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第1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1/2428


却也带来了勃勃生机。
因为火山频繁爆发,到处都是岩浆流淌的缘故,上古图兰人比上古地球人更早领悟到了运用火焰,烹饪熟食的技能。
比生食更加干净和易于消化的熟食,刺激了上古图兰人的脑容量成倍提升,令他们在觉醒“群体协作能力”和“想象力”之前,就先进化出了“哈卡”的能力。
掌握了“哈卡”的古代图兰人,可以将自己的记忆、知识和技能,代代相传下去。
地火和陨石又带来了大量地表上原本没有的稀有元素,并在火山的熔炼下,变成了最初的合金。
得天独厚的环境,令古代图兰人比古代地球人更容易掌握制造工具的能力,也更容易发现合金的奥秘。
当古代地球人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古代图兰人就已经对着香气扑鼻的熟食大快朵颐。
当古代地球人还栖居在树巢和洞穴中时,古代图兰人就已经能用金属来加固他们的建筑,从而令建筑的规模和强度大幅提升。
当古代地球人还在挥舞着粗糙的石斧和脆弱的骨矛时,古代图兰人就已经拥有了轻盈的铁甲和锋利的钢矛。
当地球人利用群体协作能力,强大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终于在短短万年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文明之路上狂飙突进,进入蒸汽、电气乃至核能时代之时,图兰人则点出了“磁流体”技术。
所谓“磁流体”,又称磁性液体、铁磁流体或磁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
主要是由直径在纳米级数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的胶状液体。
磁流体能在磁场作用下形成千变万化的微观结构。
这些微观结构又能在宏观上,呈现出千奇百怪的特性。
在地球上,受限于尖端材料学和纳米科技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磁流体的实际作用,仅仅局限在“磁、光、电”的范畴,暂时只能作用于光调制、光开关、光隔离器和传感器等等领域。
而在图兰母星上,因为比地球人更早万年就展开了材料学和金属冶炼方面的研究,又有“哈卡”能传承知识、技术、记忆的缘故。
古代图兰人的磁流体技术,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既领先于地球文明,也领先于其自身的工业水平。
图兰文明刚刚进入工业时代,就研发出了几十种磁流体材料。
有些磁流体能瞬间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自由切换,固态强度超过了地球上最坚硬的天然材料“金刚石”,液态时又能被很容易地塑造成各种复杂结构,从而,能在数百种精密机械结构之间,实现“一键切换”。
有些磁流体拥有很好的抗菌、抗干扰、抗排异性,植入血肉之躯后,就能取代传统的金属和塑料假肢,非但能让残疾人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甚至能大幅增强正常人的运动能力,让图兰人变成力大无穷、飞檐走壁的“超人”。
还有些磁流体的强度和韧性,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用来构造大型建筑的技术难度,也比普通材料要低一个数量级——只要无脑堆积,这样的磁流体就能按照建筑师的设想,被堆砌成任何规模,任何高度,任何形状。
===第1365章
别无选择===
无数种新材料的相继问世,加快了图兰文明建造超级工程的速度。
终于,直插云霄的太空电梯和环绕母星的大气层轨道,出现在了图兰母星的上空。
凭借这些超级工程,图兰文明的触手,伸出了他们的母星,开始朝着浩瀚星辰进军。
而他们首先征服的,自然是在图兰语中被称为“三姐妹”,环绕母星的三颗卫星。
很快,古代图兰人就在其中一颗卫星上,发现了史前文明留下的遗迹。
孟超眼前,浮现出了一张清晰度极高的图片。
拍摄的是一颗和月球一样布满了环形山的灰白色星球的表面。
画面正中央,规模最大的一座环形山里面,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
窟窿中间,还有某种人造物体,绽放着瑰丽的光芒,就像是熠熠生辉的眼睛一样。
“这是……”
随着画面不断放大,孟超的呼吸逐渐停止。
他见过类似的东西。
在龙城市中心地底深处,一号太古遗迹的底部,也存在着一个极为相似的,巨大、精密、镌刻着无数符文、缭绕着灵能涟漪,充满了庄严和神秘气息的装置。
遗迹研究所的专家,给这台装置起了个名字,叫做“穿越引擎”。
认定它就是让龙城从地球,穿越到异界来的“罪魁祸首”。
龙城自主研发的“行星表面短途跳跃装置”,也是汲取了“穿越引擎”的部分技术,才制造出来的。
声音告诉孟超,古代图兰人对这台埋藏在“三姐妹”上的穿越引擎,也产生了如地球人一般浓厚的兴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1/24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