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1986


想到范文进,李破便跟妻子道:“范文进你知道吧?”
听丈夫说起这人,李碧也没惊讶,从王庆的任用上就能看出丈夫用人之娴熟得当,范文进……那就更不用说。
她于是就笑,“那可是夫君的神来之笔,妾身怎能不知?范总管在西北任职多年,功劳非同小可,怎么?他要回朝述职了吗?那妾身可要见上一见,旁人说起多以神异称之,夫君治下之臣与之相比,怕是都要逊色三分啊。”
李破不由也笑了起来,一个出使的使者混成了诸侯高官,然后又带着一众人等来投,确实很神仙。
“那你说我要召他回朝,他会不会干脆的来长安?来了长安我又该赏赐他些什么呢?”
意味于是便有些不美妙了起来,听了这话,李碧不免惊了惊,但见丈夫脸色如常,语气也很轻松,才稍稍放心。
说起来这样的功臣受到君王的猜忌其实很正常,人臣一旦到了恩无可加,功无可赏的地步,大部分下场都会极为凄惨,很少的人会进一步成为权臣。
像霍光,董卓,曹操,高欢,宇文泰就是权臣中的典范,而王莽,刘裕,陈霸先,杨坚之类,则干脆篡位自立。
和那些人比起来,范文进还缺很多资质,最多也许就是不敢奉命来朝,掀起一场地方性的叛乱而已。
李碧心底还是有点狐疑,想到丈夫诏张伦等引兵去西北,真的是为了吐蕃吗?还是范文进有了反复的迹象?
她在宫中虽然能听到一些外间的消息,可真实情况却无从把握,李破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在她感觉确实很可疑。
“以他的过往来看,应该不是三心二意之人……夫君选贤任能,从来都游刃有余,范文进也不会例外吧?就是其人在西北日久,确实不太好安置。”
李破笑道:“就是说啊,这厮高不成低不就,就算他现在回朝述职,我酬其以宰相之位,他也做不来啊。
而且你看看他之前在西北干了些什么,他要回朝任职你说大家是不是得担心一下?”
夫妻闲话,真是有什么说什么,说完了两夫妻就都乐了,范文进在西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西北的那些高官们折腾的要死要活,连谢统师那样的凉国老人都被他吓的借着解送降人之机溜回了关西。
当然了,这也只是闲话而已,就像李破之前估量的那般,西北还离不开范总管,就算要召他回朝,也得过上两年再说。
……………………
第二天,李破早晨起来,按照习惯先去武德殿活动一下筋骨,再到太极殿办公。
翻看了一下今日需要处理的公务和要见的人,正想着先把兵部侍郎王庆的调令签了,门下侍郎宇文士及来见。
成国夫人萧氏上请皇帝驾幸成国夫人府一叙。
臣下想邀请皇帝过府一见自然是非常少见的事情,必须有正当而必要的理由,走的预约程序也很繁琐,可能年初邀请,年末赴约那都是好的,除了宗亲之外,大多数人就不用做梦了。
只是成国夫人比较特殊……
===第1158章算计===
成国夫人萧氏这次邀请李破走的是正规程序。
先送到礼部,再呈交到门下,比当年在晋阳时麻烦许多,但也没人敢于耽搁,更是由宇士及亲自呈送到了皇帝面前。
李破看了看手上的请柬,又看了看宇士及,心说你这是破罐子破摔了吗?还是想来试探于我?
宇士及的名声算是毁了,嗯,其实他名声一直不大好。
他那两位兄长弑杀杨广于殿上,别说江都之乱死了多少关西贵族,只这一桩就足以将宇氏这一支钉在耻辱柱上。
宇士及侥幸得免,回到长安之后还能安然无恙,主要是借了他那妹子的光,也就是李渊的宇昭仪,吹了些枕头风,这才让兄长得以复起。
当然了,这也跟李渊与杨氏不对付有关,拉拢宇,独孤,窦氏等关西大阀,痛殴弘农杨氏才是当时的风向。
后来宇士及投靠了秦王李世民,就又招致了很多攻讦,他还参与了杀独孤怀恩的事情,于是变得更加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所以他赶紧又娶了李渊的侄女,摇身一变成了准驸马,才再次挡住了那一波攻势,却也紧紧的绑在了天策上将府的战车之上。
辗转腾挪间尽显其人品性,实在不足以让人称道,对政治风向却十分敏感。
现在又爬上了门下侍郎这样的高位,你说厉害不厉害?
李破还记得入长安之前,在城外的大军军营当中初见之时,宇士及说的那些话呢,诚惶诚恐间辩白了一番,弄的自己和别人都很别扭。
可不知不觉间,此人还是来到了他的身边,只能说一句手段是真不错,快赶上封德彝那老狐狸了。
只是落下的债务有点多,这不又找上门来了?
萧氏罕见的主动邀请他过府一叙,想来不会有旁的事情,肯定要告上宇士及这个前女婿一状。
前隋南阳公主回到长安,宇士及登门请罪的事情现在已是闹的朝野尽知,外朝的御史们在准备参驳宇士及,就算是门下省的谏议大夫魏征等人许也在摩拳擦掌。
这简直就是言官们最喜欢的题材,即便是长安的百姓们也很喜欢这种八卦。
按照李破的想法,宇士及这会就应该主动上书请罪,既然事已至此,那就做的坦然一点,省得旁人群起而攻,那场面就太难看了。
他可倒好,先是上门请求复婚我的天,李破听到这种操作的时候对此人的人品便已经不报任何希望。
你是不是看到换了皇帝,想要把李渊的侄女给休了然后再去拥抱弘农杨氏?云定兴那厮怕是也没这么无耻吧?
这人作为前隋驸马,好像随时能见到杨坚夫妇的样子,在他看到自己的模样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杨恭仁等人相类,产生了些不必要的联想呢?
这就有点人在做天在看的意味了,若非宇士及如此行事,李破哪会想到这些?
战乱时节,抛妻弃子的人不止宇士及一个,比如说薛收薛伯褒,那会隐居于山野之间,母亲族人为尧君素所获,尧君素令其到蒲坂效力,薛收不为所动,转身就投了李渊。
尧君素就更狠,李渊派兵围蒲坂,让他的妻子阵前劝降,尧君素射杀了妻子,拒不投降,困守孤城数载。
宇歆献晋阳,他的妻儿都在长安,献城之时你见他犹豫没有?
拿李破自己来说,老丈人一家都在长安居住,他领兵南下之时却也无所顾忌,李渊领兵南下时也是一般。
可如今为何只显出一个宇士及?还不是因为他自己一番骚操作把人们给恶心到了?
李破不会因为萧氏的些许言语而罪朝中重臣,可迟迟不见宇士及到他面前分说,便也觉着此人脸皮太厚,而且钻营太过身边有一个封德彝也就够了,不需要再多一个宇士及。
此时宇士及专程将萧氏的请柬送到御前,可能是要说一些话来挽回自己的形象,但确实是迟了一些。
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你都一言不发,这会再来是在家里想好了利害关系才来认错吗?还是看到了萧氏的请柬才逼得你不得不来?
李破摆弄了一下请柬,随即说道:“让人去回了吧,朕如今忙的很,哪顾得上其他什么?”
宇士及明显的松了口气。
皇帝的反应正在他意料之中,在他看来,皇帝任人有一定之规,很多时候都不受臣下的左右,一定不会因萧氏如何如何就罢了他的官。
如果这么容易受到“枕头风”的影响,陇西李氏现在也不会那么凄惨。
所以后备方案也就用不到了,跟皇帝解释自己的私生活,确实很是羞耻,皇帝既然“表了态”,那他就当没什么事也没有是最好不过。
这也正是他亲自来送请柬的目的,想看看皇帝的心意。
于是又说了些公事,宇士及便请辞而出,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李破的脸上慢慢绽起了笑容,而且慢慢越发灿烂。
于此同时,门下省中,封德彝听人禀报说宇侍郎拿着那封请柬送到太极殿去了,封德彝也笑了起来。
宇士及还是太年轻了,可能是以前做惯了驸马,以为旁人都不敢害他,所以打起小算盘来总是那么的自以为是。
至尊也许对你的家事确实不感兴趣,但你一个门下侍郎如今朝中做的都是大事,皇帝亦有开创一代功业之心,只你总想着自己如何如何,至尊怕是要恼上一恼了。
而且宇士及上的请罪书被他悄悄抽了出来,一直没能去到御前,估计那厮还以为皇帝看了根本没当回事,让他就此逃过一劫呢。
再有萧氏的请柬也是他命人故意送到宇士及面前,他料定宇士及见了肯定忍不住要亲自送去太极殿
封德彝捋着胡须成竹在胸,他算的就是人心,而且他在门下省时日已久,做这点小事真不算什么。
而宇士及为自己辩驳的书会在不久之后送到皇帝的案边,可时间拖了这么久,事情早就变了味。
哼,想来宇士及不久便会去位了吧?是穷追猛打一番,还是就此打住呢?
===第1159章近人===
封德彝和长孙顺德两人同掌门下省,斗争早已开始。
只是新朝初立,诸侯未灭,加之他们对皇帝的为人秉性还不很了解,所以未曾彰显而已,但暗中较劲那是难免的事情。
封德彝名声不好是劣势,可他这人会来事,脸皮也够厚。
先在吏部与温彦博相交,得其举荐为门下侍郎,后又在建长安书院,修订隋史,举荐人才,以及打击渤海高氏等事上面做的都很合李破的心意。
而且他一直聪明的和长安大阀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像长孙顺德那样,不但和陇西李氏是姻亲,而且和窦氏等也有交往,再就是洛阳门阀中人很多都以长孙氏马首是瞻。
作为皇帝近人,朋党太多其实是劣势。
封德彝深谙此理,所以就任门下侍郎之职后,便很少跟人交从往来,事事皆为皇帝着想,时不时收点小贿赂,举荐个人,也是把握住皇帝的心意才去做的,比如说举荐武士彟之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