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70


最终,一套流程下来,家里又多了几千亩地,多了数百甚至上千个义子义女,还收获了大善人的名声。
对了,他们还有别的绝招。
民间发生了大灾,朝廷总要救灾啊。救灾的款子,还要吃上一部分。
还有民间捐款,老百姓按理说是不用捐的,但是衙役们肯定不会放过这种趁机捞钱的机会,最终的结果,不外乎是士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总之,在大明朝,在江南,只要你有了士绅的身份,只要你的家里,出了进士老爷,你就可以参与上述流程,尽情的吃人!
以士绅的身份,高举仁义礼智信的大旗,好好的吃人!
吃人的同时,还能让书写县志的人,给自己说好话!
只有读书人,才有资格书写县志!
只有地方士绅、狗大户,才有资格被县志记录在内!
只有上了县志,你才能被后人记住。
县志,才是地方上的正史!
其余的,都是假消息!
都是野史,不足为凭!
脑海中回想着士绅们吃人的流程,风逸直接就摇了摇头:“师兄,你总说师弟我心狠手辣,为了利益,直接制造了上百万太监。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捕捉奴隶,到阉割,再到训练,最终拍卖……”
“但是,比起这些士绅来,师弟我真的已经很善良很善良了,每当师弟我良心过不去的时候,我都会主动想起这些士绅,顿时,师弟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大善人!”
“那些野人,生活在荒岛之上,没有文明,没有文字,生活水平极低,是谁,让他们过上了一天三顿吃饱的日子?是师弟我!”
“是谁,让他们从蛮荒走向了文明?是师弟我!”
“是谁,让他们失去了饿死、病死的自由?也是师弟我!”
“所以,在师兄看来,师弟是一个为了钱什么都能做的家伙,可是在我看来,我其实是一个诚实可靠的大善人。”
听着风逸的辩解,庞涓也懒得多说什么:“这些我都不关心,我只想知道,距离士绅全反,还有多长时间?我得准备平叛,争取用他们刷出一个传奇成就来!”
屠城,灭国,肯定都是有传奇成就的。
如果没有,那就多屠一些。
然而,如今有了一整套太监阉割产业,一个野人训练好了,起码能卖一百两银子,所以也就没人屠杀野人了。
至于在中原搞大屠杀,庞涓还没这么疯!
但是,对反贼动手,杀反贼全家,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不不不,师兄你想差了,早就和师兄你说过了,你要多读些政治相关的情报,哪怕只是多看看孔丘师叔发布的翰林学报也没问题,多少能增长一点政治素养。”
“江南士绅是不会造反的,他们没这个胆子,他们没这个种!他们不是北地那些活不下去的农夫!”
“北地农民,在破产活不下去的时候,会选择造反!会选择死前也要咬掉士绅、官员、朝廷一口肉!”
“可是江南士绅不一样,他们哪怕失去了绝大多数财产,剩下的一点点也够他们幸福快乐的活下去了。至少,够他们一天三顿吃到自己饿死,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太有钱了!
江南士绅,哪一家没有个几十上百万两银子?
伴随着海外贸易,每年都有数百万两白银涌入大明朝,半数以上的银子,都消费在了江南,都被江南士绅给藏到家里的地窖中了。
这么有钱的狗大户,即使破产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完全可以静静等待数年时光,当风头故去之后,随便找出一个以前藏银子的地方,把银子挖出来,就又可以过上体面人的生活。
“北地农夫,破产之后除了造反就只能饿死,所以他们别无选择。江南士绅,即使破产了,也还能一天三顿饭的活下去,能活着谁愿意死呢?江南士绅,始终有选择权!北地农夫,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权!”
说到这里,风逸摇了摇头:“当年因为魏忠贤而败落的士绅,如今已经恢复一大半了,这就是所谓的士绅大户,诗书传家!”
“他们有人脉,有藏起来的银子,只要后代稍微努力一下,就有数不清的叔叔伯伯过来帮忙,一人夸一句,就能把后代夸成天下少有的绝世奇才。”
“所以,在不伤害他们性命的大前提之下,即使我做的再过分,他们也不会造反,因为他们不敢,他们的生活原则之中,就没有造反这个选项!”
“当然,他们不会自己造反,不代表他们不会鼓动别人造反!比如左良玉、左良玉、左良玉!”
“这位大军阀,如今驻扎在武昌,号称有三十万大军,把整个湖北当做自家的封地,天天洗劫湖北,那么富裕的武昌,如今被大军洗劫了好几个月。如今,连当地士绅都开始活不下去了。”
听到这里,庞涓点了点头:“在这一点上,咱们师兄弟的想法是一样的。如今的左良玉,已经没有退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