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348


李弼并不像李泰这样的巧于辞令,闻言后便垂首欠身道:“臣才非殊异,未敢自诩栋梁,唯在主上赏重,竭诚以报、竭力以报!李从事才性敏达,既得主上赏识,长以使用,必也能王事受益、不逊前人。”
宇文泰又抬手指着李泰说道:“府员不日便要入京参贺大朝,你就不要跟随前往了,归后收拾一下,即刻奔赴东夏州,谨在所事,不得台府书令,不准返回!”
说完这话后,他先是稍作停顿,然后又连忙加了一句:“也不准再向别处州郡游窜!”
“这么快?”
李泰闻言后顿时一愣,本以为自己还能蹲在商原远观一下长安城这场风波收尾的结果如何,却没想到宇文泰现在就让他滚蛋,连这个年都不让他过安生。
他连忙又说道:“臣领命,明日便率部北行。只是行前另有职内所计几则,需向主上陈禀。”
宇文泰闻言后便点点头,示意他直说无妨。
“前者朝廷整顿沙门,沙门诸信如刘师佛类皆归为淫祀,但贼中信慕者不乏,此王治所不能覆及之胡荒。若一体禁废,则扰触胡情、无彰王治,臣请于境能法外开恩、礼其所崇,募胡中笃诚之众,收其资、聚其力、洽其情、治其心……”
他将要在雕阴建造一座刘师佛寺的计划禀奏一番,修建寺庙的人物所耗,他当然不会出,还是得宰稽胡中的狗大户。
宇文泰今年本就因为查抄佛寺而大发横财,听到李泰居然还有后续的计划,也是听得很认真,待他讲完后便忍不住拍掌笑了起来:“允你行事、皆如所奏,若果真能收资聚力、洽情治心,自有名爵酬你!”
趁着宇文泰心情正佳,李泰又连忙掏出一份文卷双手呈上:“另有北境两防,臣也已经书文具此,只待主上审阅、度支给付,便可就境设防!”
一讲到花钱的事,宇文泰心情就不复欢快,接过那文卷翻看两眼,径直找到末尾所需要的物资总量看了两眼,喉结稍作抖动,总算还是要脸,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只干笑道:“苏尚书已经去了长安,朝参之后再共论此、给你回复。”
瞧他有点想赖账的意思,李泰又连忙说道:“臣不以名爵为荣,唯望北境稳如磐石、贼邪难侵!壮愿如此,即便资不足防,以身为篱亦不足惜!”
“言志可嘉,府中可先支给半数,余者年后徐给。”
宇文泰又沉默片刻,然后才忍着心痛说道。
(
===0208
国幸有公===
距离新年元月大朝还有两天的时间,大行台宇文泰的仪驾才抵达长安,但却并没有直接入城,而是停驻于灞上兵城。
早已经在长安城门外等候多时的广平王元赞等宗室大臣们在得知此事后,诧异之余也都暗觉心惊。
大行台虽然长居华州,但往常只要入京,都会第一时间入宫觐见皇帝陛下,这一次行止却一反常态,必然是因为什么事情,难免让人心生遐想。
众人又连忙往灞上军城赶去,可在抵达之后却统统都被拒之城外,只有驸马都尉尉迟迥受诏入内,受命带领一部禁军于此护卫。
大行台这么做的原因,朝臣们多少也能猜到,求见无果后各自归城,便不乏人派遣家奴、或是亲自前往冯翊公长孙绍远府上。
“大行台何以临城不入,我既不知缘由、也无从开导。”
面对来自各处的质询与劝说,长孙绍远只是作此回应。
他自将之当作大行台是在借此向自己施压,借群众声言逼迫自己低头,心中虽然也是有些忧惧,但更多的还是愤懑委屈。事情闹到这一步,仍没有达成他想要的结果,这会儿再低头服软的话,只会让自己更加的颜面无存。
他这里仍在咬牙坚持着,可来访者却越来越多,索性干脆闭门谢客。
一般的客人他敢拒之门外,可当广陵王元欣与大将军于谨联袂来见的时候,他就不敢在继续倨傲坚持了,着员将两名贵客引入邸中,自己站在前庭迎接。
于谨自然是代表大行台而来,见到长孙绍远后也无作更多寒暄,直接开口说道:“前者冯翊公与一台府属员情生龃龉,大行台亦知冯翊公怀忿颇深,趁此新年朝参之际,希望能共冯翊公当面洽谈、妥善解决,无谓积怨于来年。大行台已在灞上设宴,着我来请冯翊公同往。”
“区区一个台府从事,竟值得大行台亲为张目发声。但此事并非公务大事的分歧,只是私情之内不能容忍奸邪挑衅羞辱!敬请于开府归告大行台,门耻未雪、羞于见人。此事我自有愚计坚持,或许不能和洽众情,但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长孙绍远仍是语气坚决,旁边广陵王元欣忍不住皱眉道:“人间事不只有前情,还有后果,不只有私愿,还有众望。宇文大行台维系国体已甚艰难,冯翊公你若仍这样的绝情与众、近于偏执,旁观者纵然有尚义共情的心意,怕也将会意冷喑声!”
长孙绍远听到这话,脸色就变得有点难看。他甚至可以不给于谨面子,可广陵王元欣却是西朝宗室之长,就连皇帝陛下都要对其礼敬有加,竟然也发声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就不由得有点心惊了。
“大王教诲深刻,我不敢不听。但户中并不唯我一人,恳请容我短时,周告家人后再同往灞上迎见大行台。”
两人心知他是担心大行台或会对他不利、故而作此托辞,于谨看了元欣一眼,元欣便走上前拉住他的手说道:“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我共冯翊公同往,公若有什么激情难言,我也一定会助你发声。”
于谨则向门外一招手,其所部随从几十军卒们便无视长孙氏家奴的阻拦,径直涌入庭院中来。
长孙绍远眼见这一幕,心知此行是免不了,才又脸色难看的表示道:“家居时服不雅,请两位容我归堂稍作修饰,再出城往见大行台……”
这次两人倒不阻挠,任由长孙绍远匆匆往后堂走去。
待入后堂,长孙绍远一边手忙脚乱的更换着袍服,一边快速的低声向家奴交代事情,待到最后家奴递上一柄带鞘的短剑,长孙绍远握在手里片刻,才又将短剑抛在了地上,口中恨恨道:“邪势张扬、王道不昌,岂尺寸之刃能拒?此行祸福难卜,唯守几分正气,无愧家国,便是死不足惧了……”
如今长安群众们也都密切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当见到于谨与元欣引着长孙绍远离城前往灞上时,不乏人一路尾随观望。
灞上兵城中,宇文泰正捧卷坐读,当听到亲兵奏告长孙绍远在外求见时,他便放下文卷,着令谒者将人引入,并抬手屏退了堂内几员记室属官。
待到几人入内,宇文泰先站起身来共广陵王元欣寒暄几句,当视线转望向长孙绍远时,嘴角显露几丝浅笑,语调淡然的说道:“今日于此邀见冯翊公,是有一事告你。台府从事李伯山,我已经将之发往北州领事,非得府令,不准返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