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037


韩向柠回头看了看几位长辈,想想又笑道:“我大姑文化程度高点,她是高中毕业。我二姑只是初中毕业,我二姑父是良庄的,她嫁过去正好赶上胜利小学缺老师,就去做民办教师,一直做到现在。”
韩渝下意识问:“你大姑是公办教师?”
“丁湖的干部没本事,搞得公办教师不如良庄的民办教师。”
“良庄干部有本事?”
“我大姑正在说呢,良庄的卢书记厉害,干部教师的工资从不拖欠。良庄乡办了好多厂,效益都不错。良庄建筑站效益也好,我叔准备送他儿子去良庄建筑站学电工。”
两个孩子在聊什么,向帆听得清清楚楚,不禁抬头笑道:“柠柠,三儿,你们刚才说的卢书记我认识。”
“妈,你都没怎么回过思岗,更没去过良庄,怎么会认识良庄的书记!”
“卢书记的儿子卢笋跟你们是校友,比你们早好多届,在港务局上班。卢笋的爱人是滨江医学院毕业的,人家是研究生,在我们医院胸外科,跟我是同事。”
“这么巧啊!”
“也算不上巧,别看思岗经济发展不如南边几个县,但思岗教育厉害,滨江有好多思岗的干部,我们医院也有好多思岗的医生护士。”
聊到这些,韩向柠的二姑甩甩短发,骄傲地说:“柠柠,咸鱼,我们良庄出人才,去年全市的高考状元就是我们良庄的。良庄出去的部队干部更多。”
“这么厉害啊!”
“不信问你爸。”
二姑笑了笑,接着道:“你爸如果是良庄人,今天肯定要请卢书记。我们良庄出去的部队干部,不管在部队的还是已经转业的,只要回良庄,都会请卢书记。”
韩向柠笑问道:“二姑,卢书记也是军转干部?”
“卢书记没当过兵,也没上过什么学,他就是个泥腿子干部。但他重视教育,能考学的鼓励动员人家考出去,没考好的送人家去当兵,让人家去部队考军校。”
“一个有本事的领导真能造福一方。”
韩向柠回头看看韩渝,感叹道:“你们陵海三兴乡的干部就很厉害,发展家纺业,带动那么多群众致富,个个都是万元户,家家都有摩托车。”
===第一百八十一章
扬眉吐气===
,滨江警事
培民村是陵北乡最南面的一个村,紧挨着县政府所在地的陵海镇。
陵海人习惯沿河而居,季小红家也一样,住在培民六队的一条小河边,距大路边的大队办公室约两百米。
农村人生孩子很少去卫生院,以前请接生婆,现在请隔壁大队的女赤脚医生。
左邻右舍见张医生来接生,纷纷跑来看热闹,想知道季小红会生个大胖小子,还是生个丫头。
可孩子哪有这么容易生下来,只听见季小红在西房里喊疼,不知道房里的情况怎么样。
一帮喜欢凑热闹的妇女干脆围在季家门口,纳鞋底或用棒针织毛衣听着西房里的动静,习惯性声讨起韩家人。
“嫁给谁不好,非要嫁给船上的人。你们说说那个韩申有什么好的,小红养儿都不回来。”
“公公婆婆也不行,新妇养儿,好像跟他们没关系!”
“韩正先来访亲时我就说这门亲不能结,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小红嫁给他儿子肯定要吃苦。”
“可能看人家是航运公司的,是城镇户口。”
“航运公司的城镇户口算什么城镇户口,只有跑船,又不安排其它工作,岸上连房子都没有。”
“跑船赚钱。”
“跑船是赚钱,不过借的钱更多。听说他家为了买船,跟信用社借了好几万!”
“他家在岸上有人,小红羊水一破,老季就去邮电局给韩申的姐姐打过电话。”
“在滨江的那个?”
“嗯,韩申的姐姐姐夫工作好。”
“姐姐姐夫工作好又不是韩申工作好,再说现在都几点了,怎么不见他姐姐姐夫过来。”
“早知道会这样,那会儿真不如嫁给我娘家侄子。说了她不听,这就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
女儿在屋里养儿,正是最紧张最痛苦的时候,她们居然在外面你一句我一语,说起了风凉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0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