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674


天下修行体系有哪些?主要的还不就是人族的武者,妖族的体术,以及现在断崖山主导的灵气修行。那整合的目的自然也就是要把原本的这个局面扭转成“灵气修行为主脉”的结果。
换言之,以前一直喜欢“默默无闻”的断崖山这次要主动站起来表明自己天下最强势力的姿态了。
就好像丛林里的老虎,它们宣示自己领地的时候可不是真就吼吼几声就行,而是要建立在它们强有力的尖牙利齿之下的,是别的动物用鲜血去渲染的凶威。
别人修行得好好的,你跑过来要人家认同你是老大,还要在对方的地盘上开始宣讲尝试你的修行路数,变相的断了人家的根。这事落在谁身上能愿意?
一边一意孤行,一边不情不愿,那唯一的结果就只能是“碰一碰”。谁拳头大,听谁的。
看着手里的空白铜条,以及桌上放着的笔墨。徐风阳和巴隆卡心里都明白,这是张砚在逼迫他们拿出“诚意”来,将自己势力范围交出去,以此来得到张砚的“认同”。不然的话,张砚或许就不会给他们上茶,而是要上别的手段了。
其实徐风阳还好。他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并没有过于纠结,一言不发的就拿起桌上的笔开始往铜条上写下一个个地方名字。他甚至尽量将这些地名分散一些,争取将人族各国都均沾。在写到最后的时候,他顿了顿,把设立在“天赐之地”的灵武山也写在了上面。
交底嘛,之前徐风阳就想明白了。既然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不要总想着去对抗。倒不如顺从一些,跟在断崖山后面捡些碎肉也能度日。
武者的潜力也就那样了。徐风阳几千年的辛勤努力抵不过张砚指间漏一些灵气法门出来。如今灵武山二十年来默默发展,徐风阳不怕让张砚去看。甚至觉得这次灵武山纳入整合范围,以后就算有过背书了,将会真正被张砚承认为“自己人”。
至于说张砚去怎么梳理和规训其他武者。徐风阳不觉得自己需要操心。这在人族各国本就是大势所趋。
所以徐风阳心理负担其实很小。因为他的势力早就被挤出人族的力量体系制高点了。
而比起徐风阳来,巴隆卡就不一样了。
不论是魍族入侵的时候,还是后面与三眼神族的大战,妖族都很幸运的避开了绝大部分的凶险。除了妖神宫被灭过一次之外,对妖国里属于妖神宫的统治力以及对妖族体术修行的主体风气并无影响。
可以说,巴隆卡依旧还统治着整个妖族。这一点就是他与徐风阳之间最大的区别。
一边是本就失势,所以顺水推舟。
一边则是需要割肉,而且是割一大块肉。
张砚都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会去催。他笃定巴隆卡就算再怎么肉痛,该要做决绝的时候还是不会优柔寡断的。再说了,巴隆卡如今也与徐风阳一样在做对灵气的融合,以前的路数在他们妖族里同样是过时了。丢弃掉一些“赘肉”而已,这么想的话巴隆卡或许能好受一点。
在徐风阳窸窸窣窣的写了快一半的地名在铜条上的时候,巴隆卡咬着牙也终于开始动笔了。但写得并不快。往往几个字就要停顿一下,甚至脸上的表情更是变得冰冷,眼睛里的怒火几乎就要藏不住了。
等到巴隆卡写完。手里的笔都已经被他捏成了碎片。交还了铜条之后就脸色铁青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呵呵,两位的支持张砚在此谢过了。”张砚起身朝着巴隆卡和徐风阳笑着拱了拱手。
徐风阳回礼,说:“张先生若是无事了,那在下便告辞了。”
“两位轻便!”
话音一落,巴隆卡也跟着草草的拱手一礼,话也不说转身就走。他的脾气能憋到如此地步已经是极为克制了。不说心头怒火,就这份憋屈就足以让他抓狂。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张砚没有送出去,让王碾去送。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对于巴隆卡的表情视若不见。甚至完全不在意。他要的只是态度。如今看来敲打的效果还算符合预期。
之后张砚招了招手,将站在墙角好一会儿的刍狗招到了面前。
“熟悉一下上面的地方。整合的事情将由你负责,人手也需要你自己去找。”张砚说着就将两份铜条递到了刍狗面前。
(本章完)
===第585章
西行===
刍狗一开始听得有些懵。他完全没想到门主会给他布置一个这样的任务:传法。
用门主的说法就是,传递道门的理念和手段,同时展现道门的实力。
“传递道门的理念和手段”这个好理解。可后面“展现道门的实力”就有说法了。反正刍狗的理解就是:谁不服气就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从西面出发,按照名单上的顺序,一个一个的地方都要去。然后绕一大圈最终回到断崖山。
刍狗先做的是找人。门主说了他可以自己找人手,数量控制在五人以内。所以刍狗决定再另外寻四人跟他一起出发。
首先需要实力过得去,至少要得到刍狗的认可才行,然后还要有明确的互补。这里的互补指的不单单是战斗的时候,更是指在西行的过程中林林总总的各种事宜需要互补。
就比如刍狗对于战斗很在行,但对于与人打交道就显得力不从心。西行一路可不光是打打杀杀,还有在各种势力之间游走。
另外还需要懂得谋划,能够谨慎的察觉尽可能多的危险和陷阱的人。
当然,最后这些人手必须要自己愿意跟着刍狗跑这一趟才行。
刍狗将自己需要找的人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又在一张纸上将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名全都列举下来。最后就是找上门去一个一个的问,看对方愿不愿意。
一圈折腾下来,刍狗还算顺利的就把人给找齐了。没有人拒绝他的邀请。所以找来的四个人全都是刍狗一开始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其中三个是跟刍狗一样的三代弟子。一个是四代弟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