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念经人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1156


二师兄接过新鲜出炉才雕刻完成的玉佩,没有打磨,刻痕棱角分明,辨认着读出玉面当中的一行飘逸行草文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不同于别的玉面雕刻是用古篆,或金书,或虫鸟甲骨文等等。
二师兄明白观主的苦心劝诫,将玉佩郑重系在腰间,抱拳一礼,转身出门去。
张闻风笑了笑,继续在玉面雕刻文字,这次他用的是符合规矩的古篆文,工工整整刻着“仙灵观”三字,在玉佩中间。
一个声音突然打破沉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还请张道友告知出处,不知是当今哪位大儒的名句?”
前朝山神曾是儒家门徒,闻雅意而知儒味。
张闻风手上一顿,差点将玉佩刻坏,笑道:“有感而发,劝谏我那个容易钻牛角尖的师兄的诤言,钟道友太抬举我了,这样可要不得。”
钟文庸见对方不愿说实话,便沉默不做声,继续品读回味。
短短九个字,他读出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
张闻风花了些时间,将剩余的玉佩刻上相同的字,收拾一番,净手走出门。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风雪小一些了。
沿着飘进薄雪的走廊,走到大殿正门前,伫立着,身姿挺拔,悠闲赏雪,站了约半刻钟,听得有声响从山脚传来,有小孩的低声惊叫,以及岳安言的“肃声,安静”呵斥。
过了一阵,驴子率先冲上山,踢腾得雪花飞起。
看到观主在高处注视,起了玩闹心的驴子马上变得老实,木头木脑不再捣蛋顽皮踢雪。
又等了约半刻钟,穿着深蓝色厚棉道袍做小道童打扮的学徒,脚下穿着新棉鞋,鞋子外面裹着油布,再外面套着小孩穿的草鞋,绑得紧紧的,一个个手脚并用,从厚厚的积雪中爬上山,有些摔得身上头发上沾着雪沫。
没谁喊累叫苦,都是乡下孩子,大多穷苦野惯了。
在家时候,爹娘一再恐吓强调,上山了要守规矩,三年之内若是被开革回家,小心屁股上要吃竹笋炒肉。
当先的是黝黑少年韦敬杰,他一路帮扶许多孩子,维持秩序。
上山之后,少年迅速按先前的安排,组织后面的学徒一个个跟着站位。
二师兄和岳安言护持着最小的十来个上山,总共三十七名学徒,包括韦兴德家的小儿韦敬成和小孤儿小丫,列做三队,拾阶走上青砖场坪,在二师兄和岳安言的带领下,参差不齐朝观主抱拳行礼。
“见过观主!”
“见过各位,福生无量天尊!”
相互见礼之后,张闻风转身率先跨进大殿。
所有人在进大殿之前,学着岳安言的样将身上沾染的雪花拍去,脚下草鞋的雪磕一磕,然后鱼贯走进大殿,济济一堂,个个肃声,偶尔有咳嗽也是压制着。
跟着观主焚香而跪拜道祖像,再跪拜玄木师祖和列代观主牌位。
没有任何规矩宣讲,除了观主的祷告念经吟哦声。
烛火油灯通明,香雾袅袅弥漫,氛围肃穆庄严。
随着“叮”一声法铃响。
“礼毕,退!”
学徒们井然退出大殿,下台阶在场坪列队。
岳安言笑道:“下山,回清正别院用膳,米饭管够!”
小家伙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
===第152章
奖励试探===
九日下午,雪停风歇。
张闻风抱拳走进伍院主的厅堂,与围坐喝茶的三人打完招呼,对陈青桥道:“陈观主,你身上伤势恢复得怎样了?”
伍乾平起身往案桌走去,笑着接话道:“敷用了悬云观的‘接骨膏’,又得孟师叔出手治疗两次,陈观主的伤势基本痊愈,又是一条能拼能打的好汉子。”
陈青桥笑着欠身,道:“多谢张观主记挂,没甚大碍了。”
傅孤静给落坐的张闻风倒一杯茶水,道:“听说你与何广君切磋三招,不分胜负,你厉害啊!”
张闻风叩了两下指头示谢,笑道:“何道长手下留情,我是一败涂地,算什么不分胜负,傅兄休要取笑。”端起茶盏喝完茶水,听得伍院主招呼,便起身走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