活不成了。”
吕乡君一下占住了脚,“胡人?不是陈氏?”
希望的火苗重新燃起,见侍女重重的点头,并道着,“是胡人,说的话听不懂,样子长的也和咱们不一样。”
胡人……吕乡君思忖了一下,她混迹于烟花之地多年,可不是没有见识的寻常女子,陈氏那样的世族如果不讲理起来,她自然要敬而远之,或者干脆逃之夭夭,隐姓埋名。
可要是外族之人上门相欺……长安城中的胡人,多数是突厥使节,别看她刚来没几天,见到的客人层次一直在提高当中,而不管是在江陵,还是在长安,男人们都一个德性,都很愿意在她面前夸夸其谈,以显示自己的见闻和学识。
她可是听说了,突厥使节正在长安停留,可那些人能在长安胡作非为吗?
吕乡君犹豫一下,见来往的人开始关注她们三个,便领着侍女先躲进一个巷子之中,才又问道:“你看清了?真的是些胡人?”
得到侍女的肯定答复之后,她犹豫了一会,便吩咐道:“你们两个赶紧去长安令衙报官,就说有胡人强闯民宅,让他们为咱们做主,我回去瞧着,你们快些啊,别等人都走了再来,到时候可能就分说不清了。”
催着两个侍女急匆匆的走了,吕乡君揉了揉脸庞,暗自叹息一声,生活不易,竟然一至于斯,还有就是没能结识几个长安令衙的人物,确实多有不便。
想她在江陵城中的时候,谁又敢轻易强闯她的宅院?
等了一会,吕乡君才又悄悄溜回到了自家正门,探头看了看,院门四敞大开,院子里吵嚷的厉害。
她买下这间宅院之后,雇了个应门的老翁,还有他家婆娘,都是彩玉坊中人家,干的就是这种迎客的活计,另外还雇了两个看家护院的游侠儿,加上她们主仆三人,院中就这几个人丁。
现在院子里声音最大的是刘大娘,扯开嗓门在嚎哭,看家护院的那两个估计已经不见了踪影。
闹事的人估计已经闯进了后宅,吕乡君暗自咬牙……幸亏她逃的快。
邻里已经听到了动静,一群人围在院门外探头探脑的张望,却不敢轻易闯进去,以免惹上什么麻烦。
彩玉坊这里是非多,尤其是这种挂幡迎客的院子,就更是如此,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看看热闹还成,让他们出头来管闲事,那你就想的多了。
……………………
侯莫陈氏骑在马上,放缓了马缰,任由马儿得得向前。
萧氏生活平淡而优雅,等闲不会出府,她到姨母身边也还不到一载,相比萧氏身边那几个相处了十几二十年的老人,她这才算是刚刚开始,所以轻易不会离开萧氏身边。
今日姨母想邀约江南名妓吕乡君入府,为表诚意便由她亲自前来相请,正好也趁机出来透透气。
所以她也就未曾乘轿,而是选择了骑马出行,身边带了六个家将,都是身有军职的羽林卫士,另外还有几个仆从,带了些金银首饰,几副字画,还有两张琴谱,算是给那江南名妓的见面礼。
和送彩礼差不多,可谁让萧氏说了一声乡人呢,既是乡党,又是萧氏这些年鲜有主动邀请的人物,郑重一些也没什么不对。
其实也就是吕乡君是个女人,若是个男子,就算琴音再是妙绝天下,萧氏也不会请人入府一见的。
所谓知音难觅,人这一辈子有一个知己其实也就够了。
“五娘,前面过了街角就到了。”有人轻声说道。
侯莫陈氏点头,翻身下马,将马缰交到从人手中,安步当车的迈步前行,转过街角,就见一个小娘子扒在一个巷口处正在做贼般向里面巴望。
女子一身便装,乌黑的秀发披散在肩头,身材玲珑有致,就是身量矮小了些。
侯莫陈氏等人有点莫名其妙,知道路径的从人引着侯莫陈氏便来到巷口,稍稍示意,就是这里了。
侯莫陈氏来到那吕乡君身后,探头也看了看,却见一间宅院外面围了些人,好像有事发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