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348


他也没有继续再在台府逗留,直接回到了华州城里高仲密宅中。
“阿兄你总算回来了,没事吧?”
李泰刚刚回到家门,若干凤便从内堂飞奔出来,前后左右的打量李泰几眼,才拍拍自己胸脯道:“没事就好,这几天我都在这里等待阿兄,你再不回来,今晚我又要走了!”
见这小子如此关心自己,李泰也颇感欣慰,摸摸他脑袋笑语道:“你耶都已经亲自前往搭救,我能有什么事?使君还在家中吗?我送你回家,顺便看望他。”
“阿耶两天前便走了,我想念阿兄,今晚就留宿。”
若干凤拉着李泰胳膊,很是依赖,并卖好道:“知道阿兄你陷在长安,我都已经打算要带人攻抢了,不信你问问他们几个。”
旁边几人闻言后也都笑语颔首道:“郎君说的是真话。”
高仲密也走上前来,拍拍李泰肩膀道:“回来就好,以后不要再轻入险境,让亲近者牵挂不安。”
李泰见他面色憔悴且行路蹒跚,便发问道:“阿叔莫非体中有恙?”
“主公接连几日台府拜求……”
高百龄在一边开口,被高仲密瞪了一眼,便不敢再说下去。
高仲密有些尴尬的叹息一声:“如今势力俱无,也只能伤堕自尊盼望强权者垂怜。阿磐你没事就好,我今除了守望着你,也没有什么不可舍的了,满门尽是拖累,却无助你……”
李泰虽被拘禁几日,也没觉得这是大事,但听高仲密这伤感惭愧的语气,不免生出一股心酸,只是沉声道:“相依为命者,谁也不是谁的拖累。阿叔放心吧,以后不会再有此类折磨。”
一行人说着话往堂中行去,刚刚坐定下来,仆人便来告知门外有独孤信家奴求见。
这不会是来要账的吧?
李泰心里暗自嘀咕一声,但还是连忙去前堂相见。
几名独孤氏家兵迈步入堂,中间一个却是之前曾跟随独孤妙音在商原庄居住过一段时间的小婢女。
那小婢女手托一狭长木盒,入堂后先作欠身致礼,然后才又说道:“日前若干郎君走告李郎困于长安,娘子便一直牵挂。只因居丧不便,旧户主公在外、主母添喜,人员调使不易,娘子只能坐祈李郎平安……”
“多谢妙音娘子牵挂,日前杂事繁忙,疏于访问,来日一定登门致意。”
贺拔胜去世后,作为他养女的妙音便离开了商原,丧礼结束后则入住贺拔胜在华州的府邸居丧,李泰倒是一直没来得及去见上一面,听到这娘子关心慰问,便回答说道。
“娘子着奴转告郎君,户中丑事滋扰,实在让人难堪。不论外间如何议论,娘子知郎君待故太师真诚情重。那丑嗣索求的巨资重货,娘子一概不允。若仍有人因此滋扰,请郎君以此刀斩之!”
说话间,那婢女入前将木盒摆在案上并掀开,里面赫然摆放着一柄锋芒毕露的佩刀,装饰虽然不比李泰交公的那宝刀华丽,但观此刀身刀刃精良却有胜之。
李泰还未及开口,那婢女便又说道:“此刀乃旧户主公前之佩物,娘子说郎君不必担心因此招惹是非,旧主公与故太师本就情义深刻,此门中事不该置身事外。郎君为旧主公周全情义,旧主公也该为郎君遮挡是非骚扰。”
李泰听到这话顿时一乐,意思是他就算拿这柄刀杀人,账自然记在独孤信头上?
他虽然不会这么干,但也因这份关心感动,抬手握起这柄独孤信的佩刀观摩片刻,又对那婢女说道:“请归告妙音娘子,娘子所赠不只利刃,更是一份男儿临事不畏的勇壮志气。物贵意长,我一定铭记不忘,盼望能有所回报!”
(
===0130
见贤思齐===
休息一夜后,第二天李泰又是早早起床,来不及做体能训练,便先开始拟定新官职的人事构架。
西魏官制上虽承太和旧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也缺损颇多。都水台的框架虽有,但却一直都是虚设。
年初原司农少卿薛善转任崎州刺史后,就连兼领都水台事的司农少卿都一直空缺着。一方面自然是西魏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则就是宇文泰霸府也不希望朝廷行政职能太完整。
之前苏绰前往长安告知李泰新官职后,崔谦便提议可以举荐卢柔担任司农少卿,作为李泰在朝廷中的直属上司。如此一来,李泰于此官职上凡所行事,便可免于来自上司的制约掣肘。
司农少卿是正经的朝臣,如果不兼领霸府职事的话,只需要在朝廷中举荐通过即可。当然还是要给大行台一个面子,该做的请示还是需要的,因此便由崔谦向大行台举荐请示。
都水使者的属官有参军、录事、谒者、令史等诸员,之前因为主官都长期缺员,这些属官自然也都没有。
太和改制后,都水台有参军六人、录事一人,谒者、令史随事而置,员额不等。
李泰的计划是遵循太和旧制,只是将六名参军的职责范围细致划分,分别掌管河渠、桥津、舟楫、堰埭、鱼醢、藏冰等六项事务,录事两员以判出入,谒者、令史保持在三十人左右的规模。
这就是将近四五十人的僚属规模,且不说办事能力如何,起码的识文断字那是要懂的。朝廷和霸府都没有这方面的人员供给,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毕竟都水台也不算多重要的衙署。
如此就显示出世族子弟在这种才力匮乏的乱世中的价值所在了,李泰根本都不需要由外招募,单单他自家部曲就能满足这些人员需求。
当然,他也不敢公然将都水台这个朝廷机构弄成自家买卖,特别最主要的属官参军,还是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先要向朝廷和霸府求请,两处都供给不足的话再同相熟人家资源置换,自己只保留两个录事位置即可。
都水台谒者全名河堤谒者,是具体河段的管理者,李泰将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以拉拢沿河乡土豪强,另一部分则请沿河州郡供给。
最低等级的令史,并不属于入品官员,吸引力有限,但却是第一线的执行者,李泰便打算全由自己安排。令史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也有免除一身租调的特权,对于看重实惠的乡土人家而言,同样实惠不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