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348


两人这里闲聊着,略有醉态的独孤信走过来,拍拍李泰肩膀、示意他腾出一个座位,先向于谨点点头,又指着李泰说道:“小子能持大体、能为勇事,没有辜负故太师一番恩义。大阅之后且来我处,送你一些甲马器杖,继续奋勇表现,不要弱了故太师余威!”
李泰闻言后连忙应声道谢,他是见识过独孤信手笔阔绰的,现在既然当着于谨的面主动表示,那就更加不会赠送寒酸,自家部曲扩建的武装可就有着落了。
果然人还是得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啊,之前独孤信对他倒也还算可以,但也只是看在贺拔胜面子上的表面客气,并没有太过正视。现在却要资助他组建自己的部曲,算是承认了他有投资的价值。
===0170
李大都督===
一场宴会闹哄哄的持续到了夜深时分,等到那一百匹帛的赌资散尽,宇泰才起身宣布宴会结束,吩咐亲兵护送众将各自归营,并交代宇导代为主持明天的大阅。
李泰被安置在了宇泰的亲兵营中,宇导亲自将他送往营帐,李泰也是忍了好一会儿,才没问菩萨兄你看我穿这衣服像不像你小叔?
第二天一早,李泰还在睡梦中,便被校场上的鼓角声吵醒了。听着那些让人血脉贲张的鼓角声浪,他也没了什么睡意,披衣起床,在营地中逛了一圈,也没人说什么接下来的安排,只让他在营地里再等等。
如此一直到了上午时,才有谒者入营,将他召入了大帐。
大帐内不像昨晚那样热闹,除了一些台府侍臣属员,便只有宇泰和于谨、怡峰坐在席中。
见到李泰行入进来,宇泰脸上笑容和蔼,望着他说道:“今早入拜太子殿下,论定了你的官爵赏赐,且先听赏吧。”
李泰闻言自是一喜,连忙入拜下来,便有谒者入前宣告了他的新官爵:洛川县子、食邑五百户,四品镇远将军,之前的大行台从事中郎、都水使者等职事仍领,加衔大都督。
听到最后,李泰已经忍不住的乐起来,果然还是要时刻紧跟老大的步伐啊!
他之前倒也预料到经此之后,应该会给他加一个实际的军职,开府、仪同之类的自然只是幻想,能加一个帅都督衔已经很满意了,却没想到直接就来了一个大都督!
如今的西魏军事系统中,开府便是最高等级的大将,需要本身战功卓着又部曲众多,开府治事、自募员左,若再加方伯之任守牧一方,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行台,拥有极大的军政自主权。
仪同全名是仪同三司,出入仪仗类比三公,更多的是表现荣宠,是政治上的待遇。在府兵组织结构还没完全形成的当下,仪同倒也不能代表具体的权力大小。
开府、仪同都是比较特殊的存在,而大都督可以说是常规军职中最高一等。一些兼领乡兵的大州刺史,加衔也只是大都督,更多的则仅仅只是帅都督、甚至都督。
今年霸府又加强了对豪强乡兵的征募力度,使得都督等一系列的衔号更为拔高。
去年邙山新败,西魏朝廷各个方面都告急,直接将都督一职拿出来作为输赏格的赏赐内容,以至于一些县域乡豪都踊跃捐输,获得都督职衔,大大缓解了霸府燃眉之急。
可是到了今年,情况便不再像去年那样严峻,而对乡团的征发面又扩大许多,都督号便不再轻授。而是将之前的军主、统军等职衔并入乡团系统中。
于是如今的乡团组织,便形成了军主、统军、都督、帅都督、大都督这一系列的职衔。去年所滥授的那些都督号,也按照过去一年的表现而各有升降。
像去年那种一县便可捐输得授数名都督的好光景,算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年乡团所授职衔,大多集中在统军、别将之间,都督俨然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存在,不再轻授。
李泰这个大都督衔,若是放之州郡,按照乡团武装的壮大趋势来看,过不了多久怕是能够直接统率近万人的乡团武装,当然前提是能够征调这么多。
当然府兵的编制创建并非一帆风顺、全无波折,眼下只是到了一个有点无序的膨胀期,良莠不辨的尽可能扩大兵员基础,所以看起来职权偏重。
等到这种情况稳定下来,必然还会进行筛选裁汰,优中选优、缩减常备武装的规模,放甲于耕,达成一种军事武装与耕作生产的规模平衡。
但无论如何,李泰能够加授大都督,都绝对是一种超迁拔授。除了确凿可见的军功,应该主要还是在于他昨天在大阅献俘时的表态效忠,当着西魏太子、当着内外将士的面,真的是给了宇泰极大的面子。
他的爵位只是从县男提升为县子,食邑的多少也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但在职衔上却有了一个从无到有且是超迁的跨越,也可以反映出宇泰和西魏太子这对翁婿对自己的不同态度。
若他昨天顺从西魏太子、配合其表演的话,爵位上可能会有一个巨大的跃升,连升数级都有可能。但是在职衔上就不好说,别说大都督,子都督可能都轮不到。
跟爵位这种虚无缥缈的荣衔相比,李泰当然更喜欢实实在在的职权提升,心里甚至忍不住幻想,如果现在跑去那太子营外大骂一通,能不能直接搞个开府?
见李泰高兴的表情都有点失控,宇泰又是一乐,继而便板起脸来正色道:“朝廷用人、权势分授,可不只是为的让你作威人间。洛水虽是内河,但也湾流曲长,上有贼踪出没、下有群众待哺,若是所任失治,则受害深切!”
“臣谨记主上教诲,尽我所能、谨慎施治,不负上恩、不害下民!”
李泰又连忙拱手表态,信誓旦旦的回答道。
见他如此恭敬端正的态度,宇泰也暗生感触,跟那些共事多年的名臣大将相比,他其实更乐意赏用这些世道后进。
彼此间名位分明,该赏则赏、该训则训,恩威皆出于我、掌控十足,跟那些等夷强臣交流起来,则就难免诸多顾虑,不可恣意。
“正共在席二公商讨北州胡患事宜,你新与交战、载功归来,职内也多牵连,入席参议一番。”
宇泰又指了指帐内空席,示意李泰过去坐下。
北境胡患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之前没有富余的精力,也就只能冷澹处理、由之任之。李泰在陕北搞了这么一通,让这个问题重回大众视野中。
李泰所缴获的刘镇羌符令告身,意味着东朝的高欢一直没有放弃向陕北渗透的尝试。这一次是运气好,将扰患扼杀在萌芽中,长此以往则不得不防。
太子在大阅中搞上这么一场,也说明元魏皇室有从这方面做章的意图。大统六年时柔然南犯,朝中便不乏声言指摘霸府在北方的防守漏洞太大,若再借此发难,霸府也会变得非常被动。
所以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胡患骚扰,而是内忧外患、错综复杂的综合问题。如果还不能积极面对、妥善处理,或许就会酝酿成更大的扰患。
于谨旧曾担任宇泰的夏州长史,又带兵平定稽胡叛乱,怡峰也曾经以夏州刺史参与平定刘平伏。这两人也都算是熟悉北境边务,故而被召来商讨此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