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470


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个有手段的县令,也足以把本地士绅、小吏折腾的欲仙欲死,就看谁的手段高。
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士绅和小吏的手段更高。
“可是,哪来的这么多官位呢?往昔之时,一座县城一整个县,也就只有寥寥数个朝廷官员,其他的都是小吏。”子路问道。
闻言,子贡看向了南方:“王诩师叔成立的大明税务部就很好,那里全都是官儿,一个小吏都没有,进去了就是管身。每一位执法人员,都是官儿。”
殴打小吏和殴打朝廷命官,是两个概念。
前者可以说是出于一时义愤,后者就是无视朝廷威严,有造反嫌疑。
“从今往后,大明朝不在有小吏,将原本的小吏,变成九品官、八品官。村长为九品、乡长为八品、县衙的六房之主,提拔为七品,县令、县尉皆为六品,互不管辖、互不统属。”
“知府为五品、巡抚为四品、六部尚书三品、副丞相二品、丞相、太师一品。如果没有秀才身份,最多只能当七品官。如果没有举人身份,最多只能做六品官,如果没有进士身份,最多只能做五品官。”
片刻后,子贡总结了自己的想法,说道:“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秀才考四书五经的默写,举人考大明律的默写,进士考朝廷最近十年诏令的默写。秀才谁都有资格考,举人就必须先当上一段时间的九品官并擅长君子六艺中的一种,才有资格考,进士必须擅长六艺中的两种,外加超凡之士才能考。”
“与此同时,改变官无封建、吏有世袭的现状,从今往后都是官儿,底层职位不再世袭。”
孔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银子呢?上哪儿来弄这么多银子?即使一个九品官,一年只给五十两银子,按照赐你的想法,一个乡起码能有十个九品官,一个县至少一百五十个九品官,一省之地便是两万个九品官,光是北地,就有十来万九品官,京城起码两万九品官,他们每年的固定饷银不低于六百万两,这还只是文官。”
“我军士卒每月饷银一两,加上逢年过节的赏赐,一个士兵一年不低于十五两,如果加上他们日常训练的消耗,考虑到兵器、铠甲的磨损等,平均下来,一个寻常士卒,一年要消耗二十两银子。”
“如今朝廷有六万中央军,三十万新军,每年消耗不下于八百万两。要是再加上一些修炼资源,光是军队每年的消耗就不少于一千万两,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呢?”
“可以向墨翟师叔学习,我们可以成立官营衙门,统合北地所有赚钱的行业,成立各种行会,借助行会的力量,指导民间商人,统一定价、统一制造、统一售卖。”
“我们北地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许多特产,若是统一经营,做得好了,到时候一年两三千万两的利润,总是有的。”
诸子百家一大抄对不对?
我子贡虽然是儒家的,但是抄袭墨家的又怎么了?
不就是抄你的吗?
这也是诸子百家之时的一大特性,真正的好东西,今天是你的,明天就是我的了!
墨翟师叔,你的官营政策很不错,现在是师侄的了!
===第三十五章
烛影斧声、兄终弟及(月初求保底月票)(儿童节快乐)===
关外
沈阳,是这座城市曾经的名字,如今叫做盛京,乃是满清的首都所在。这座城市,曾经被王诩攻破过一次,那次以后,王诩就在这里埋下了许多暗子,经营出了一套地下锦衣卫体系。
此刻,已经是崇祯十七年夏末了,秋季即将到来。半个月前,吴起忽然空降此地,亲自掌握此地的一切大小事务。三日前,风逸被王诩打发来了此地。
“咦?这不是师侄吗?你不在南京折腾士绅,风流快活,怎么来这儿鬼地方了?”吴起淡淡的道。
虽然吴起的语气很是平淡,可风逸却总觉的,师叔似乎在嘲讽自己:“咳咳,是这样的,师父嫌弃我做事儿手段太糙,又说师叔即将在此地做一件大事,让我过来好好的观摩学习,看看真正的高人是怎么玩弄人心、玩弄政治的。”
看着风逸一脸谦虚的模样,吴起笑了笑:“你在江南之事,师叔也有所耳闻,确实太糙了,太嫩了。如果满分是一百分,你的表现充其量只有六十分。”
听到这里,风逸朝着吴起拜了一拜:“还请师叔教我!”
“你的师父是当朝太师,权倾朝野的超级大权臣,你的背后,乃是二十万楚军,你想要对付士绅,手段多得是,结果你却选择了不上不下的法子。”
“要充分利用君臣大义,虽然师侄你看不起儒家的那一套,但是儒家的那一套在江南之地,确实是深入人心。”
“你有朝廷支持,必要时还能拿出监国太子的令旨或者崇祯皇帝的圣旨,优势可不小。实在没有,你也可以写一份啊。”
“说到底,你这就是没有彻底研究透彻儒家,就匆匆的对士绅动手,结果士绅也不是一动不动的猪,然后他们就开始反抗,开始动用激烈手段,除了造反之外,其他能用的法子,他们都在用。”
“所以如今的江南一片混乱,说到底,这大明朝的朝廷终究只能控制到县,若是地方士绅不配合,大明朝立马就乱了。要是没有墨翟道友在关中虎视眈眈,那王诩道友完全可以调动二十万楚军,强行镇压。”
可惜的是,墨子就在川蜀之地看着呢。
虽然墨翟一直强调,自己短时间内不会进攻江南,也不会进攻其他地方,可是这也得鬼谷子信啊。
就算鬼谷子信了,王太师也不能信啊!
就算王太师信了,太师府的诸多大臣武将们也不信啊!
所以,江南不能乱,不能出现大军大规模镇压屠杀江南士绅的景象,那么就只能把风逸这个做事儿太糙的家伙给调走了。
这也是王诩给江南士绅的交代,老夫连弟子都调走了,你们不得表示表示?
所以,江南士绅立马给王太师筹集了一千万石粮食,同时所有的乡,都恢复正常运转,原本即将崩溃的江南,再次复原如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