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败类第1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1503


撤销国士之名?
谁在乎啊。
本来就不想淌这潭浑水,扯了就扯了吧。
至于所谓的家国情怀,陆洪荒有,但是不多。
你槐癸散人这样下去,势必得罪叶太,你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朝堂之上只要少了你槐癸散人的派系,那么多我陆洪荒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了。
而叶太也始终没有开口,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群臣劝谏。
他其实也知道槐癸散人的底气的,就如他所说,人间陆地仙,已经代表了人间的极致,可谓是天下无敌了。
再往上,那就是位列仙班者了。
但是位列仙班者,已经脱离了人类的范畴,被天道视之为“仙”,而不是“人”,不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曲星君和天道规则,会让他连考场都进不了。
所以不管怎么看,槐癸散仙都不可能相信,叶太是真仙果位,更不可能是陆洪荒的老师了。
但是叶太有大道撑腰,瞒过了天道,自己没有仙职,他本身的身份,也就是广秀县县令之子叶太,大梁国一介秀才,所以才有资格,一路考进殿试。
皇帝赵宣听着群臣劝谏之言,脑袋有点儿大,他摆了摆手,道:“好了,不要再说了,朕自有判断。”
而后又看向陆洪荒,道:“陆国士,你有什么说法吗?”
陆洪荒看了叶太一眼,见他没什么表示,便道:“启禀皇上,天下万道,达者为师,叶太大才,想必您也看到了,说他足以为人师,臣以为没什么错谬之处。
至于槐癸等人所说,叶太乃臣之徒儿,完全是臆想错判,整个广秀县都知道,臣浑浑噩噩数十年,不曾与人交流,孑然一身,何曾有什么徒弟。
臣,丝毫没有欺君罔上之心,还望圣上明鉴。”
这话后半段说的也确实挑不出毛病,陆国士的身份,这里大多数人都知道,叶太到底是不是他的徒弟,去广秀县一问便知,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过前半段就说的棱模两可了,并没有直言叶太乃是仙中之仙,而是说天下万道,总有人先于世人之前。
言下之意便是,无论年龄和身份,叶太大才,光是他的那几份答卷上透露出来的思路和采,就足以成为大多数人的老师了。
这一点赵宣也是深以为然,从答卷上来看,叶太的思路,都足以让他的很多治国之道,得到启迪。
所以陆国士方才之言,似乎也算不上浮夸欺君。
赵宣笑道:“原来如此,陆卿家原来是这个意思,只是疏于表述罢了,诸位卿家,就不要揪着不放了。”
槐癸散仙见此,也不多说了,而是道:“陆国士,虽然你出身野莽,但如今贵为国士,此乃太玄殿前,你既然和叶太有所交集,就更应该谨言慎行了,不要轻易授人以柄,落人口实。”
陆洪荒理也没理他,就一个字:“哦。”
赵宣开口,揭过了此事,示意殿试继续。
一直到酉时,第一轮殿试才结束。
而后赵宣挑出了十三个人,让他们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其余没有点到名字的人,也可以站出来补足。
十三个人里面,自然也有叶太了,他被问到的问题是:法重,还是人情重。
有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某人犯了大罪,天怒人怨,按照大梁律法,理应判监禁二十年,但是那个地区民怨沸腾,皆申请判他死罪。
这个时候,是应该尊重律法,还是顺应民心?
另一个案例,是某人犯下了绝户罪,屠人满门,结果那一家皆是最大恶疾,鱼肉乡亲之辈,刑法理应判死罪,但是万民请愿,要免他罪责。
此刻,又应该怎么判?
而叶太的回答是,前者可重判,加刑也好,直接死罪也好,皆看赵宣自己的治国方针。
后者,必须判处死罪,不得留情。
按照古人的思维,杀一人则偿命,杀满门,若还能网开一面免罪的话,这会动摇到大梁律法的威严性。
先不说那家被绝户的人里面,有没有罪不至死的小孩、仆人。
单论此事若放纵,往后势必会有很多所谓的英雄豪杰效仿,杀人于律法之外,美名其曰行侠仗义,届时法不法,国不国,势必引起更大的后续影响。
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叶太的治国方针了,那就是乱世当重刑,听取民声可以,但只能用在加重刑罚上,而不是用在减轻刑罚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15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