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470


不仅仅中原的海贼可以压制他们,连高丽海贼都能压制他们。
而在如今这个春秋年间,也就是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时候,东瀛列岛之上的文明,连弥生时代都没有到来,还处于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
打这样的野人,姜橘可谓是经验十足!
她在大明世界的地盘,就是靠着打击殷州土著建立的,建立在数万具殷州土著尸骨之上。
“会不会太急了?哪怕东瀛列岛的土著非常原始、非常落后,可这些不过是新兵而已,才训练十天,够干什么?”长空劝阻道。
“你以为今日成绩最好的二十个百户会是野人?如果是野人,只接受十天训练,就拉上战场,确实有谋杀的嫌疑。但来到这里的,还有许多国人。”
“这些国人,可是从小开始锻炼杀人技巧,一些有关系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更是一直坚持锻炼象形拳,身体素质极高,个个都是猛士,还熟知军纪,实乃上佳兵源。”
三日后,姜橘带着一千甲士、两千国人新兵,渡海而去,登陆东瀛列岛,开始了第一次东瀛讨伐战!
“将士们,此战的目标是一个大型氏族,该氏族总人口约有五千之数,战士约有千人。”
受限于生产力,如今的东瀛列岛,连稻田都没有,生产力极其低下,自然供养不起太多人,故此,五千人就已经算是大部落、大氏族。
至于建立王朝,那得等到好几百年之后了。不过在如今这个世界,东瀛百姓就不用等那么长时间了,因为,他们将很快享受到姜橘带来的文明进步,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未必喜欢就是了。
但是没关系,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姜橘说本地百姓强烈欢迎她,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么,真实的历史就一定是这样的。至于其他的传说,那都是野史,都是假消息!
“该氏族的附近,有一个硫矿!”
硫矿,是生产硫磺的!
硫磺,是火药的三大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中学生都知道,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硝石按照一定配比组成的。
而东瀛列岛上,最不缺的就是硫矿和金矿、银矿。
“此战胜利之后,我将论功行赏,凡立下功劳者,皆不吝赏赐。此战若胜,我将选取功劳最大的五十人,授予士的称号和身份,并赏赐蛮荒庄园千亩。”
“去吧!去征服!去杀死敢战的男人,抢夺他们的妇女!所有敢于抵抗的人、无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所有祭祀、巫师、一个不留!所有酋长,一个不留!”
“孤要消灭他们的传承,让他们的妇女、儿童,成为诸夏的一份子,沐浴文明荣光,成为大齐的子民。”
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没什么好描述的,基本上就是碾压。
有组织对无组织、有弓箭对无弓箭、有甲对无甲、巅峰青铜器对石器和普通青铜器的战争,不是碾压,又是什么呢?
收拾战利品,反而花了数日时光。当姜橘带着两千见了血的新兵,再次回归济州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十日了。
校场之上,姜橘当着三万新兵的面,开始论功行赏。
“孤是太公望之后,是当今齐侯之女,是齐侯亲自敕封的封君,如今,孤遵循古老的分封制,依照先祖恒公尊王攘夷之口号,效仿祖先太公望,于东瀛列岛之上,行夏君夷民之事!”
讲到这里,姜橘看了一眼底下的新兵,国人们比较激动,因为太公望也好、齐恒公也罢,都是齐国的骄傲。
他们因为姜橘的血脉而感到兴奋!
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血脉至上的时代。
不过姜橘却清楚,血脉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所以,她要赶紧趁着还能吃血脉红利的时候,好好的吃上一波。
“今日起,孤将自称齐伯!称伯建制,于济州岛、东瀛列岛之上,建立属于孤的伯国,而诸位,都将是孤的子民。当你们完成成人礼之后,孤将敕封尔等为国人!”
所谓的成人礼,就是单独猎杀一位野人,可以是猎杀,然后拿着野人的脑袋过来领赏,也可以是捕捉,反正风逸也在济州岛上,他阉割手艺很高,还擅长调教太监奴隶,活着的能卖钱,死了的,也算军功。
“每一位国人,都将拥有一个占地五百亩大小的庄园!如果你不懂开垦,不懂种地,可以申请帮助,孤会派遣专人,帮助你经营庄园,坐等每年的收获即可。这样的好处是,你们可以专心练武,打磨身体,磨炼技艺,坏处是收入只有一半。”
说到这里,姜橘高举右手,五根手指分开,左右挥舞。底下的野人也好、国人也罢,此刻都兴奋了起来。
不过,还是有一些有经验的、见识比较多的国人,心中有些担忧,但姜橘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这个庄园,乃是孤赏赐给每一位国人的礼物,性质上属于封地,所以不收取任何赋税。只要每年派遣一人,向孤效忠,为孤征战四方即可。”
饷银是没有的!
铠甲、兵器,也要自备!
除了五百亩地的庄园,啥也没有!
甚至,就连五百亩地,现在也只存在于地图之上,还没有开发。
但是,这却让新兵、老兵们,看到了希望!
虽然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见识也有限,但他们却能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制度和过去的齐国很不一样,方方面面都不一样!
但要让他们说出来哪里不一样,他们也不是很懂。但直觉、经验却告诉他们,现在的生活更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