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0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6/1900


而现在,这些调整和改变,全部都需要通过实际比赛的检验和打磨,只有这样,才能够慢慢成为自己的技能,并且成为自己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技术调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改变的是自己的比赛习惯和作战风格,往往都需要经历一番阵痛期。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多哈双打比赛的价值就越发凸显出来:
和纳达尔这样顶尖高手搭档的机会,可不常有,这也让高文更加敢于冒险尝试,同时更加敢于出手。
在前往墨尔本踏上澳网赛场之前,高文需要更多赛场时间来适应全新的自己。
对于多哈,高文没有设定任何成绩目标,唯一目标就是尽可能在赛场上多停留一些时间,好好打磨自己。
显然,搭档纳达尔出战双打,事情不能更加完美了。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网球比赛里,单打比赛和双打比赛可以说是两种类别,强度和质量不在一个层面。
诚然,双打比赛需要讲究默契和配合,长年专注双打的专家们绝对实力出众,他们对比赛的解读已经进入更高层次;但如果两名单打球员联手参加双打比赛,胜利几率总是更高的一方。
这样说,并不是因为看不起双打专家们的实力,而是因为两方面原因:
一来,单打球员的个人综合实力更强劲;二来,单打球员对于战术解读、球场空间运用也有着独到之处。
当然,事无绝对,这只是纸上谈兵的一种理论层面分析,具体如何,还是需要走上球场真刀真枪地比拼一番,才能够分出一个高下。
不过,眼前正在上演的这场比赛,某种程度上就能够证明这个“理论”——
四位主攻单打的球员,联手主战双打比赛,你来我往的交锋之中,慢慢地就拉开了差距,单打实力渐渐凸显。
一盘在手的高文和纳达尔组合,在第二盘比赛渐渐找到了魔力:
个人实力与默契配合碰撞出了火花!
“2:1”。
第二盘开局,对阵双方各自完成保发,率先发球的高文和纳达尔组合局分领先,然后就再次在伯莱利的发球局里拿到了破发点。
而且,还是连续三个。
“0:40”。
面对连续破发点,退无可退,伯莱利和梅耶尔也打得更加激进更加主动。
先是通过近身发球挤压到高文的接发球,而后又依靠梅耶尔的抢网形成前场压迫,紧接着伯莱利就上网了。
一左一右,伯莱利和梅耶尔牢牢地把持网前优势,将网球打成了羽毛球,整个节奏直接提升到全新层面,将对面两个人压在底线喘不过气来。
高文和纳达尔一直在试图破网,但整个回合球速度太快,调整空间非常有限,优势和劣势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两个人非常被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个球员就坐以待毙——
手握连续三个破发点,这也意味着他们有资本“浪费”,哪怕丢掉这一分也没有关系,所以他们应该更加放手一搏。
在这点上,高文和纳达尔是一样的,应该出手的时候绝对不会迟疑。
强烈上旋!
纳达尔先来一个,破坏梅耶尔前场截击的节奏;紧接着高文也来一个,朝着伯莱利的反拍强烈撞击过去。
伯莱利也感受到了危险,他和梅耶尔的防线正在持续强烈旋转的撞击之中松动,于是他做出了改变。
一个退步,一个侧身,用反拍切削,没有再拦网回去,而是切了一个小球,强烈外旋,落地之后就朝着场外撇了出去:
又短又急,又轻又浅。
显然,伯莱利看到了危险。
高文和纳达尔的脚步被压制在底线附近,但两个人都正在依靠个人能力发起强烈猛攻,试图正面破局。
但伯莱利也同样看到了机会。
他选择用一个网前小球打破两位球员的联手,充分地将整个球场运用起来,然后高文和纳达尔的底线联盟就瓦解了。
呃!
此时就能够感受到,纳达尔对战机的捕捉非常敏锐,脚步一蹬,身体就已经前冲上去。
伯莱利的切削非常出色,不仅卸力卸得很干净,而且侧旋切得很好,导致纳达尔的脚步直接离开了双打区域。
踏踏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6/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