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674


此时的高度已经快到四百丈了,也是可以适合飞行的高度了。
“怕不怕?”
“不怕!”
“不,不怕!”
“我,我有点怕。”
真正不怕的是杨睿,小脸上除了兴奋不见一丝畏惧。而王碾已经不敢往也怕,坐在中间位置抱着膝盖,眼睛都不敢睁开了。
“不用怕。修士便要遨游天地,御空飞行今后乃是常态。以后甚至你们自己也有驾驭法器飞天遁地的一天。
而且这云雀梭可以保护你们不掉下去,也能挡住等会儿高空飞行时的乱流狂风。小馒头,别怕,睁开眼,这将是一次很有意思的新奇旅程。
坐好,走咯!”
高度合适,张砚念头一动,云雀梭就开始不再继续爬升,而是按照一个方向飞行起来,速度也从快到慢,不多时便能听得到云雀梭保护外传来的呼呼风声。
其实张砚也是第一次带人飞行,而是还是跨越半个南渊国数千里的长距离飞行。他也没有把云雀梭的速度拉到最快,高度也是在相对合适的地方。同时也是在调整自己体内的灵气消耗。
再神奇的际遇如果保持不变,也一样会让人感觉厌倦。
张砚对于飞行没什么好奇的,他倒是对自己这一趟临时起意的长途飞行要花的灵气有兴趣。于是飞行速度达到一个恒定的状况之后张砚就盘膝坐了下去,位于最前方,闭着眼睛感应方向同时运转功法让灵气吸纳的速度更快些,以此来弥补后面可能出现的灵气缺失的状况。
三个娃儿也蹦累了。就算一开始最是害怕的刘蕊此时也已经敢在云雀梭包裹的无形屏障内慢慢走动几步了。可壮丽的高空景色时间长了也困。加上见到张砚闭目修行的模样,三个娃儿也不敢大声搅扰。小声的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就开始困倦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张砚感知里杨睿和王碾已经靠在一起睡着了,唯有刘蕊还睁着眼睛好奇的低头看着地面徐徐略过的草木屋舍和山岳河流。而且脸上似乎若有所思。
“小馒头,你在想什么?”张砚笑眯眯的问了一句。他觉得王碾给人取外号的本事很不错。包括给杨睿起的“小木头”就很贴切,给刘蕊取的也一样,小脸白白净净的,微微胖圆,闭上眼睛还真有几分像馒头。
“老师,我,我在想我们平时在地上走动的时候天上的人是不是也把我们当蚂蚁一样看待呀?他们站得太高了,看下去就会觉得好小好小,甚至都看不见我们。”
“天上的人?”
“嗯!刚才石头哥和十三皇子殿下讲的故事里就说天上有宫殿,宫殿里住着神仙。神仙长得跟我们差不多。我们以后也有可能成为神仙......”
刘蕊的话似乎没什么连贯的头绪,充满了幼稚的想象和不合理的推测。张砚没有去纠正,而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他从刘蕊的这些言语里感受到了在王碾和杨睿身上都未曾感受过的念头。
那是一种对于“神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认识反馈,是对成为神仙从而拥有俯瞰众生的力量的一种“天真的向往”。而不是如杨睿那样随性和求知,也不是如王碾那样觉得“感兴趣”和“想要耍威风”。
一路再无话。从启程算起的三个时辰过后,张砚感觉自己体内的灵气已经跌到了四成以下,即便他加紧在吸纳外界的灵气,并且手里那一直拿着一块灵石做补益,同样跟不上御使云雀梭的消耗。
不过往下遥看,已经可以看到熟悉的山脉和远处的一座城池了。
“要到了。”
张砚喊了一声,三个娃儿再一次振奋了精神,叽叽喳喳的的声音里全是兴奋和惊讶。
特别是王碾和杨睿。他们俩之前又是坐车又是行舟的足足大半月才从廊源城感到渊定皇城。可今天,早上出发,天都还没黑,就已经可以看到廊源城的城池了。按照这速度,再过一炷香不到的时间就该进城了吧?
此时此刻杨睿和王碾才真正的感受到云雀梭的速度是有多快。他们之前在云雀梭上面被罩着还不觉得。
张砚没有大鸣大放的就直接飞进城里,而是在城郊找了一处无人的小树林降落下来,然后再领着三个娃儿上了官道,慢悠悠的步行进城。
ps:第三天的加更完成(3/3)。
===第302章
衔接===
“什么?!张砚带着三个娃儿从城外石林坡直接驾一件梭型器物飞走了!?”
饶是皇帝杨升平日里城府极深,对仪态和情绪也有极深的刻意训练和隐藏,但听到张砚在渊定城外利用云雀梭飞走的这件事时依旧难以自持。直接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昨天晚上杨升还在跟自己的贴身宦官说起张砚靠手段能在拼斗中凌空腾挪,进而联想到一传说中达到九门境界并且打开三门的武者可以肉身横渡的说法,觉得以张砚为例子,传说应该并非臆想。可这才多久?居然张砚直接就带着三个娃儿飞了,而且不是昨晚那种飞,而是“直入云霄,说要飞回廊源城”。
渊定皇城离廊源城数千里远,飞回去?!
“给廊源城那边去飞羽,问问看,到底他们多久才到!”杨升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情了。但这个消息却让他整个人都乱了思绪,即便是平日里做得得心应手的国事也再难安得下心来处理了。叫来宦官,摆驾就去了后面的小湖,准备钓鱼换换心情,也好琢磨琢磨张砚带着人一路飞回廊源城去这件事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杨升不喜欢吃鱼,但喜欢钓鱼。他钓的鱼都会走的时候又放回去。这导致这小湖里的鱼越来越难再钓得起来了。可杨升却不介意,依旧喜欢在琢磨一些麻烦事时跑来这边。
杨升从二十七岁登上皇帝的宝座,到现在已经快三十个年头了。对于操持南渊国这档子差事不能说是行家里手但也是熟门熟路深知其中弯弯绕绕了。
最难的,也是历代皇帝都在想办法解决却依旧难以有效扭转的难题就是:如何高效且有力的统治国中各郡。
这个难题的关键就在于两个字“路远”。
就好比北江郡。杨升希望北江郡的东路军道行总管石轩给一个随时都可以挥军南下填补越中到渊定之间的力量空缺。就这么一个事却需要靠着飞羽一次一次的来回倒腾,就算石轩有什么别的想法也没办法快速的交换意见。也更没有办法强令石轩给与答复。而要派遣监军过去传令,那单面就得足足大半月的时间,太慢太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