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986


唐军将士陆续开拔,杂乱的马蹄声在大地上回响,他们不用再掩藏什么行迹,将士们熟练的催动战马,先是缓行,再是小跑,接着便进入到快速行军模式,马蹄声渐渐趋于一致,向前奔驰而去。
骑兵集群密密麻麻的铺开在旷野之中,按照将旗的指引,如同决堤的潮水一般向前涌动。
大军先向西北,再转而向东,重新书写了另外一个相似的故事。
……………
马戎和他的妻子缩在人群当中,所有人,不管是先前逃走的,还是留在原地不动的,都被吐蕃人赶在一处。
吐蕃附从们挥舞着鞭子,让人们老实的待在原地,正经的吐蕃人则聚集成一个个的十人队,游弋在附近,傲慢而又得意的注视着这一切。
他们再次夺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正处于幸福之中,甚至于他们觉得胜利太多了,让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兴高采烈了。
如果不是追击敌人用了太长的时间,耗费了他们太多的体力,这个时候他们也许会按照习惯做一些游戏来娱乐自己和自己的神明,比如说找些人来祭祀一下,又或者在这些奴隶当中挑选出一个漂亮的女人来,当场活动一下。
低地的女人比高地,甚至是家乡的女人要好的多,这已经是吐蕃人的共识,她们所发出的呻(和谐)吟和惨叫声,都是那么美妙悦耳。
对于常年征战的吐蕃人来说,他们无疑进入到了神明应许之地,所有的一切好像都任由他们予取予求。
隐约的哭声从马车中传出来,马戎恐惧的拍打着车辕,想让小崽子停下哭声,他刚才就看到那些人从队伍中抢出一些孩子摔死在地上,家人稍有反抗就被砍倒在地上。
悲惨的结局好像已经注定,马戎握紧了手中的短刀,因为他比较老实,没人关注他,可他却已经决定死在这里,只要有人敢来抢他的孩子和妻子……
此时从天空望下去,东迁的队伍已经被吐蕃人截成了一段一段,还有一些人在向外逃走,吐蕃人在追逐他们,整体而言,吐蕃人已经完全控制了大局。
之后是全员而返,还是给队伍瘦身,都将取决于吐蕃人到底缴获了多少粮食和饮水,如果太少的话,他们就会杀死老人和孩子,以节省食水。
………………
就在这个时候,大地好像颤抖了一下,马戎没怎么在意,但随后地面就不停的抖动了起来,马戎的心也开始一抖一抖,不久之前好像经历过一次。
他并不是一个战士,也没什么作战的经验,只是头脑要比其他人灵活一些罢了,此时还能保住妻儿无恙就说明了这一点。
可现在征兆太明显了,他僵硬的转过头望向西边,果然,烟尘再起,聚而不散……
比他有经验的人多的是,吐蕃人开始呼喝了起来,但并没不惊慌,他们觉得应该是西边的大军又派了人来?还是如本(吐蕃将军)们留人在了后面,这时才赶上来?
………………
十五里,十里,五里,唐军越来越近,直到肉眼可见,阿史那大奈首先抽出了环首刀,高高举向头顶,这是即将接战的信号。
………………
日月星辰旗……在尘土飞扬中,那杆旗帜若隐若现,可马戎还是看了个清楚,大隋……不,大唐的军队到了。
在喜悦和恐惧并存的情绪当中,马戎再次将妻子塞到了马车底下,这次他自己也钻了进去。
人们再次骚动了起来,吐蕃人也终于惊慌的意识到,那不是他们自己的人,而是敌人来了,在他们最为松懈的一刻,向他们发起了致命的冲击。
“敌人,敌人……”
吐蕃人虽然惊恐,但他们却并没有逃走,而是迅速开始集结起来,准备和敌人交战。
新兴的王国,总是有一群善战而有勇气的人存在,吐蕃人的勇猛和他们的残暴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1171章激战===
大军滚滚向前,这是西来唐军将士跟吐蕃人的第一次接触。
优秀的将领,良好的后勤补给,精良的武器,善战的士卒,加上战略得当,战机选择恰当,一切的一切都让唐军具备了大胜的基础。
唐军将士在将领的命令声中,纷纷拔出战刀,放松马缰。
呼呵唐军将士发出野性的呼嚎在行进途中稍稍调整了方向,便像两条长龙般掠过拥挤在一起的人群,从两侧飞掠而过。
无可阻挡的洪流席卷向前,在他们面前,一撮撮的吐蕃人迎了上去,瞬间便被洪流所淹没,惨叫和战马的悲鸣声微乎其微,全部被那震天动地的马蹄声所掩盖。
吐蕃人的附从们已经胆落,方才还在耀武扬威,此时多数都是掉头就跑,他们已经跟中原王朝的军队交战过无数次,大多数时候都是这种结果。
而且现在他们成为了吐蕃人的奴隶,勇气和荣耀早已离他们远去,在这样一个时候不用指望他们为吐蕃人拼命。
唐军不管这些,他们只直直向前,摧毁一切抵抗,战刀挥舞间,一个个吐蕃人被砍落下马,瞬间便被蜂拥而来的战马踏的支离破碎。
吐蕃人猝不及防之下,加之又是长途而来,人马尽都疲惫不堪,此时便和那些被俘的东迁的人们沦落到了同等的境地,纷纷成了待宰之羔羊,只不过他们挣扎的有些剧烈罢了。
唐军和吐蕃人不一样,他们只为击溃敌人而来,只要还有一个吐蕃人敢于反抗,那么战事对于唐军而言就还没有结束。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唐军不是强盗,这是他们和吐蕃人最大的一个区别。
此时他们的敌人好吧,他们在唐军的雷霆一击面前,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分散在各处的吐蕃大军,被疾驰而至的唐军摧枯拉朽般击溃。
会宁川西南,七八千吐蕃兵轻松的击败了物的垂死反扑,两个吐蕃如本聚在一起,准备让部下们吃些东西,物反正也跑不远。
他们太累了,连日的追逐,又在这里打了一仗,应该休息一下,按照他们的预想,之后就该押着奴隶和所有的收获去到枹罕,然后好好休整一下。
把这些都移交给商人们,之后他们就要去追大军主力,最好是在他们攻打入那座据说是平地人最大的城池之前赶过去,那么一来嗯,他们的子孙也许就不用再为其他什么担心了。
美好的畅想才刚刚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甚至没等他们坐下来好好吃上点东西,喝上一口水。
一些吐蕃逃兵就已经进入了会宁川,顺便也带来了糟糕透顶的消息,无比强大的敌人突然出现了,现在正追逐在他们身后
奴隶的话不值得相信,可他们的狼狈却是那么的真实。
所涅日如本呢,胡钦如本呢,那可都是吐蕃人中有数的勇士,受到过神明的赐福,谁能够击败他们?
两个如本随即暴怒了起来,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可耻的欺骗,拔刀便杀死了几个过来禀报的附从,咒骂着命令所有人上马。
因为就算不愿相信,可越来越多的逃兵来到了这里,他们表现的是如此的惊慌和恐惧,就像是被人追急了的兔子。
实际上不管他们相不相信,敌人很快便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唐军长驱而来,中间根本没有停顿,所有的抵抗都在这种集群冲锋之下冰消瓦解,吐蕃人死伤无数,唐军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疾驰向前近百里,阿史那大奈所部一头冲进了会宁川,在这里还有七八千的吐蕃兵在等着他们。
唐军有所疲惫,但马力还足,因为他们骑乘的是耐力十足的草原马,爆发力不足,但却最适合长途奔袭。
而他们的敌人却已是强弩之末,几天的追逐,加上又在会宁川跟人纠缠了一番,吐蕃士卒又渴又饿,连他们向来耐操的高原马也已吐出了白沫。
唐军循迹而来,经过不断接战厮杀,队形有所稀疏杂乱,但眼见远处吐蕃大军排开阵势,阿史那大奈根本没想停下来重新整理队形,他只是再次高高举起带血的战刀,在头顶不停舞动,口中发出像苍狼一样的长嚎,呼呵
唐军将士群起相应,一时间会宁川上满是唐军将士充满野性的嚎呼,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则成为了陪衬。
吐蕃人的军阵之中产生了些骚动,敌人是如此众多,气势是如此雄壮,而且衣甲一致而又反射着金属的光芒,武器都是一水的钢刀。
他们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敌人,而且他们已经很累了,胆怯之情油然而生。
但在将军们的喝令之下,吐蕃兵还是鼓起了最后一点勇气和力气,催动战马,向敌人迎了上去。
这是此次战事当中,吐蕃人和唐军的最后一战,同样也是最激烈的一战。
唐军毫无停顿的向敌人冲杀了过去,已经进入状态的他们,甚至没有抽出马侧的弓箭来与敌人对射,他们只是依照惯性,用最为直接的方式,红着眼睛跟敌人打了个最为凶狠的招呼。
此时唐军这一部只有一千八百余人,人数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可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装备上,甚或是战略战术上,他们才是占优的那一方。
吐蕃人按照习惯,用套索套上石子扔了过来,噼里啪啦的打在唐军身上,所获寥寥。
几息之间,两军便已相遇,旷野之中轰然一声大响,人仰马翻,刀光闪烁间,无数的骑士交错而过,无数人惨叫着栽倒下马,随即便被疾驰而过的战马踩为肉泥。
鲜血喷涌而出,残肢断臂乱飞。
会宁川上杀声大作,血气冲天,人命在这一刻变得毫无价值,鲜血则像廉价的染料一般肆意泼洒
两边都是有经验的骑兵,而骑兵交战,倚仗的就是马力和速度,所以接战之时激烈而又短暂,两军很快就脱离了接触,在原地留下了无数人马的尸体,宛如地狱一般
===第1172章全歼===
吐蕃人的亏吃大了。
疲惫的战士动作变得迟缓,在电光火石间便决定生死的骑兵交锋中完全处在了下风。
而更让他们惊恐的是,敌人的盔甲太过坚固,他们的刀剑就算在速度的加持下也根本不足以砍出足以致命的伤口,只能用力量将人砍下战马,而多数时候都是在对方盔甲上划过而已。
这还不算,敌人的钢刀锋利而又坚硬,即便他们身穿厚厚的皮袍,敌人也不用怎么舞动,便能在他们身上划出长长的刀口。
只短短的一次交锋,近千人便失去了性命,望着那边铺满了尸体,受伤未死的战马和人在不断哀嚎的地方,吐蕃人心胆俱寒。
因为躺在那里的大多数都是他们自己人,敌人寥寥无几。
凶暴的吐蕃兵终于尝到了恐惧的滋味,也终于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危险,世间还有众多的比他们强大的武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