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470


齐侯、楚侯、吴侯、秦侯……
昭王并未在称呼上多浪费时间:“田氏伐鲁,你这一路走来,求了不少援军啊,虽然知道你的目的,可孤还是想知道,你想怎么说服于孤?”
“吴侯即将率兵前往中原,与齐国争锋,楚国可以好好的缓一口气了。”
“既然如此,寡人就更不会派兵了。”昭王淡淡的道。
“当今乃大争之世,诸侯争锋,不进则退。吴侯前往中原,对于楚国而言,此乃难得的机会,君侯难道不想抓住机会,好好的改革内部,练就一支强军吗?”子贡主动问道。
“想。”
“可是,如今楚国内部矛盾丛生。这些年来,君侯为了尽可能的保住国人,以至于与吴国的战争,大都派遣和君侯不对付的大小封君。国人倒是保住了,他们也越发的感激君侯,可是封君、贵族却越来越讨厌国君。”
“倘若不是吴国的压力,倘若不是吴国年年都要攻打楚国数次,封君和贵族们早就联手对付国君了。而这一次,吴侯真的要离开了,君侯又打算如何处理国内的封君、贵族呢?”
听到这里,昭王坐直了腰,终于认真了起来:“先生有何见解?若是很有道理的话,本王就援助鲁国一批粮食、兵甲。”
“君侯可以让那些保守、落后的封君贵族们,聚集在一起,攻打宋国!直接告诉他们,此次劫掠宋国,所得全部归封君所有。”
楚国和列国不一样,楚国内部是真正的分封制,有实力的封君,到处都是,地盘极大,理论上讲,从淮河、长江,一直到岭南,全都是楚国的地盘,但绝大多数地盘,都没怎么开发。
所以,楚国内部,封君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些封君,都拥有自己的军队,自主权极高。
甚至在某些大贵族的领导下,还具备着主动劫掠外国的习惯。抢了就跑,能打赢就狠狠的抢,抢完了,给国君上缴一笔物资即可。因为只有这样,国君才会替你担保。就不用担心,其他的小国派兵抢回去。
“宋国如今都快被墨翟自下而上彻底占据了吧?就凭那些封君、贵族,就敢攻打宋国,这是送死吧?”昭王冷冷的道。
“没关系,他们若是输了,君侯可趁机削弱他们的权利,剥夺他们的封地,内忧就没了。他们若是赢了,那宋国就彻底被削弱,短时间内无法威胁到楚国,外患就没了。”
“此战无论胜负,最终得益的都是君侯。打死除内忧,打赢除外患,君侯怎么都不亏。”
“此外,君侯还可以趁机抓紧时间,进行改革。也只有那些反对君侯的贵族们都离开了,君侯才可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要君上的手里,握着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那么,以楚国的底子,一切都不是问题。”
“此外,也只有楚国出兵宋国,吴侯才会放心的派遣三万乃至于更多的军队前往中原与齐国争锋。否则,吴侯若是只派遣三五千人,恐怕那不是君侯愿意看到的。”
“孤考虑考虑。”
片刻后,昭王就联系上了熊岩。
“堂兄,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我该答应吗?”
完整的看完了子贡、王诩密谋的熊岩,看着眼前这个看上去纯真无邪的堂兄,还能说什么呢?
一切都是子贡做的,可是子贡的作为却一直在王诩的预料之中。明明王诩想要通过鲁国打击田氏,可是最终却只动了动嘴,然后子贡就天南地北的跑来跑去,最后,还要感激王诩的指点。
至于眼前这个王弟,也不简单。从年纪上讲,熊岩才是堂弟。
但是昭王厚着脸皮,主动当弟弟,并一直称呼熊岩为堂兄,熊岩能怎么办?当然是应下来了。
“这事儿吧,可以应下来。另外,你立刻备一份厚礼,前去拜见吴起,以师礼待之。然后拜其为令尹,放手让他主持改革大业。”
“彻底放手吗?”
“对,直接放权。不要担心,吴起不是楚国人,也不是贵族出身,所以他在楚国的根基,约等于零。他即使当上了令尹,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篡位。”
===第四十一章
夏君夷民(求订阅和月票)(八千字啊)===
嘿呀
嘿呀
伴随着号子声,上万民夫,上万新兵们在没日没夜的干着活儿。好好的战场,硬是被子路给弄成了一个大型工地,一个绵延百里的大型工地。
子路现在也一点儿都没有将军的样子,他大着个肚子,手里拿着一个肉夹馍,一边吃一边左右巡视,头上还绑了块束发的头巾,活脱脱的一个工地大包工头。
“扛十个麻袋,给一个馒头!”
“十个麻袋,一个馒头!”
“大伙儿加把劲儿,多抗二十个麻袋,就能多挣两个馒头,香喷喷的大白馒头,又软又好吃,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带一个回家给婆娘吃!”
这些麻袋里面装的都是土,都是很常见的泥土。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红砖也好、青砖也罢,都是要钱的。
如果光是要钱的话,那孔子咬咬牙,也能拿出钱财来,但是生产力不够啊,鲁国的生产力和大明朝北京城的生产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毫不夸张的说,大明朝京城的生产力远在鲁国之上。
所以,在京城,孔丘可以轻松召集数千工匠,组织数十万百姓给他打工干活,可是鲁国没这条件,没有这么多工匠给孔丘征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