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674


张砚在地下遁行了足足三次,每一次都在地下待上一顿饭的工夫。最后终于在断崖山中断的极深处找到了一截漏斗形的地势,这样可以利用,将产生的灵气往漏斗的上端发散。形成一个下进上出的格局。也能让灵脉不至于无进口而飞快的散掉。
到此,断崖山立为山门的事情才算在张砚的心里彻底落地。
之后张砚便地下钻出,寻三个徒弟暗中看了一会儿,然后临空而起,从空中观地势,追着这一山势的走向寻找可能存在的灵脉踪迹。
一直在云雀梭上飞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张砚在靠近长湖的一处相邻的湖泊处感觉到了灵脉的存在,然后停下来一头扎了下去。潜入这小湖湖底,然后再遁入地下,在差不多十丈深之后找到了他所见的第一条灵脉。
这是一条很小的灵脉,不到两丈,而且也并不粗壮。
这种灵脉倒是对张砚来说正合适。因为比起那种巨大的灵脉,还是眼前这种细小的更适合用来尝试他才学没多久的灵脉迁移手段。
寻灵脉,然后牵引回去,最后扎种在找好的那处漏斗形的地势当中。看似简单的步骤却用掉了张砚一天的时间。当他再一次从断崖山的深处冒出头来时,头上夜色已浓,月光从林间洒下光来,照出张砚一脸的疲惫。
这还是张砚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使用遁术,而且是一边遁行一边施展牵引之法。这里面的消耗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其中难度之大让张砚好几次都差一点失了手毁了那灵脉。
好在灵脉本身极小,又不存在什么干扰,张砚才能一路有惊无险的成功将其移回来扎种在断崖山深处选定的漏斗形地势当中。
张砚随便找了一处山石坐下,然后闭目仔细感受着山间灵气的变化。起初不觉,但细微之处却确有丝丝灵气从地下散出,极难察觉。直到天便开始蒙蒙亮的时候,山间的灵气才停滞在一个新的程度不再继续增加。
有效果就行,不需要急于一时。甚至张砚在此后的四天中几乎跑遍了整个长湖郡和北江郡,连相邻北江的北武国境内他也没有放过。遇到的灵脉有不少,但大的灵脉他还没自信可以完整的挪移走,所以选的都是如第一条差不多大小的那种。五天时间前后一共又挪移了三条过去断崖山,同样扎种在同一个地势当中。
等到第五天早上,张砚站在断崖山山顶,他第一天来时降下之地,深吸一口气,那明显的灵气变化直冲五脏六腑,舒适得让他脸上满是微笑。
和聚灵符不同,灵脉所带来的灵气更自然更温润,更是能够滋养和充裕到这座大山的每一寸地方。
五天的辛苦收获不少。之后便是让此地有一个适应和变化的过程。之后张砚才会再来,同样再挪移一些灵脉过来继续增益这里的灵气浓度。在他心里不说要把断崖山打造成什么洞天福地,但起码也要有一个道门玄境的味道才行。
===第355章
异象===
归神境分三。初、中、后。
元神一出便入归神,为初期。
元神显阳,即为中期。
元神固阳,则成后期。
虽然这么一看归神境的每一个境界变化都是以元神为区分,实际上更多的是源自于对“道”的理解,再结合灵气的积累,最后反推境界提升,增进元神的成长。
所以修道修道,重的就是一个“道”字。越是往后越是如此,甚至灵气的吐纳都还在其次了。也是为何明明有丹药有灵石,甚至还居于洞天福地却总是动辄修行千百年的原因。灵气不是重点,重点是悟道。
可说这么多,对于张砚来说似乎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他的“道”一开始全都不是他悟出来的,如今就算他在刻意的主动领悟,但他所“悟”的道也就九成九不是来自于他自己。是荒天域的这方天地馈赠。
于是当张砚挪移了四条灵脉到断崖山之后,一回来没两天他便开始准备东西接着闭关了。
张家人已经对张砚闭关的事情一点不陌生了。知道这是其修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出现的手段,与那些武者闭关冲击境界意义是一样的。甚至到现在一听说张砚要闭关,都晓得这是张砚的修行又有精进了。
几道法阵就将闭关之所彻底的罩了起来。如今张砚的法阵早就不是以前的模样了,甩出来就算端山境的武者或者鬼王一级的鬼物也别想强行破开。更何况他布置的还是防阵带困阵的符合法阵,更添威能厉害。
所以家里除了贺向鸿比平日更加紧张,因为要加强防卫之外,其余人心情都是欣喜大于紧张。
特别是三个娃儿。他们这一次是各自生平第一次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在野外独自生存了五天。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次心智上极大程度的拔高。
都说穷人的娃儿早当家,不是说穷人的娃儿就天生懂事得早,而是外部的环境逼着穷人家的娃儿早点懂事,早点当家。
这也是张砚对教授弟子的核心思想。从小就要经历竟可能多的锻炼。不然荒天域这边看似安全的地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现麻烦来。比如那位被张砚笃定身份的徐风阳,与大鬼王万疆居然乃是亲兄弟,并且有求不应。最最重要的是那么强横的实力为何要藏于暗处?又是因为什么?
不安全啊!
但是三个娃儿也争气。
刘蕊不用说,这女娃就是吃苦长大的,独立能力极强,而且性格坚韧心思细腻,对张砚的施教方法完全能够适应。王碾也不消说,庄子上的皮猴子,皮糙肉厚性格也是下得苦的。就连锦衣玉食的杨睿也有着让人意外的舍身救人的金子般的品格。
不得不说张砚这三个弟子收得是真的很好。至少在接受他的施教手法上的承受力是绝对够的。
甚至之前五天五夜的野外生活,三个娃儿一点不觉得是不适应,相反将其当做是郊游一般愉悦的事情。
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杨睿。出生皇室的丰厚蒙学让他连绘画都学了一二,顺手就将五天里他们在断崖山里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画进了一张生动的地图中。虽然只是逛了断崖山里很小的一部分。但关于里面哪里地势陡峭,哪里平缓,哪里有猛兽,哪里有深潭......所见全都画了上去并且配有文字说明。
在张砚闭关的时候,三个娃儿还挺忙碌,他们围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有时候还会争论两句。不是在瞎闹,而是要完成张砚布置给他们的课业:想一想山门里该修一些什么建筑,又该修到哪里。
这个问题刘蕊和王碾基本上就是只能提提想法,大部分还得靠杨睿来写。毕竟杨睿也是住皇宫那样的大房子出身,即便不懂,可发挥想象也比王碾和刘蕊两个娃儿靠谱得多。
这可不是张砚偷懒。张砚也不可能真就依靠三个小娃儿就把山门的里里外外都算计清楚。但参与感很重要,而且涉及到的是山门初立,这时候参与进去,千百年都不会忘。归属感也就跟着不都来了嘛。
归属感,这三个字也是张砚希望尽可能打入三个弟子脑海深处的烙印。毕竟这三个弟子杨睿和王碾的品性已经表现过了,张砚很满意。而刘蕊的天赋有的确罕见。他都不想放走。等这三人正式踏入玄脉境之后就可以正式拜师了。那时候他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开山弟子。若不能从心底打上山门的归属感,那就是张砚这个老师的失职。
当然,三个娃儿不会去琢磨张砚的用意,只是单纯的去完成张砚给的课业。比如说要修一个大广场,以后在上面集会,就像宫里的丰泰广场一样。还比如要修一个静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