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念经人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1156


张闻风收起法阵密要册子,拿出何广君托伍院主转交的没有名称的剑术心得,翻开封皮,扉页上写着一行肆意张扬的墨字:行走天下,一剑足矣!
倒是符合何广君的个性,微微摇头,在心中默默吐槽一句。
“中二病,格局小了!”
按前世金大侠的《剑论》,江湖上的剑术极致是“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而剑修剑仙的境界,应该是“天地间已经没有剑,也已经只有剑”了。
吐糟归吐糟,张闻风翻开正文,以学习心态认真研读。
这本册子记录的是何广君学习剑术的曲折心路历程,从普通的剑式基础开始,学有所成之后,接触高深剑法,再到痴迷于剑法不可自拔,导致年底考核不过关,差点遭宗门开革出门墙。
后因悟剑有得,一朝突破晋级化炁境,再得宗门重视,拜师父,寻到关于剑修的典籍功法,从头开始练剑,字里行间,涂涂改改,添加备注批判以前的狭隘见识,自己骂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等等。
慢慢地,张闻风沉浸在何广君关于剑术修炼的只言片语之中。
偶尔沉思良久,又露出若有所得的会心微笑。
谁说正经人不能写日记?
日记写得多了,集页成册,功成名就之后便成经典。
何广君这本时间跨度十多年的学剑日记,虽然没有抄录任何具体的剑术招式秘技,但是前后对比着翻阅,对张闻风这种初入“与手合”剑修境地的新手,容易引起触动,灵感共鸣闪烁。
他能看懂那些看似颠三倒四文字中夹杂的学剑精华心得。
仿佛在与何广君隔着时空持剑切磋交流。
打得当初中二病严重的少年满地找牙般酣畅淋漓,痛快过瘾。
每翻阅一阵,张闻风起身拔剑演练数招,一个人在西殿忘乎所以,不亦乐乎。
日头偷偷从西殿溜走,张观主对此毫无察觉。
看书练剑,不觉已近午时。
“观主,现在得空嘛,学徒们在训堂等着你去训话指点!”
门外,传来二师兄的轻呼声。
……
23qb.
===第159章
讲讲故事念念经送一场福缘===
张闻风走进清正别院的南院训堂,一眼扫去,细微嗡嗡声顿时止歇。
学徒们努力适应盘坐麦草蒲团上的不适和不舒服,用手偷偷撑着,挺直小背脊,好奇打量有几分神秘色彩的观主。
近些天,周围乡下已经传遍,仙灵观的张观主会降妖除魔捉鬼的神仙本领。
就连道观的那头黑驴子,听说能一天犁田十亩,磨面十担,日行一千夜跑八百,是一头护山灵兽。
山门内切不可乱跑,到处布置有鬼打墙的仙阵,等等。
张闻风走上三尺木台,盘坐在蒲团上,微笑看着下方乌黑闪亮的一双双眼睛,清朗开口道:“今日与你们讲一个故事。”
众多学徒先是一愣,接着便有压抑欣喜的笑声四起。
坐在宽敞训堂最后面的张闻行和岳安言,面上露出浅笑,观主行事天马行空,第一课训话不讲观规道理,不演示术法折服学徒,那么他们也听听观主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农夫盼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农夫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颗颗往高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得精疲力竭……”
张闻风用浅显直白的话语,缓缓讲述前世的《拔苗助长》寓言故事。
说到关键处,他还故意停一停,让小家伙们交头接耳议论几句。
故事讲完,扫视一遍活跃的训堂气氛,问道:“谁能告诉我,农夫家的禾苗,为什么会枯死啊?”
有好几个小家伙抢着叫道:“我知道,我知道。”
张闻风点了一个眼神灵活的黑胖小子,温和道:“那你说说,对错都没关系,大胆说。”
胆子大的黑胖小子见所有人的目光看来,一下子紧张,磕巴道:“……农夫好……好蠢,拔坏了禾苗的根……禾苗被太阳晒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