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986


当然了,很多持重之人觉得场面太大,就算是当日扶风长公主出嫁之时也比不得,颇有篡越之嫌,皇帝要是不来的话,这乐子估计就有些大了。
过后御史们一定会弹劾于吴王,到了那时就不定会怎么样了呢。
吴王嫁女,闹的声势宣天,确实有欠考量。
可杜伏威看的很准,一切的猜测和议论都在皇帝出现那一刻烟消云散了,皇帝亲临,又有赐婚在前,皇帝愿意为他背书,就算再弄的大些,也无人会来寻他麻烦。
而老杜的炫富之举在李破这里确实也只摇头一笑的事,无伤大雅。
杜伏威这样的来降诸侯,只要不存图谋再举之心,其他尽可容忍,因为这是李破在结束隋末战乱之后立起来的一块牌子,轻易不会倒掉。
当日杜氏府宅之中,盛况真的是一言难尽。
杜府不大也不算小,来贺的宾客里里外外塞满了宅邸,仆从全部被挤到了府门之外,庭院当中都摆满了桌椅,很多人都被冻的鼻涕邋遢,却还是不愿离开此间。
李破来到之后,立即便被杜伏威,杜正藏两个亲家迎入府中,沿路的宾客纷纷退到一旁给皇帝施礼。
杜氏的门庭因为皇帝的到来好像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虽非当世豪门,今日却胜似豪门,门户几乎一瞬间便在众人眼中高峻了起来。
凡能亲临此间者,尽感与有荣焉。
而李破也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场合,几天来跟臣下们研究隋史,脑子里装的都是艰涩难懂的语句,弄的心情极其低落郁闷。
今日出宫来参加这一场婚礼,其实和散心差不多。
满心好奇的左瞅瞅,右看看,也不用怎么应酬,能跟他说上话的也就杜伏威,杜正藏等区区数人。
时常见到的朝廷重臣们自顾身份,都不会出现在这里,其实就是朝中各个衙堂的正官和辅官多数都没来。
只有礼部侍郎杜淹,秘书丞令狐德棻,以及吏部侍郎张锐,著作郎虞世南等人到了。
这些人到来的目的都不尽相同,并不是得知皇帝要来才会到得此间,不必一一细数。
杜正藏兄弟都是坛大家,跟他们交游往来的人很多,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聚集在这里的很多都是饱学之士,长安贵姓在其中也是屡见不鲜。
可只要皇帝来到的地方,不管是什么人都得靠边站,所有的光芒都被皇权所笼罩,于是大家关注的也不再是婚礼本身,而是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意义。
一群人簇拥着皇帝往里面走,鹤立鸡群般的罗士信像跟柱子一样在移动,没人能挤得动他。
随行而来的其他就都被挤到了外围。
杜伏威,杜正藏理所当然的陪在了李破身边,不住的拍着马屁,杜正藏还好些,毕竟是读书人,还主持修订了隋史,风骨是有的,可杜伏威就没那么多顾忌,一脸笑容的跟李破不住说着话。
快到府中正厅的时候,这厮仗着身形比较高大,还凑到李破耳边神神秘秘的道:“臣家婆娘又怀上崽子了,可谓是双喜临门,这些都还要多谢至尊成全啊。”
双喜临门李破对这个词现在很敏感,可听了杜伏威的话,李破是满头黑线,心说他娘的你会不会说人话。
你家婆娘怀了崽子,谢我做什么?混账东西,信不信老子掉头就走,让你这个双喜临门变成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心里叨咕着,嘴上却还是笑着道:“那可是好事,咱们这些人啊,总得生个儿子出来,不然的话岂不妄称一声英雄豪杰?”
杜伏威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臣忙忙碌碌半生,若无子嗣承之,那不就成一桩笑话了?唯愿这次能争气些若真生个大胖小子,那定然是沾了至尊的光”
李破哭笑不得的看着正在兴头上,亢奋的要命的杜伏威,你这是赖上咱了是吧?沾了我的光就能生儿子?我怎么不知道?
为免这厮又生出个女儿,再来叽叽歪歪,李破紧着道:“也不用太过着紧于此,咱们还都年轻,日子还长着呢,再说你瞧瞧现在,你这女儿不也为你赚了诺大颜面回来?”
这回杜伏威不同意了,摇着脑袋道:“儿子和女儿到底不一样,一个顶门立户,一个就如泼出去的水,嫁人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俺以前不得已做了许多有伤阴德之事,估计是老天爷也觉得俺做的不对,所以便要来罚俺,现如今俺痛改前非,为至尊奔走效力,瞧在至尊面子上,祂也应该放俺一码不是?”
李破是真不愿意跟他讨论这个问题,生儿生女都一样的道理在此时也说不通,这会他是真心希望杜伏威家的婆娘能给这厮生个儿子。
说话间到了府中正堂,也就是最终礼成之处。
李破入来便毫不客气的坐上了主位,有资格进入的人分列两旁,看上去和过堂差不多,热热闹闹的就等着新娘新郎来拜了。
这一天满长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杜府这里,坊间的传闻更是要多离谱有多离谱,很多关于皇家的传闻逸事,或者是话本故事的题材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大概框架也逃不脱才子佳人,家族恩怨,路遇贵人成全之类的东西,编出来估计就是梁祝的团圆版。
李破在杜府当中接受了新人的礼拜,说了些喜庆话,等新人入了洞房,到底也没像当年他结亲时那样,新娘子不好好在房中等待,却抛头露面出来比比划划。
接着杜府之中大排宴宴,开始了婚礼最重要的一个环境,宴饮宾客,就是两家选的时节不太对,招待的人又超出了杜正藏兄弟的预计,弄的很多人被冻的够呛。
当然这里面肯定不包括皇帝,李破喧宾夺主的坐在正堂之上,跟人吃吃喝喝了一阵,算是给足了杜伏威的颜面,这才在众人恭送之下离开。
出了杜府,按照计划转道楚国夫人府,是该过去瞧瞧了。
这些天和众人观瞧隋史,弄的他晕头涨脑,关于前隋的历史知识的噌蹭的上涨,精神上可谓是饱受折磨,差点把这事忘的一干二净。
而更为可怕的是,秘书丞令狐德棻认为前隋两代而亡,和前秦不同,上请归为晋末战乱的延伸。
话里话外的意思十分明确,修订完隋史之后,应该展开对五朝历史的修订工作。
哪五朝呢,包括南陈,南梁,北周,北齐,外加一个前隋便是晋末五朝。
南陈的历史其实又包含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后来人称之为南朝,自南宋后称刘宋,是由东晋权臣刘裕建立的代晋,便开启了南朝的历史。
这些割据势力和前隋一样,少则二三十年,多则四五十年,都是短命的王朝。
北朝的历史则从北魏开始,后来便是东西两魏,北齐,北周继之,最终南北朝统一于隋作为结尾。
后来人将之称为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割据势力代表的是中原汉族,华夏苗裔,北方的则是入主中原的胡人王朝。
这两百多年的历史,天下乱成一团,称帝的割据势力就有十几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眼花缭乱间,好像比春秋战国时期还要乱上几分。
听到令狐德棻的建议,聚集在太极殿中的众人纷纷点头称许,前隋的寿命太短暂了,也没像前秦那样创万世之先,不如归为五朝史
===第1135章探望===
臣下们的意愿李破明白。
像杜正藏,虞世南,令狐德棻之类的人,是当世典型的学术人才,他们求名于当世,留姓名于青史,没有比修史之类更简便的捷径了。
既然众人都很赞同,李破觉着倒也没什么,大一统的王朝,修订前朝历史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是树立本朝形象,赢得正统之名的一种手段。
你要只是一个割据势力,起居注,国史之类的又有谁看呢?就像是南北朝时期,大家都自诩为天下正统,各类手段层出不穷,修史无疑也在其中。
可你现在看看,别说宋齐梁陈,便是北齐,北周留下的那些文稿多数都已被焚毁,剩下的一些也被封存在观文殿中,只有少数人才能查阅一番。
开皇年间,文皇帝杨坚令人陆续修订前代史实,可到了如今再看,谁又会承认前隋所书之史?
甚至令狐德棻等人都认为前隋不能作为结束晋末战乱的终了,而是晋末战乱的延续,并将其归入五朝史当中。
换句话说,人们开始有了不承认前隋为大一统王朝的苗头。
后来人对有隋一代不甚了了,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破没怎么思量就答应了下来,前隋的历史他还能仔细跟进,把握一下大方向,并对细节之处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更改。
这主要是因为他切身经历了隋末战乱,和天下的很多人一样,对大业年间发生的一切痛恨之极,所以便不会让臣下们对前隋,尤其是大业年间的故事刻意进行美化所致。
至于什么南北朝,他就不很关心,由得臣下们去记录,甚至是操弄。
…………………………
出宫放放风,李破心情渐好。
跟身旁的罗士信道:“当年我结亲的时候都是自己操办,颇为简陋,到来贺喜的宾客却也不少,都是些粗豪之人,当时我很快活……”
说到这里顿住,想起当年结亲时他们夫妻种种惊世骇俗之举,也没个长辈在旁边指手画脚,倒是别有一番趣味,就是新婚之夜的时候跟妻子干了一架,想来也是世间独一份了,想到这里,不由有些自得。
罗士信跟他是有什么说什么,“哥哥结亲的时候俺不在,真是可惜,都怨程知节那厮,不然的话哥哥的大喜之日哪能缺了俺?”
说着说着,懊恼之情溢于言表,如果程知节在这里,肯定逃不过一顿毒打,李破也是暗叫了一声可惜。
“俺听说哥哥要召尉迟那黑厮回朝了?”
李破笑着点头,这些云内旧人消息倒是都很灵通,“嗯,他这些年一直领兵在外征战,是该让他回来歇歇了,到时候咱们多喝几杯叙叙旧。”
罗士信脸上不见多少欢喜,而是问道:“哥哥你说俺现在的官职比他如何?俺可不想见他在俺面前得意洋洋的样子。”
李破不由哈哈一笑,“都是开国功臣,不分大小,若他得意太过你就揍他,我让他不准还手。”
罗士信咧开大嘴也笑了起来,“不用哥哥帮忙俺也能打的他求饶,那黑厮心眼坏的很,也没立下什么大的功劳,官倒做的不小,不如还是让他去看城门吧,俺看他合适的紧。”
听着他们谈论起了左领军大将军尉迟恭,还开起了这样的玩笑,陪着皇帝过来的陈叔兴,魏征两人的脸色不由精彩了起来。
云内旧人以尉迟恭,步群两人为首,如今这两位大将军都已功成名就,四位新晋的柱国之臣,这两位以平定窦建德,萧铣之功俨然在列。
如今步群率军驻扎于河北,尉迟恭则刚刚率黄君汉,李大亮等人入岭南,七八月间起兵,到现在应该是回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