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470


我该听谁的?
我很想学习师兄,和师父吵一吵,可那样会不会把师父给气坏了?
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夫子,当今天子就是个昏君、庸主,大明朝虽然早就腐朽了,但在天启七年冬他接手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致命问题的。怎么都能继续腐朽个几十年,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苟延残喘个一百年也不是没有希望。”
“可如今呢?说不定过几天这世上就没有大明了!”
“还有夫子你,一直想要当治世之能臣,这个梦你做了足足十七年了,到了现在,梦该醒了!你要是继续做梦,大明就真的彻底完了。你若是认清现实,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乱世之奸雄,说不定还能给大明续上一波。”
“所以,夫子你好好的想一想!到底是你的名声重要,你此前的梦想重要,还是天下万民更重要!”
“夫子啊,你不是说一直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君子吗?怎么到了此刻,你反而迟疑了呢?难道天下万民的安危,真的比不上你个人的声誉?”
===第三章
君乃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片刻后,孔子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仲由,你去调动君子营,做好接手京城、镇压京营、勇士营动乱的准备。”
“赐,你去调动新儒家的骨干力量,做好包围皇宫的准备,务必不得放出任何一人。另外,持我信物,让正在领悟我儒家奥义的二十六位无漏境大儒做好动手的准备。”
“而为师,则是亲自前往皇宫,发动政变,控制中枢,做一个世人不耻的——乱世之奸雄!”
说到这里,孔子开始整理自己的衣裳、帽子,作为一个君子,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形、样貌,要符合礼制!
即使是即将谋逆之时,也要有仪式感!
就在孔子很有仪式感的整理内务的时候,皇宫之内,朝堂之上,却诡异的陷入了沉默之中。
崇祯询问众臣,闯军即将兵临城下,该怎么办?
有的大臣说,需要加固军备,固守待援。有的大臣说,应该立即号召边军勤王,让吴三桂加快速度,赶紧回来保卫京城。还有的大臣说,李闯号称百万大军,但并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只需固守待援,三月之后,必可不战而胜。
但却始终没有哪位大臣的想法,是崇祯想要的!
崇祯想要做什么?
他想要迁都!
他想要南迁南京!
在场的官员们,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都清楚崇祯的想法,但就是不愿意说出来。
李闯来了,朝廷打不过,然后就建议皇帝迁都,这不是避战吗?因为敌人强大,所以我们就要放弃都城跑路,这种行为,是极其政治不正确的!
大明朝历代以来,号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年朱棣迁都北京之时,用的就是这个理由。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京城也曾经很是危险,可最终朝廷上下,不还是咬着牙扛了下去,没有迁都。
如今若是有人敢提出迁都,那这个人就死定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伙儿为了逃命,会不计较此事。但是到了南京之后,一定会把这个人弹劾到死。
还不止这些,如果光是死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大明朝的未来,那么也不是没有大臣愿意这么做。
虽然大明朝很是腐朽,但文官群体实在是太大了,总有个别忠义之士,愿意为了大明牺牲自己。
然而,如果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呢?
死了之后,还要被扣上帽子,诸如贪生怕死,祸国奸臣,这样的名声,谁想要?不仅仅自己不得好死,子孙后代都别想有好的前途了!
所以,尽管有个别忠义之士想要勇敢的站出来,提出迁都的建议,但反复思索许久,还是沉默不言。
就在此刻,孔子来到了大殿之内。
往日里此地站满了文武百官,可是今日,却稀稀疏疏,上朝的官员人数甚至不足往日的五分之一。
孔子知道,很多大臣都已经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所以,他们已经在家里等待新朝降临了,自然也就没心思继续上朝。
看着眼前的众生相,孔子忽然开始放声大笑。他笑的肆无忌惮,毫无顾忌,这笑声听在其他人的耳朵中,是如此的嘲讽,连崇祯的脸色都难看了起来。
“哈哈哈……闯军就快要来了,已经又一次攻陷了洛阳,这一次直接顺着运河,前往京城。可是,诸公却还在推脱。”
“直到此刻,都没人提出迁都!十六年前的那一夜,英国公、太后、钱公等先辈,至少知道鼓动陛下南狩,这一次,却连南狩都没人提出来了!”
“也是啊,洛阳、开封等中原之地,如今一片混乱,饿殍遍野,到处都是反贼,已经成了李闯的大本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