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674


闻言,张砚脸上带起笑容,说道:“那就好,两位先生合适有空?此去可能要耽搁先生数日时间。”
“呵呵,张先生定就是,我们最近的课业已经了结。新的学生要两月后才会到。随时都有时间。”
张砚想了想,说:“那就明日,明日一早我来书院接二位。到时候就要辛苦二位了。”
“不敢。张先生太客气了。”
找到了厉害的建筑师,张砚就宽心了。
第二天一早,张砚便带着三个弟子乘坐云雀梭在杂学书院降下,将两位因为第一次乘坐云雀梭这种东西而激动得脸颊泛红的学究接上,然后一路便飞往长湖郡西北面的断崖山。
而此时,距离前一次张砚过来又过了一个半月了。
“两位先生,已经到了。”
虽然也没有飞多久,但两个学究虽然绷住了可脸色还是有些苍白。估计高空的急速让他们第一次有些不适应。
“先修这里,瀑布前的一座凉亭。”张砚拿出来的地图就是三个弟子的最终成果。虽然没有比例尺这种东西,可大致的方位还是看得清楚。
“凉亭?好的!”两人也不介意。他们其实也想先在一些小的建筑上试试身手,然后再去动大的建筑。昨夜他们两已经商量好了,对于张砚提出来的建筑风格完全有信心。
而张砚看了一眼王碾和杨睿。说:“凉亭,你两上去试试手。”
“是,老师!”
这一番对话听得两个杂学学究一愣一愣的。什么意思?看两个小娃儿的?他们能建东西吗?
等一行人走到地图上标识的那处瀑布的时候,面前的景色将也是第一次见的张砚连同两位学究都镇住了。
只见笔直的溢出崖壁上开了一道口子一股不小的水流冲下,落差估能有三十丈,声势惊人。而和瀑布不是听到声音,想要寻到这里还得花些工夫才行。
两个学究回过神来之后,左右看了看诧异的问道:“张先生,没有安排工匠过来的吗?!”
本以为张砚早就准备好了人手,他们一到就能开工。可如今这瀑布倒是壮丽,但人手呢?这山林之间不可能靠在场的这些人就想要建东西吧?甚至连一把锤子一柄铁锹都没有啊!
“工匠?不需要。有王碾和杨睿在就行了,他们会按照两位先生的要求准备并完成修建。”
“啊?这......可是......”
张砚很清楚如今解释完全没有意义,说了对方也听不懂。所以还是一边做一边解释的好。于是打断了对方的疑惑,指着瀑布上左边半腰处凸出来的那一方圆一丈许的块巨石,说“先生,我们想把凉亭建在那里!”
“啊?建在那个地方?这,这......”两个学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那地方看起来不是不能建,可难度极高,而且为了稳固不能在石壁上取材,而是需要别处取石材背上去。而且涉及打地基更是麻烦,需要的不单单是想法,还要手艺高超的石匠配合才行。可眼下......别说石匠了,连一把工具都没有。这建个屁啊?
“两位先生,我之一门有些手段不似平常。比如之前的飞天而来便是其一。所以两位大可不必以常理来对比眼下。请两位过来自然要依仗两位的学识,而不会玩笑一场。请两位指教,这凉亭若要建在那放突出的巨石上该如何起始?”
两个杂学学究被张砚这一番言语说得回了神。心想也是,张砚这一身本事哪里是他们可以照惯例揣测的?人家也不可能没事弄这么大阵仗来戏耍他们。老老实实的把他们的事情做好就是。
“张先生,那山石的本体应该还在崖壁之内,先探清楚里面镶嵌的部分牢不牢靠才能确定后面一步再能做。”
张砚闻言点了点头,看向杨睿。后者应声,然后如一只猿猴一般几个起落便攀上了那十几丈的崖壁。然后站在那方凸出来的石台上,用手贴着边上的崖壁感知探出,片刻后便有了结果。
“老师,这石头锥形,我站的地方是它的尖端,后面足有五到六丈的部分全都镶嵌在山体里,很牢靠。”
“下一步就是在巨石上打出三根地桩,然后再在崖壁里打出两根,五根桩子互为犄角可起到基础的作用......”两个学究继续指点。
===第365章
初成===
建筑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学问,一步一步都有分工,也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才能练就技艺。就算是杂学书院里专攻建筑的学究也只是在规划和设计上厉害,具体的修建他们只能说“知道怎么做”但自己上手却“做不到”,而是要大量的匠人来配合。若是在之前,谁告诉他们两个娃儿就能轻松的实现他们的修建想法,他们是不信的。
可现在,亲眼所见不得不信。
杨睿能将一方一方巨石如泥塑一般轻易的切割成简单的形状,圆柱、地砖、瓦片......
物件的转运是由王碾甩出来的一张张小纸人在完成,这些纸人看起来笨拙,可实际上却相互间配合无间,并且数量众多,合力之下速度奇快的就能将大小不一的建材一件件运到指定的位置。
打槽子固定?没工具?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杨睿可以在那些纸人将每一个快建材放置到预定位置之后施展手段,让建材和山石之间瞬间“交融”,就好像蜡烛靠着蜡珠可以不分彼此的连在一起那样。既牢靠又省力省时。
即便是那些精细的部分,杨睿也可以不费力的直接在一方方巨石上切割下来。
石亭。名副其实,一点别的材料都没有用到。甚至仅仅一个时辰就建好。之后整体色泽跟周围极搭,几乎融入了这片瀑布山水景色当中。
张砚腾空而起,贴了一块石板在石亭飞檐下,手指如剑,眨眼间便上书二字于石板上,作为这石亭的名字。
“静心?”
“不错。入世间喧嚣,留心中恬静。”
三个娃儿如今是不会懂这静心二字的意义的。但两个杂学书院的学究却是立马看明白了。眼中闪过一抹向往。在这瀑布喧嚣之地,立于石亭之中,却能心中恬静一片,这心性怕是难得,也是一种奇妙且令人向往的精神境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