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文豪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681


“怎么了?销量不好?”王佳璇问道。
“销量非常好,可是口碑。”主编打开了岛国最大的书评网交流区,其中的推理小说板块。
那一个个粗目惊心的评价——
“《咚咚吊桥坠落》这个故事太凶残了,我举得是这个华夏作者专门写来考验我们岛国读者的毅力。没有大毅力者读不完。
咚咚吊桥垮下来、茫茫树海烧起来、法拉利看见了、伊园家溃亡了、出人意外的凶手,你坚持到第几个故事?你是什么等级的武士(仅仅支撑了一个故事西乡隆盛,两个故事伊达政宗,三个故事土方岁三,四个故事柳生十兵卫,五个故事冲田总司)?”
“我的意志力有待磨练,伊达政宗级,其实我想成为冲田总司级,可是实在是受不了,我觉得这不是推理小说,而是意志力考查题。”
“土方岁三,事实上我看到第三个故事法拉利看见了的时候我直接将书撕掉了,最后的答案完全就是在逗人玩,这是人看的小说吗?梅菲斯特奖第一名怎么会是这个,这坑人不是 。”
“冲田总司级,看完之后完全不知所谓,这真的是推理小说吗?完全没有诡计也没有严密的不在场证明。”
“其实怎么说了,还不错挺有意思的,就是解决太出乎预料了。”
“这就九十六点五分的推理小说?我完全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色的地方,当然如果恶心是一个特色的话,那么这本书非常有特色,我现在终于有一点明白梅菲斯大赏评委们的心里了,他们肯定在审稿的时候也被恶心到了,然后觉得忿忿不平,所以才将这部小说推了出来。”
“这绝对是一个好主意,好我也决定了,我决定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仇人看。”
“真的是神人多,竟然还有人达到冲田总司,可怜的我也就西乡隆盛。”
……
这是网络上,然后是读者寄来的信件,上面都是魂淡,八嘎之内骂骂咧咧的话,可以说这就是坑读者的报应。
“社长你看看,无论是读者寄来的信,还是网络之上的评价,这本《咚咚吊桥坠落》都可以说是坏到了一个顶点,所以我们还是将宣传的资源向《不完全犯罪》倾倒吧。”这就是诺山出版社主编的建议。
王佳璇思考了一会,然后非常果决的说道:“我们非但不要扯下《咚咚吊桥坠落》还有加大宣传,将这部小说宣传出去。”
主编感到难以理解,本来就被骂成这样了,还要加大力度宣传,这不是厕所里面点灯,找死(屎)吗?!
王佳璇之所以如此的果决,当然不是仅仅是出于对苏释晨的信任,作为一个社长,每个决定都是关于整个出版社的,所以自然是不可能如此意气用事。
主要原因是因为她也看了《咚咚吊桥坠落》,然后第一反应也是想骂人,可是看之后看回想起来却感觉蛮有新意的,看够了那种构造复杂的诡计复杂的人物关系来制作谜底的推理小说,再看看《咚咚吊桥坠落》还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好像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来一点小清新的野菜也是不错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面骂声一片,可是销量却飞跃式提高的根本原因。
王佳璇打电话将这件事告诉了苏释晨,电话那头的苏释晨好像是早就预料到一样,然后紧紧是传了一篇作者公告过来。
王佳璇看完公告之后笑了笑,没有一点耽搁,用出版社的名义,将苏释晨的这篇【作者告函】发布了出去。
【作者告函】
怎么说呢,推理原本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题材,分派门类众多,而我将《咚咚吊桥坠落》这种类型的小说称之为叙诡,说简单一点就是叙述姓诡计,通过文字达到在文章之中设定诡计的目的,希望各位读者,可以接受这种方式。
好吧,苏释晨这是打算直接用《咚咚吊桥坠落》在推理小说类别之中开山创派的节奏啊,虽然现在骂声一片,可是苏释晨一点也不担心,既然梅菲斯特奖评委席敢给出如此高的评分,也就证明还是有识货的人。
新兴事物的出现是要面临着争议的,就好像数百年前哥白尼的曰心说在当时被当作了异端,再想推理女王克里斯蒂的那篇《罗杰疑案》出来之时也是遭到诸多质疑,认为这篇小说对于读者是不公平的。
可是这一切都会变成浮云,曰心说最终取代了地心说,《罗杰疑案》最终成为了经典。
可以预见,《咚咚吊桥坠落》将会称为,叙诡推理小说的鼻祖小说。
现在骂声一片是因为读者没有接受,所以苏释晨才发表了一片公告,将这种写法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以及名字,让读者更加快速的接受。
果然不出苏释晨所料,在经过一天的骂声之后,一个一个的推理名家站了出来对《咚咚吊桥坠落》作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首先是从梅菲斯特奖走出来的推理名家高城森——
“除去作者那戏弄读者的恶趣味来说……”
===第261章
一部跨时代的推理小说===
首先是从梅菲斯特奖走出来的推理名家高城森——
[除去作者那戏弄读者的恶趣味,这本小说本身完全达到了简介的内容,一种全新的推理小说,比起其他推理小说神乎其技的诡计或者是拍案叫绝的不在场证明,书籍之中的文字游戏只能算小聪明,可是这种小聪明却非常的新颖。.
《咚咚吊桥垮下来》与《茫茫树海烧起来》所用的诡计可以说是同出一辙都是将动物与人界限的模糊,区别就在于只不过颠倒了过来,可也就是这个小小的变动让我们再次跌入了文字陷阱之中。
而第三卷这种文字的把戏更加的高明,利用文字将关键的‘人证’隐藏了起来,《伊园家溃亡了》更加是如此,最后让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的密室杀人竟然是自杀,将凶器带出去竟然是利用猫咪带出去的。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故事,出人意料的凶手,这绝对也是挑战读者耐心极限的答案,最后出人意料的凶手竟然是‘我’,非常精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诚意。]
高城森在他周刊作品的开头,为《咚咚吊桥坠落》写下了这样一篇评论。
高城森作为新本格派推理名家,读者是非常多的,这些读者之中被《咚咚吊桥坠落》恶心了的人也是不少,其中也不乏写信到出版社大骂作者苏释晨的人,可是听自己喜爱的推理名家这样一说,然后仔细的在心中想了想,在此之前真的也是没有见过这种类型的推理小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6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