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348


心里这么滴咕着,他脸上自然不会流露出来,将两人请入堂中,彼此分席坐定。
这一次见面,李穆态度好得多,不再像前次那样咄咄逼人,落座后便笑语道:“郎君你升迁履新,大行台恩遇之厚实在是让人羡慕。”
“晚进少愚,在两位国之干臣面前岂敢夸恩?战战兢兢、尽力而为,希望能不负恩用!”
李泰也打着哈哈说道,他的升迁速度虽然挺惊人,但在这两人面前也的确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李穆则又笑道:“郎君过谦了,大行台着你专治洛水,世道庸人只道事繁任浊、不预清贵。但真正知事者,却明白是将耕牧心脉付予能臣啊!一水所带,深切国用,郎君于此立事建功,不逊于阵斩顽贼!”
这话倒是真的,洛水在整个关西水脉网络中,无论是河流长度还是流经区域都名列前茅。
其上游高原丘陵地带,乃是重要的放牧区,分布着许多的费也头部族,而费也头就是北魏鲜卑对牧民贱户的一个统称。随着时代的发展,费也头贱民当中也涌现出许多的豪酋势力。
洛水的中下游便进入关中平原的范围,是渭水流域、泾水流域以外关西最重要的农耕地区。李穆称之为耕牧心脉,倒也不为过。
李穆这一次来访,倒也不只是为了拍马屁。
一番寒暄之后,他便又微笑说道:“履新任重,难免彷徨。听说郎君今日在台府中屡访贤良共事,忠事之心拳拳。选员若能合于事宜,自然事半功倍,否则,虽有奇谋妙断,也难免临事艰难。”
“确是如此,武安公可有教我?”
李泰闻言后便点点头,望着李穆虚心请教道。
“郎君如果只是着意于下游耕垦,我也不敢妄作指点。但如果要全域善治,在席恰有一人可为郎君荐才解忧!”
李穆说完这话,便微笑着望向坐在另一席的李和。
李和这会儿也不再沉默,听到李穆的话后便摆手笑语道:“武安公言之过誉了,李郎的才识就连大行台都赞赏有加。我又有什么策略敢夸言解忧?无非部属人员恰好应于此事,听说李郎有困使员,便想冒昧荐员使用,采或不采,仍在李郎心意。”
李泰闻言后连忙站起身来,向着李和长作一揖:“于公等事内先达者当面,岂有我自夸薄智之地!若得赐教迷津之徒,不胜感激!”
眼见李泰这么有礼貌,李和笑的也更和蔼,便又开口说道:“洛水上游,襟带诸州,除了水草牧马的便利,更有西安州的盐池之利……”
李泰之前对洛水流域的了解,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下游的农耕地区,对于上游的黄土高原却所知不多。
此时听到李和的讲解,他才明白洛水上游对关西政权而言同样重要。除了提供战马和各种牧产之外,洛水上游距离关西重要的产盐地也不远,是重要的产盐和运盐通道。
西安州治所五原,境内就有许多盐池盐井,一度曾是比河东战区还要更加重要的产盐地。因为境内资源丰厚,所以也是斗争不断。
宇文泰在大统初年将许多的夏州武装引入关中腹心,以至于北境守备力量不足,柔然时有入侵,活跃在境中的稽胡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大统七年,宇文泰所任命的东夏州刺史稽胡首领刘平伏举兵叛乱,被于谨平定。之后朝廷又遣夏州豪酋宇文贵出任夏州刺史,希望凭其威望笼络羁縻彼处诸胡,但效果仍不算好。
邙山之战后,西魏的财政和军力都不足以支持在夏州大量的驻军,所以若干惠所坐镇的北华州便成了震慑北境这些不稳定因素的第一线。..
去年朝廷又在洛水上游增设数座防城,派兵驻守,主要便是守卫连接西安州的盐道,这里的驻军便包括许多李和的夏州部曲。
所以如果李泰只是归整洛水中下游的话,倒也不必过于理会李和。但如果要连洛水上游一起治理,那就必须要与这个夏州军头进行合作。
李泰之所以看重洛水流域的潜力,就是在于洛水可耕可牧,当然不可能放弃上游区域。此时李和主动登门寻求合作,他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听到李和表态举荐子侄担任李泰的僚属,便直接应承下来。
“前者相见,言有倨傲。归去自省,也是深感惭愧!相亲共义不是仓促能成之事,但能于事中守望相助,共荣于世,也是彼此得益的善行啊!”
见李泰与李和相论愉快,李穆也在席中表态说道,态度要比之前诚恳得多。
===0133
上下相得===
因为李穆没有再旧事重提,这一次见面倒是氛围愉快,一直到了夜色渐深,李泰才将两人送出门外。
回来的时候,他又忍不住感慨,就这么官官相护、权势共享,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
之前台府其他人对李泰的提议不甚热情,或是嫉妒作祟、或是利益无关。
这个年代,想找一个清白廉洁、大公无私的纯臣那可太难了,仕途上的进步并不是官员的第一目标,甚至都不是主要目标。能将仕途与家族的发展协调配合起来,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西魏北周为了扩大其统治集团,常常会以作牧乡土来吸引关陇豪强的加入,也能借助这些豪强在乡土中的威望降低统治成本。立足于乡土发展,这些豪强自然势力激增。
台府那些官员们在洛水流域的乡土利益诉求本就有限,李泰也没有据此创造出什么可观的事业,再加上到现在连基本的创业资本都无,也就无怪乎大家不肯陪他筚路蓝缕的从头开始。
果然事情还是要一步步来,任何超出事程本身的设想,哪怕看起来再怎么完美合理,也都没有施展的空间。
李和之所以主动来寻求合作,应该也是看重洛水中下游的补给能力。
他们这些夏州豪强,或许更得大行台的信任亲近,但整体上的势力和威望仍要远逊于北镇豪强,大概融入关中腹心之地的过程也不顺利,不能与关中那些土豪们达成亲密合作,想要维持部伍的独立编制存在想必都非常困难。
李泰既不属于传统的关陇豪强,也不是北镇军头,但却能够掌握整个洛水干流,对李和而言自然是一个极好的合作对象。
李泰当然也需要军事上的支持,对境遇内豪强形成震慑,他设想中的洛水沿岸乡团势力还没有建立整合起来,北镇军头们对他而言又不好控制,李和这个夏州豪酋也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