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674


这些不一定都是张砚自己想出来的,但都是他自己总结的。从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有老师也有师傅的影子在里面。
比如说今天张砚就给王碾讲了一個愚公移山的故事。
两层意思。一层是让王碾明白什么叫做“坚持不懈”和“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虽然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可取,但放在做学问这件事上面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另一层意思就是愚公移山的背后,涉及到的地球传说里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天庭。故事的结尾也是天庭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派来巨灵神将大山搬走,解决了困扰当地居民出行不便的大难题。
“什么是天庭?巨灵神有是谁呀?”这个问题一如张砚预料的那样被好奇心重且听故事听得入神的王碾当场就问了出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渴望和惊奇。在他的小脑袋瓜里想象不出那个什么巨灵神是怎么办到可以手一托就把巨大的山峰都搬走。话本里经常出现的徐武圣也没这么厉害呀!
“巨灵神是神仙,而天庭就是许多神仙聚在一起的仙之国。”
“那什么是神仙?”
“神仙是“神”和“仙”的统称。修神道而超脱五行不入轮回,且得道中流的便是“神”,可享人间香火。“仙”是修术道、修体道之后超脱同样不入轮回且得到中流的修士,可享天地洪福......”
“那什么是修神道?什么是修术道和修体道呢?我们修的又是什么?”
聪明的娃儿不需要谁提醒,很自然的就顺着张砚的言语顺序往启蒙才算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荒天域这边只有“神”的说法,而且还是妖族的神,人族这边只有“祖”没有神,更别说“仙”这个概念了。
王碾年幼,正是认知最开放的时候。张砚所说的这些关于“神仙”的概念在别处或许只是一个惹人一笑的臆想故事,而在王碾心里就会有不一样的意义。
“我们所修乃是术道和神道同进。可统称为“道门”手段。”
“那我们以后也可以超脱吗?可以成巨灵神那样的神仙吗?”
“有这个可能,但最后成不成得了还得看各人的修行和运气。就好比这天下武者何其多?又有谁能达到武圣徐风阳的程度呢?”张砚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撒出去的道门种子,慢慢的在思想里扎根。
“我不怕困难!就像愚公一样,我也可以一点一点的修行,总有一天我可以和巨灵神一样厉害!”王碾仰着头,斩钉截铁的说出来自己的一个小目标。
张砚点了点头,没有去打击对方,成仙,他自己都没把握更没办法去推测王碾的未来。不过作为老师还是有话要说的。
“目标可以远大,但行路还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慢慢走。你不是想要纸人符吗?那就先用心打牢基础,然后跟着我学基础功法,踏入引气境之后就可以开始学符箓,之后就可以学纸人符了。”
“嗯!”
不得不说,张砚的这一番严宽并举的施教还是对王碾很合适。这娃儿皮实,不怕挨收拾,同时又聪明,即便一节课总会有那么一小会儿开小差,但大体上还是没有把张砚教他的东西落下。很快就已经可以开始跟着学全身穴位位置,以及功法的开篇内容了。这一刻,王碾才算真正的摸到了修道的门槛。
按照张砚的估计,王碾在一个月内应该就可以踏入引气境。之所以比较慢,还是因为功法的理解存在难度。首先本来就晦涩难懂,其次里面还涉及许多诸如经脉、穴位、脏腑感应、内观认知的方法等等知识。完全就是一边讲一边学,进度能有现在这么快已经看得出王碾这个孩子不但修行天赋过人,并且还相当聪慧。
倒是张砚的时间被挤了不少。以前白天的时候可以到处晃荡,或者在屋里倒腾炼器和炼丹,如今至少有半天都是按在书院这边的。但得益于他如今已经不需要睡眠了,时间虽被挤占,可也不至于落下自己的修行。
踏入归神境之后所需要的灵气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即便张砚更换了新的功法,吐纳效率也更胜从前,可是想要可见的修为攀升还是不现实。甚至他从踏入归神境之后到现在已经数月,可增长的修为几乎难以察觉。这就是水池变成湖泊之后的感官感受:修行太慢了。
倒是炼器和炼丹的进展神速。培元丹虽然尚未成丹一次,可已经能够顺利的完整的打完整套培元丹丹诀了。估摸着再炼废十几炉就应该可以见到成丹了。
炼器更是喜人。不知道是不是尚在初级阶段的关系,反正张砚自我感觉进步神速。如今下品的法器他已经不太费劲了。而且小体积的法器也已经可以缩到寸许。为此他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去一趟首饰铺,让人帮忙多留一些小规格的长命石给他。
有了小的长命石才可以炼精美的小巧法器,拿给家里人用也能兼顾美观。而且法器越小,也意味着张砚的手艺越好,可以在狭小的法器表面铭刻更多的法阵,达到法器威能的多样性。
===第259章
偶遇===
炼丹还好,药材张砚一直都有采购,而且培元丹所用的药材虽然种类不少,但每一样的分量都不多。一次从药房里一板车拉回来可以用很久。包括给讲武院里上课要用的药浴药材也是一次性的拉回家。
张家现在专门在后门边上弄了一间小库房出来装张砚的这些东西。
药材其实还好,消耗得最快的其实是炼器的材料。这也是因为炼器炼的是法器,对于材料的基础有要求,所以要先淬炼一遍。就算是最便宜的铁,淬炼下来也是十不存一,损耗极大。而法器成一件,光铁就要耗掉十几倍的量,还不算别的辅材,以及如长命石、脆铁之类的需要长期大量囤积的东西。小库房里都快堆不下了。
张砚一直希望能有个可以储存物品的法器,传说中不是有须弥芥子一说吗?他也曾尝试用万相珠来变化这类法器,可无所不能的万相珠在这方面却并不能如意。
倒不是说万相珠变不出须弥芥子类的法器来。变得出,可却没法用。因为你装进去的东西,当万相珠再转变形态,比如变成不忘根本扇的时候,那些东西立马全都要被甩出来。
对此张砚还产生过疑惑。因为他这一身的功法和术法手段可都是从万相珠里那一座高塔内的典籍中获取的。那些海量的典籍为何可以长久的存在于万相珠之中不受万相珠外形转变而被甩出来呢?
于是张砚仔细的分辨过,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万相珠里那个神秘空间内的高塔恐怕并不是真实存在之物,而是由一种意识虚幻的构建而成。相应的,那里面的海量典籍也就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可以意识沉浸其中翻阅学习,却没办法带出来。同样也就不会因为变换形态而被甩到外面去。
因为根本就不是实物。
所以张砚想要须弥芥子类的法器是没办法依靠万相珠的,只能他自己动手炼制。
不过炼制须弥芥子这种储物类的法器需要很高深的炼器手艺,以及几种罕见的材料,甚至还需要对空间类法阵有较深的研究才可以。所以张砚短时间内是不用去想什么储物的法器了。老老实实的想别的办法才是正理。
于是再租一间仓库就成了张砚的当务之急。可以用来存放价值偏低的初级材料。比如生铁、脆铁等等。
可等张砚抽出时间找到合适的仓库并租下来之后却意外的看到了一個许久未见的熟人。
白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