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470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墨子来了,青天就来了!
他们过上了只要勤劳肯干,就能一天三顿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或许在士绅、读书人的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最底层最朴素的百姓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是以往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好日子了!
土地强制赎买,赶走了所有不愿意配合的士绅、豪商!
实际上,此举直接赶走了六成以上的士绅。而那些留下来的,大多数并不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墨子的理念,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天下迟早是墨子的,既然如此,那他们跑什么呢?
即使今日跑了,等到明日、后日墨子大军开过去的时候,又能往哪里跑呢?
更何况秦国公虽然忒霸道了,但是并不要命啊!
况且秦国公有的是钱,都掏银子赎买了,还想怎么样?
看看张献忠经过的地区,那些士绅的下场,再看看左良玉盘踞的武昌地区士绅们的下场,再看看江南之地,风逸是怎么折腾士绅狗大户的,再看看北地的士绅,是怎么被一无所有的流民弄死的。
这么一想,这些士绅就发现,天下虽大,却已经没有了士绅们的立身之地!
北方还在战乱,南方也在折腾。川蜀之地原本是天府之国,和平无比,可流寇却进来了。所以,这么想之后,也就有许多士绅留了下来。
大规模打黑,打死了一切明面上的杀人犯,没死的也被拉走强制劳动改造,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劳动教育。至于那些游手好闲的混混们,现在都老实的很,不老实的,都已经被吊在了墨子小屋附近。
墨者们,专制一切不服!
赠予百姓们房屋,让他们免费居住在墨子小屋内,此举打散了宗族,让百姓们不在以宗族为单位聚居,而是以墨子小屋为单位,每三十到五十户为一个基本生产单位。
墨子小屋,这是内部的叫法,外面都称之为平民居舍。这样的小屋,三十到五十户为一幢楼,楼下有抽水水井,有公共厕所、公共浴室等相关设施。
夸张一点的话,以前的乡下土地主,单论生活质量,在某些方面,也没法儿和居住在墨子小屋中的百姓相比。
旧的社会,死了!
被墨子小屋以及墨子这一套连环组合拳给打死了!
某座墨子小屋附近,墨子蹲在地上就这从抽水水井里刚刚抽出来的井水吃着手里的锅盔,曲大在一旁对着手里的肉夹馍较劲儿,而二人的对面,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夫人。
这位夫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此刻却穿着天子赏赐的大红色战铠,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点儿都没有女子的扭捏。
“好了,老身能在临终之前,吃上十几斤牛肉,喝上十余斤酒水,做一个饱死鬼,也算是不错了,动手吧!”
听到这里,曲大放下了手里的肉夹馍,又给老夫人递过去一个烤猪腿儿,上面还撒了许多芝麻、茱萸,闻起来就又香又辣,让人食欲大振。
“夫人误会了,老师是朝廷亲自敕封的秦国公兼四川总兵,负责平定川蜀之地的流贼之乱,而夫人则是大明朝的巾帼英雄,就连老师也非常佩服夫人的事迹,所以才会邀请夫人过来一叙。”
“至于夫人被抓过来,这实属误会。我们也没想到,夫人竟然亲自扮作探子,结果夫人不小心漏了马脚,被底下的人设计抓住,实在是意料之外。”
夫人你太菜了!
底下的墨者,直接设下陷阱把你给抓住了。
若不是你当时没有对周围的百姓动手,恐怕现在都已经不是全须全尾的了。
哼!
“老身论实力,怎么也是无漏境高人,哪里能想到,会栽在几个不起眼的墨者手里。不过栽了就是栽了,老身也不会找借口,此来就是为了搜集情报的。”
曲大再次放下了手里的肉夹馍,给老夫人倒了一杯酒,还给老夫人拍了拍后背:“夫人是大明的忠臣,老师也是朝廷敕封的秦国公,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夫人又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来反对老师呢?”
听到这里,老夫人把脸别过去,直接不说话了。
她总不能说,老身觉得你们比张献忠还要危险,迟早要造大明的反吧?
朝廷都说秦国公是忠臣,你却过来故意刺探情报,你的立场呢?你要是忠臣,怎么能不听从朝廷调令呢?
“去岁,夫人就预料到张献忠可能入川,便上呈全四川形势图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夫人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夫人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今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夫人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
夫人就是秦良玉,这位是华夏浩瀚青史之中,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其余的杰出女子,大都是进入列女传或其他传记。
“夫人感觉这平民居舍怎么样?”墨子吃完了手里最后一块锅盔后,直接问道。
“这平民居舍,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了老身不敢相信的地步。所以,老身最初得到消息之时,只以为是秦国公想要造反,所以先故意弄出几个样板来收买人心、迷惑世人。”
“可是,当老身在半月之内,踏遍你治下的川蜀四十八县后,却不得不承认,秦国公你确实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人。至少,已经被你占据的这四十八县,百姓的日子普遍比以前好过许多。”
听到好人二字,墨子直接就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