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674


后来,那庶民不简单,居然拉来周仓庇护,需得小心应付。
再后来,独子丧命。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他杀,可吴远还是笃定了一定与那可恶的庶民脱不了干系。
最后灵将到来,接着失踪。连圣王亲临如今也没了下文。都一去不回。就连苟延残喘的在深井里成残羹剩饭状的灵童也不见了踪影。
而让吴远再次笃定这一切全都如他猜测的那样落在那庶民身上的原因就是,他派去的四名刺客,同样音讯全无。
那夜吴远还在城东那边造了一场火势,吸引了几乎全部巡夜的人手,包括卫戍的人。为的就是给城东张家新宅那边的行动打掩护。可结果却令他胆寒。
怕了,是真的怕了。即便自己没了血脉,可吴远依旧不想就这么死掉。一身的富贵,又岂是说撒手就撒手的?更何况这世间又不是只有一个圣王,这一点吴家人早就知道了。这個圣王没了,他只要保住性命,再寻一个圣王就是,一样卖命,一样有机会再续一条血脉。
可麻烦的是这一身功名还不是想走就能马上走的。廊源城城政官属于地方大员,但凡需要离开廊源超过百里都需要上报北江郡郡守府,由郡守亲自红批同意才可以离开。不然的话各地有权力将其视为擅离职守来定罪或缉拿。特别是像北江郡这种极其敏感的地方,对这一条更是严苛。
尽管吴远在守了一夜发现圣王未归之后就立马疾书告病的条子,第二天城门一开就叫人送走。即便加急日夜不停的换马疾行,一来一去最少也要三天半才能得到回信。甚至拖到第四天第五天也很有可能。
这个等待的时间对于吴远而言简直就是折磨。因为他不晓得自己会不会如儿子吴青翎那样莫名其妙的死掉。恐惧在失去所有依仗之后愈发的占据了他的思绪,让他这个官场里混迹多年的老狐狸也坐立不安,甚至连在衙门里办公时都常走神。
“大人,要不您先休息一下吧?”副官知道今早自家大人上报了告病的条子。心里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段时间来大人家中巨变,换谁都承受不起的。大人能生扛着到现在已是不易了。
“嗯,不用。等会儿下午还有一份文书要”话才说了一半,吴远忽然觉得胸口一阵绞痛。一时间冷汗都冒出来了。可时间又很短,仅仅三两息之后就平息了。可紧跟着的就是身上无力,就好像是跑了很长一段路之后的虚耗疲累。
副官也看着有些紧张,刚才那一瞬间他发现自家大人的脸色发青。
吴远也坚持不起来了,他的确感觉自己状态不太对。之所以想要待在衙门,只是单纯的不想要回府邸中,那边总给他一种不安全感。
“算了,通知一下,下午的事情都缓缓,我今天人不舒服,回了。”吴远缓了缓,摆了摆手拒绝了副官的搀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伸腰,似乎好多了,没再如之前那样感觉不适了。心里暗道或许真是这段时间太累了,回去喝碗药汤好好睡一觉才行。
离开衙门,事情都交到副官手里。之后告病的条子若是下来了,廊源城这边的事情会暂时由衙门里的左右郎官负责,副官从中协调。
在侍卫的护送下吴远返回家中,让家里熬了一碗安神助眠的药汤给自己。吃过午饭后喝了药就晕乎乎的回了房间睡下。一觉醒来就已经是傍晚了。顿感精神百倍,一扫之前的疲累。
起床后又去了书房,听老管家关于近日份的张砚的行踪。听完吴远的心里才算稍安。
按照管家所说,张砚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一心扑在他大哥张顺的大婚筹备上。忙前忙后的不消停。要么就是跟着他老母去采买东西,搬回新宅。而且张砚大哥的婚宴定在四天后,时间上与吴远告病的间隙正好对得上。这无疑让吴远产生“姓张的应该顾不过来”的念头。
因为睡了一下午,吴远的精神还是不错,准备把白日落下了的事情一点。可等到夜深正要回屋休息的时候,正准备站起来时胸口又猛的一阵绞痛,痛得比之前上午在衙门里时更厉害,也更久。
足足十来息之后吴远才缓过劲来,头上、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接着又是那种莫名的疲倦感袭来。
“真病了?”吴远不禁心里自问。他之前本事告病躲避张砚可能对他的袭击,并不是真的患病。如今白天加上晚上这么一搞,他也觉得自己似乎还真需要去找个医师来看看了。
一夜无话。
在等郡守府的回音这两天里吴远找了城里最好的医师来给自己瞧病。得出的结论是“忧思过度,体虚体弱”需要将养,并且多吃一些滋补的东西,还可以适当的辅以安神的药物。至于莫名的胸口绞痛,医师也归于体虚引起的临时症状,说是不需要担心。
可吴远却愈发觉得不对劲。因为他在服药之后的确感觉精神不错。但依旧会在每天不定时的出现两次胸口绞痛,而且疼痛的程度和时间都是逐渐增加的。再去找了医师却也没有摁住这个症状。
让吴远心里烦躁的事情远不止他突然的病症。还有第三天时来自郡守府关于他告病条子的回复。上面就一句话的红批,以及郡守肖望承的印签:暂且坚持,已遣人来你处暂代事务。
这是驳回了告病的条子?!吴远当时拿到回复是愣了许久。眉头逐渐深皱。自己如今老母过世,加上丧子之痛,这种情况下告病居然会被驳回?虽说后面加了一句,但这就是不准他离开廊源城。而且告病而已,需要下派人员来暂管事务吗?
吴远看着这份回复,多年的宦海搏浪让他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第157章
婚宴===
张砚今天也捞到了一套新衣服,是王兰萍找人特意给他做的,样式也是固定的,俗称的“御袍”。
所谓的“御”在张砚看来就跟地球上的伴郎是一样的。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当然,今天也不止张砚这一个“御”,而是有三个。一個是曾浩,一个是刘木匠的儿子。这两人跟在张砚后面跑腿,关键时刻还要上去帮张顺挡酒。特别是曾浩,有他在张砚心里就有底。
这小子太能喝了。
天不亮就跟着一大队找来的婚乐班子在城门口路边候着了,拿着昨晚煎好的面饼一个一个的发,热情的不让这些婚乐班子的师傅饿肚子,等会儿拿出气儿来可劲的吹。声音越大,夫家就越有面子。
当然,除了面饼还有喜钱,用红纸包好,一个个的跟着面饼一起发了下去。那些早就熟门熟路的婚乐班子的师傅们立马就来了精神,捏了捏纸包更是眉开眼笑,都说今天会把看家本事都拿出来,绝不拉稀摆带。
张顺坐在新弄的轮椅上,穿着婚袍,胸口扎了一大朵红绸花,带着礼冠,脸上甚至还抹了粉,看上去白净了几分,余下的全是笑容。
大龄光棍在成亲这件事上表现得很是羞涩,即便是到了今天,张砚跟他谈起未来嫂子的模样时还是会面红耳赤,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但张顺昨夜一宿没睡,时不时的还能隔着门听到他在里面的笑声。这是一早小妹张慧圆偷偷告诉张砚的。被张砚拿来对张顺好一番取笑。最后弄得张顺脸都快熟了才作罢。
等时辰到了,城门一打开,队伍就热热闹闹的朝着城外王家庄子喧嚣着过去。有人问的话就会回答“张家这是去王家庄子娶媳妇的”。丝毫没避讳,不少路人还朝着轮椅上的张顺拱手道喜。
也不是没人暗地里嘲笑张顺“瘸子也讨媳妇”,结果会被边上的人一句就给顶回去。人家是张记木器铺的大东家,没腿也比你强!娶一个媳妇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就算娶十个都有本钱!
之后到了王家庄子倒没有张砚以为的那么多礼仪,简单的把王家那边的结亲习俗走完,比如“喝进门酒”这些。
之后就是把新娘子抬进花轿,然后汇同娘家这边的人一起回城里新宅完成“进门礼”,最后就是酒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