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48


没有见到贺拔胜,确定他现在状态如何,李泰终究有些不放心。再加上年前同表哥崔訦约定年后办理田园事宜,李泰最快也得过了初十才能返回。
但修渠之事却耽误不得,开春解冻便要翻地备耕,耕犁入地以前每一天都很珍贵。早早把消息传递回乡,让留守之人尽快推动事程,抢在开春之前将商原北段的沟渠先挖出来。
他不做宇文泰的忠诚小舔狗,已经把宇文泰搞得很不开心,如果被知道他只是吹牛不做实事,这还没捂热乎的小金印只怕都得收回去。
之后几日,李泰都不断前往贺拔胜府上拜访,但却统统都被拒之门外。哪怕他再怎么迟钝,也渐渐意识到事情不对了。
惊闻儿子们惨死的消息,贺拔胜自是悲痛欲绝,再加上宿疾加剧,不肯见人,这都正常,但总不至于连一句话都不让人传达给自己。
初八这一天,崔訦着员来通知他同往霸城县择地授田。
李泰虽然担心贺拔胜,但现在连面都见不到,也就先忙自己的事情。顺便见到崔訦后,讲一讲自己的猜测。
崔訦在郡府等候,彼此汇合后,一行人便自城东霸城门出城。
“表兄,你近日有无走访贺拔太师?能不能登堂见面?”
出城后,李泰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崔訦闻言后便摇摇头,摆手示意随从们散开一些,然后才又对李泰叹息道:“不只不能见面,就连送赠的物货都被一并退回。我前同阿兄议论,太师或许已经不能主事,故太傅二子不喜太师再沾染故情旧势,所以盘踞门户之内,不准人入户相见。”
李泰也正是这么猜想的,闻言后又说道:“依表兄所见,故太傅二息人物如何?他们如此不近人情,恃壮欺老、守户绝情,就不怕结怨太师故旧?”
“若是别户,发生这样恶事,不说时评如何,我这旁观者也要登门训斥!但事发此门,不好说,敬而远之吧。我不是畏惧权势,只恐吵闹起来,对太师未必是好。他已经老景凄凉,我不忍……”
崔訦摇摇头,神情凝重道:“我知阿磐你感恩太师庇护,或会有循义而不畏亲疏之想,但这件事最好不要强硬处理。那二子颇有故太傅遗风,并不是伦情败类,如此处置家变,也有不得已的为难之处。”
李泰还真有再被拒之门外时便强行冲进去的想法,倒不是想在贺拔胜面前卖好,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被贺拔胜关怀庇护的晚辈,希望能在这种时刻给予一点安慰反馈。
但听崔訦这么说,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仍是有些冒失。
贺拔氏一家在西魏无疑是非常特殊且敏感的,甚至还要超过元魏皇室。若真与其家产生什么激烈的冲突纠纷,后果的确不可预测,而且还有可能更加伤害到贺拔胜。
来到这个世界时间已经不短,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但李泰还是第一次感觉这么头疼棘手。
敬而远之,看着贺拔胜老病之余还要承受丧子之痛,被少壮侄子们软禁家中等死,李泰是真做不到。但具体该要怎么做,他也完全没个想法。
一直等一行人抵达地界,李泰才连忙收拾心情,且先专注眼前事务。
有崔訦这个京兆尹亲自陪同督办,李泰自然随便选择。但因为他限定了龙首原这个地点,实际的选择便不算多。
霸城县令早早便等候在龙首原上,眼见一行人到来,忙不迭快步迎上,先见过崔訦之后,又追着李泰一通马屁。
同李泰之前想象的园业兴盛不同,如今的龙首原上并不繁华,甚至还有些荒凉。大片的土地撂荒,在这新年寒冬望去几乎是寸草不生。
远处可见一些村邑,但更多的还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和帐幕,有一些目露歹意的流民凑近来望,可在见到崔訦所率乡兵阵仗后,全都吓得慌忙逃窜。
“龙首原高岗地势,河渠避行,所以农事不兴,实在不是居家治业的良选。”
虽然不是自己选定的位置,但那霸城县令在见到李泰脸色异变后,还是连忙说道:“郎君若要久居京邑,美业长治,不如南移樊川,彼处……”
“不必、不必,就在龙首原,我爱这里风高任游!”
不待县令把话讲完,李泰便摆手笑语道。
眼下的龙首原,的确是非常荒凉,后世隋唐首都从原北移到原南,也是连续开凿多条水渠,才逐渐改善这里的居住环境。
李泰打定主意要在龙首原圈定田业,不只是贪图这里的龙气吉利,也在于龙首原这地势,恰好位于如今长安城的东南方最高点。
未来如果想搞什么事的话,这里便是最合适的藏兵地点,居高临下、一马平川的直驱长安!
而且由于水利浇灌并不便利,此间荒地不乏,可以轻松圈定大地块。若换到其他宜居宜耕之处,早被长安勋贵和近畿土豪们瓜分殆尽,留给李泰的也只是残渣。
说到底,他又不是真的为了种田,即便耕垦不易也影响不大。
既然李泰这么固执,那县令也不再多说什么,再向崔訦略作请示,然后便号令县吏们在原上最高处量地并镶嵌界石。
李泰自非一般的均田户,他家田园面积也会享受官爵所带来的便利,再加上士伍奴婢和耕牛也享受均田份额,一通计算下来,单单按例应给的土地便有十八顷之多。
若是换了长安周边其他地界,实在很难找出这样连成一片的大块土地,但在龙首原这高坡上却绰绰有余。
瞧着县令指挥吏员们量地,崔訦拉着李泰走到县令旁边笑语道:“我听说阿磐你年前给士伍婚配、户里牛马也多带种,今年必是计口丰盛啊!”
李泰笑着点点头,而那县令闻言后便转过头一脸严肃道:“大行台治政严整细密,这些情况,郎君也要先作报备,不可让丁口失养、牛马失耕!”
说完这话后,县令板着脸挥笔勾勒,田籍上顿时又多出五顷土地。而吏员们手中的量绳,放量顿时也变得奔放起来。
李泰瞧着这一幕,很想把他家量地鬼才破野头推荐给这县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