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674


可现在就算石轩当时再怎么留下手段,可也知道拿捏不住这个本事一样又一样不断往外抛的神奇年轻人了。
光是一个壮骨丹,石轩或许还能靠着自己在北江郡的影响力和权柄强迫一下讲武院,以“庇护”为条件来交换张砚在以后关于壮骨丹方面的亲密程度。可当多了一个《药炼皮肉之法》的课项之后,石轩也就明白他的这个想法没用了。不然或许壮骨丹的消息还可以再瞒得久一些也不一定。
以及后面有冒出来的铸兵手段。前前后后讲武院会任人拿捏张砚?
绝无可能。
而一旦让讲武院盯上,或者说注意到,张砚在南渊国,或者说在整个人族的地界上都有了一张相当强有力的护身符。不说刀枪不入,但最起码鲜有人敢惹了。
追其原因,其实就是讲武院这三个字的分量实在太重,绝不是南渊国或者期内的所谓势力能够撼动的。
讲武院的由来贯穿了大半个人族的历史。甚至很多后世的史学家将讲武院的出现视为人族真正崛起的历史分水岭。
在讲武院出现之前,人族的日子比现在惨上百倍。不论是大国小国全都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妖族宰割。甚至就像是妖族圈起来的牲口,不但要栽种粮食自己求活,还要接受妖族的劫掠以及屠杀。甚至妖族最喜欢的还是人族中老年人的血肉,认为有嚼劲香口......
那时候人族相对妖族而言羸弱得像个笑话。就算当时已经开始出现武者的苗头也根本改变不了大势,只能在一些无痛不痒的地方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更没有办法面对妖族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直到被后人尊称为武圣的徐风阳出现。以到目前为止人族武者有记载的最高境界,九门境后期。以此实力著书《武道精义》并在人族大后方建立起了讲武院,开始系统性的给人族里有武道天赋的人传授武道的各种知识。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讲武院还会参与到各国具体的军务和政务当中去。只不过后来在妖族和人族终于达成相对平衡的时候,讲武院一下抽回了自己四面八方的手脚,安安心心的守着讲武院最根本和最初的意志。一直到今天。
所以要说人族里哪股势力最庞大,最被人忌惮和依仗,那就非讲武院莫属了。这也是为什么南渊国的皇帝有权利指派讲武院的院判,却没有权利指派院长的原因。因为各国讲武院里日常杂务都是交给各国在打理,甚至里面涉及的一些费用都是各国国库在承担。为的就是利用讲武院来给自己国家培养合格的武者出来。但讲武院自有的独立性可不是各国有资格干预的。
也正因为讲武院庞大且深厚的实力和底蕴,这才让那些此时此刻巴不得将张砚掳走的各方势力挝耳揉腮的有些无从下手。
来硬的?先不说张砚是不是真如传闻里那般好对付,讲武院客教的身份你敢动?
那就只剩下来阴的和软的,这两个选择了。先后顺序应该是先礼后兵,到还不至于一上来就把对方往对立的方向赶。
这也导致张砚家里最近门口若市般热闹。一张张烫金的请柬跟雪花一样,多得吓人。用小妹张慧圆的话说,就这些烫金的请柬,刮下上面的金粉恐怕都比她在的木器铺一天买卖赚得都多。
不过请柬收了,张砚却没有露过面。全部让自己的学生周耘将一封封婉拒邀请的帖子在讲武院门口传递回去。礼仪上似乎很有分寸,可实际上谁也没能让张砚另眼相待。
不满的情绪开始在汇聚到廊源城的各路势力里慢慢累积。其中以一些势力庞大的为甚。他们在南渊国里向来无往不利,就算有时候力有不逮也是因为对手与自己体格相当。什么时候一个孤家寡人都敢给自己摆架子了?真就仗着背靠讲武院便高枕无忧了吗?
张砚如此一视同仁的拒绝,似乎清高的态度让所有人都看不懂。
“张教习可需要讲武院帮忙?我看教习最近在外身处风暴似乎有失足之险,让人担心。”
这是刘仁川在说话。昨天他就让人带了话给张砚,今天一大早张砚就到堂务楼里找到了刘仁川。两人坐下之后,刘仁川直接就把张砚如今看起来的困顿局面点了出来,主动表示讲武院可以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怎么帮助?张砚笑眯眯的看着刘仁川,却没有接茬。
刘仁川也笑着继续说:“可以给张教习一个固定的身份,成为讲武院里的直属正式教习,并且可以给教习最高的待遇和权限。希望张教习可以认真的考虑一下。”
虽然笑眯眯的,可刘仁川讲出来的言语却慎重无比。而且分量极重。
只要张砚点头,他眼下的困局就能立马迎刃而解,还可以享受到讲武院里集中了人族数千年来的所有精华学识,或为借鉴。从此,张砚就不再受一城一国的约束,彻底站在人族第一大势力的庇护之下。
“院长大人的好意张砚心领了。也感谢院长大人的关心。不过现在这局面尚且不至于到我应付不了的地步。况且我自诩一直与人为善,讲道理的话外面那些觊觎的人也应该会懂,不会过分逼迫的。”张砚直接就婉拒了刘仁川的好意。
或许彻底加入讲武院是个不错的选择。换在张砚踏入归神境之前还真说不准他怎么选。可现在嘛,他有了更好的选择。
===第241章
校舍===
张砚没什么文化,在地球上也就义务教育量产次品的水准。顶多还涉猎了一些道门的冷门知识。但他到了荒天域之后总是会把以前学的不少东西重新从记忆深处翻出来,仔细品,有用,也是缅怀过往。
此时此刻张砚觉得自己身处的局面可以用一首郑燮的诗来比较。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以前跑江湖的时候常听师傅念,以此来安慰自己身为龙虎山的弟子却整天为了一口吃的到处奔波,甚至下井倒斗。
与张砚当时“无所谓,反正都是混饭吃”的心态完全不同,张砚的师傅是对自己龙虎山弟子的身份很在乎的,也对自己迫于生计坏了龙虎山的威名倍感羞愧和耻辱。只能靠着一些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麻痹才能坚持住。最后也是因为长期酒精麻醉拖垮了身体,六十出头就一命呜呼。
受以前师傅的影响,张砚对于郑燮的这首诗也很熟悉。以前师傅用来安慰心里的坚持和道门的执着。现在他用来同比自己的处境,以及明志自己超脱此界的信心。
刘仁川的好意也就是讲武院给出来的好意。讲真是很有诚意的,也没有附带任何的苛刻条件,甚至对于壮骨丹、铸兵这些方面提都没提。也就是说张砚只要答应成为讲武院的直属正式教习,那么讲武院就会全力庇护他。而张砚需要付出的就是身为教习应该做的事情。
可张砚最后还是拒绝了。主要不是担心自己被对方拿捏或者约束,而是因为本质上他与讲武院并不是一条道的人。目的地或许相同,但选择的路则是完全不一样。暂时借一下这个身份度过实力羸弱的阶段,之后张砚还是想要走属于他自己的路。
不试试看道门里那些传说中高高在上的修为境界是不是自己也能达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