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48


他晃了晃脑袋,驱除脑海中一些过于血腥的想象画面,又小心翼翼的将这杆马槊摆回木匣中,又不免暗自期待这兵器不要蒙尘太久。
一行人返回中堂坐定,高仲密又着令仆员进奉餐食,虽然不再像李泰来到华州第一顿饭吃的那么丰盛,但也荤素搭配得宜,可见家中生计已经有了极大的好转。
毕竟商原的庄园也算初步有了一些经营成果,尽管田亩还未有应季的大收成,但李泰就乡采买生活物资送回城里,也不必再受刘珙之类的土豪奸商们盘剥。
用餐完毕,高仲密便先开口道:“月前大行台召见,着我九月同赴长安参阙,并有意将我转任太尉,共参十月大阅。”
这事李泰早听贺拔胜提起,闻言后便点点头说道:“恭喜阿叔履新登高!”
西魏在改革六官制之前,仍然奉行北魏官职。八公虽然多为高官加衔,但位次也有高有低,太尉与司徒虽然都属于下三公,但地位却排在司徒前面。
高仲密却没有多少升官的喜悦,反而摇头叹息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啊?我于西朝,寸功未有,荣位屡授,岂能不招人妒?”
这话倒是真的,虽然无论是司徒还是太尉都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衔,但毕竟地位摆在那里。身在官场上,谁又乐意站在别人身后吃屁?
眼下西魏朝廷中,宇文泰那些北镇老乡们,担任八公高位的只有一个贺拔胜担任太师、王盟担任太保。
贺拔胜的威望和地位不用多说,王盟则是宇文泰的亲舅舅,这两人位居上公,也没人敢说什么。
高仲密最初以虎牢献降,被西魏封为司徒。这倒没什么,一则虎牢这个河洛东门对西魏意义重大,二则也是给东魏上眼药,毕竟高敖曹在东魏就是司徒。
可现在虎牢丢了,邙山一场惨败至今让人心疼,再把高仲密攫升为太尉,这就难免让人有些不忿。名位与势力差距悬殊,必然是会埋藏隐患。
但忧愁是一方面,既然这是宇文泰的意思,高仲密也根本没有反对拒绝的余地。
“阿叔时望既重,居此高位、与人为善,想也不会有触众怨。”
李泰想了想,也只能这样安慰高仲密。形势比人强,既然势不如人,当然也要有所忍让。
但究竟这样是否就能平安无事,李泰也说不准。西魏这个小朝廷,人事一团乱麻,只在旁边看着都让人觉得有些心惊肉跳。
比如之前准备担任秦州刺史的若干惠,还未及上任,便又被任命为北华州刺史,不再去陇右跟独孤信斗法。
李泰也不知历史本就如此,还是自己这个小蝴蝶给扇的,问起贺拔胜内中详情,他也只是摆手不说。
“道理我当然明白,但有的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也实在让人无奈。”
高仲密先是叹息一声,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之前阿磐你仰势贺拔太师,惩治桀骜乡人,实在妙算精彩,我自问都无这样的营事计略。现在门中又有一桩隐患,我想让阿磐你为我参详,该当如何处理才能周全?”
李泰听到这话,顿时闻到一股猪队友上线的味道,连忙说道:“我同阿叔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阿叔有事,直告无妨!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0046
卖官养家===
听到李泰这么说,高仲密才吞吞吐吐把事情讲出来。
原来之前这段时间里,高仲密在华州也没有闲着,征辟了一些关西时流担任司徒公府掾属职位。
这所谓的征辟,却并不是赏识才性的招募提拔,而是有偿的。说直白点,高仲密明码标价的卖了一批公府掾属的官职。
“月前主公着我送布帛千匹入乡,便是由此得来。”
高百龄在一边解释道。
李泰闻言后也想起来有这事,当时他还忙忙碌碌的搞操作,高百龄送来的这千匹布帛转手便用来收购物料。虽然心里有些好奇,但也没有深问究竟。
他毕竟不是高仲密的嫡亲子侄,如果深入打听钱帛何来,难免有种责问高仲密怎么还藏私房钱的意味。原来这一批物货,是高仲密卖官得来。
“我见阿磐为了家计忙碌于乡,身为长辈总不好坐享其成,也该想办法为儿郎分忧分劳。”
高仲密在席中矜持一笑,一副此处可以夸我的神情,但很快脸色又垮了下来:“可现在,这件事却成了一桩不大不小的隐患麻烦。”
“难道会有人据此问责?如今庄园营生也日渐起色,若真这一番共事情谊不能固持,也可徐徐返还之前奉资。”
李泰得知缘由后,反而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大事。
公府掾属有职无权,像他就在司徒府担任一个从事,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上过一天班。而高仲密这个司徒公,绝大多数时间也只在邸中消磨时间,转头又要升为太尉。
还有之前大行台所颁布的输赏格,同样也是明码标价的卖官,大家响应的还很热烈,也不见有什么世道名臣措辞激烈的反对。
这些事情,也让李泰下意识觉得西魏的官爵势位不算是多庄重的事物。即便有人据此问罪,无非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大不了事发前将这些僚属遣散,将之前收到的物货布帛再退还给他们就是了。
但真实的情况,却比李泰设想的要更严重和复杂。
“我本来也有这样的后计盘算,但今西朝用政却不同东朝。凡所公府自辟僚属,也需注录于大行台。即便来日不事公府,也要集赴大行台待选听用。”
高仲密又叹息一声,有些羞愧的望着李泰说道。
李泰听到这话,也越发有感西魏政权的人物匮乏,逼得宇文泰不止要搜刮勋臣财物,还要征集公府自辟的僚属,无论人还是物都不肯放纵流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