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48


本书的第一卷卷名是《关西新客》,是两魏邙山之战后通过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去观察、介入、影响并推动西魏府兵制的建立。稍作剧透一下,第二卷的卷名是《霸府新贵》,立足关西之后更作发展。
得益于许多UP主公众号的科普,关于后三国的历史知识普及度已经挺高。
诸如关中本位、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府兵制度和关陇集团等等历史概念,很多书友都耳熟能详。对主角的身份选择和设定,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视角及其奋斗过程,将这些概念的所以然进行一个描写。
关于本书的思路和后续先将这么多,接下来就是真诚感谢大家的支持。
从17年初汉祚上传之初,不知不觉写文已经好多年,有很多从那时就已经在支持的老书友,到现在这本新书上传,仍能看到这些老面孔,真的很感激。过程中也有很多新书友支持,让我心情激动喜悦。
人生有几多个五年,当年的小萌新,如今也成了老油条。韶华渐远,心态沧桑,到现在仍未改变的,也只有这张说出来只会让人感到嫉妒的英俊脸庞。
感谢新老书友的支持,感谢我的责编四组青舟老大。新书入V,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够订阅支持,特别是入V的首订。
中午十二点本书入V,首日先更四章,也算是老惯例了。
顺便说下打赏问题,可能大家不想,但我得提一提,真的要量力而为。不是说大家各自量力,是说量我的力,真的存稿不多,每天码字量两章正常,三章有点赶,四章就要老命了。。。
家人们的大火箭谁不爱?只是在这方面我的节操马马虎虎,上本书还有许多盟主欠着更呢。唐皇时有幸获得了一个白银大盟云哥的Fans,到现在欠更没补,一直不好意思跟他说话。。。
老不以筋骨为能,卷不动啊。虽然说彭祖尚闻年八百,九郎犹是小孩儿,但这话也只是口头上的不服输,我的键,终究不如年轻那会儿闪亮。。。
所以真的,大家能订阅支持已经非常感激,打赏量力而为。。。
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新的开始,又是十几个月乃至几十个月的陪伴,一如既往的认真、热情和颜狗,感谢大家!!!
===0071
此子大才(求订阅)===
隆冬腊月,几场大雪飘落下来,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
有一队骑士自华州城东驰行入城,一路畅行的进入了大行台府。
换下夹雪挂霜的戎服,宇文泰就着铜盆温水洗去了手脸上防冻的膏脂,捧着侍员奉上的温热酪浆喝了满满的一大碗,这才舒畅的吐出一口长气。
栎阳大阅结束之后,他便率军赶到了黄河岸边调度部伍、巡查防务,甚至秘密的渡过黄河,亲临河东的玉璧城视察一番。
上半年邙山大败,东朝几时会再向关西发起攻势,一直是压在宇文泰心头的一个沉重问题。
这一根弦在他心中绷了大半年之久,为恐属下臣员们也因此感到惊怯,甚至都不敢在人前流露。哪怕在栎阳大阅的时候,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黄河以东的人事动态。
东朝这一战胜的也并不轻松,特别作为河北豪强代表的高仲密叛逃西投,让东朝人事都陷入了一段混乱期。
入冬之后,河东地界虽然不甚平静,但主要还是分布在汾北的稽胡小股流窜、想要趁火打劫,虽然也给朝廷设在河东的一些郡县带来一定的侵扰,倒也不算什么大的麻烦。
至于东朝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大规模人员调度的迹象。
但宇文泰还是亲镇黄河岸边,直到几场大雪接连降落,天时不再适合大军的调度,宇文泰才总算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勒令部伍沿岸将黄河坚冰凿破,确保东朝大军不能踏冰渡河入寇,他才放心返回了城中。
略作休息之后,宇文泰又揉揉脸庞,驱散睡意,继而召来侍员询问道:“苏尚书在府上吗?召他来见。”
不多时,同样一脸倦色的苏绰被引入堂中来。
见大行台伏案打着瞌睡,苏绰并不理会侍员摇头摆手示意他不要作声的举动,径直入前将几卷厚重的文书摆在了宇文泰所伏案上。
宇文泰闻声惊起,看一眼案前作拜的苏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归府不久,行途疲累,怠慢令绰了。”
“臣也几日未眠,深知滋味。主上既然有暇,请将几桩积事先作批阅。”
苏绰瞪着一双血丝暗结的眼睛,也没说什么客气恭维话语,只是指着案上文卷对宇文泰说道,并拿起其中紧要一桩自顾自念了起来。
宇文泰也不在乎这些虚礼,手按膝上掐了两把,让自己变得更清醒,待听苏绰汇报完毕,又询问了一下他对事情的意见,然后便提笔批示。
彼此之间上下相处也算默契,几桩公事快速的汇报交接,另有吏员于堂外等候,大行台文书批出之后,即刻入堂领取出堂颁行。
如此过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案头文书大多都被处理完毕,但很快苏绰又向堂外招手。
见到两名吏员又搬上堂整整一箱笼的文书,宇文泰终于有些受不了,嘴角不受控制的颤了一颤,见苏绰较之月前分别时也明显消瘦许多,便连忙举手说道:“尚书倦色深重,且先休息一下罢!”
苏绰对大行台的体贴却并不怎么感冒,指着那一箱笼的文书说道:“这一箱刑卷,都亟待主上过目批示。月前大阅,多州乡团侵扰乡里、寇掠恶行令人发指,若年前不能消解民怨,臣恐积怨更深!”
宇文泰听到这话,顿时觉得脑壳胀痛,硬着头皮抓起几卷略作浏览,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这些卷宗,大多记载着诸州参阅乡团往来之际侵犯乡里的罪证。轻一些的还只是抢夺一些口粮吃食,重一些的甚至还有伤害人命的事件发生。
内容看起来虽然有些触目惊心,但宇文泰在看过之后,惊怒之余也有满心的无奈。
“诸州乡团捐身参阅,志力可观,也忠义可嘉。正逢国运艰难之际,纵然行迹有差,朝廷也该宽仁用术,不可寒凉士气啊!”
宇文泰翻了几卷之后,眼见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便不再看下去,只是用商量的语气对苏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