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900


二发,近身压正手。
高文的预判非常准确,纳达尔的发球策略就是遏制高文的抢攻,不仅选择近身,而且增加强烈上旋。
落地之后的弹跳非常高,以高文193厘米的身高,他也需要在自己肩膀附近完成击球,这在法拉盛的场地是很少出现的,但在墨尔本公园就能够明显感觉到弹跳的释放——
不要忘记了,这还是夜场,网球弹跳已经比白天低了许多。
自然而然地,高文也就没有了抢攻空间,脚步还被挤压到了一些,别着正手,在高点推挡了一拍回去。
紧接着,纳达尔就用正手超级上旋将网球高高地拉起来,朝着高文左侧边线飞行过去。
落点,并不刁钻,主要是控制线路和落点,利用强烈上旋压制高文的反手。
高文,非常沉稳。
脚步虚晃一枪,看似朝着右侧移动,但身体重心始终保持活力,一停一顿之间就已经完成了变向。
小碎步,小碎步!
移动之中的快速调整很快就已经找到了准确击球点。
预判,再次命中。
开场阶段,一来是试探阶段,二来是热身阶段,以纳达尔的性格,经典套路和日常习惯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伴随着比赛的进行,纳达尔才会慢慢调整策略。
毕竟,这也才是高文和纳达尔的第二次交锋,双方远远说不上那么熟悉,不像费德勒或者德约科维奇一样,开场阶段可能就需要琢磨着打破套路。
这也是高文的预判普遍比较准确的原因,赛前功课发挥了作用。
“反手vs正手1.0”。
“反手vs正手2.0”。
一来一回之间,高文和纳达尔都没有变线,沿着球场对角线,击球非常扎实。
两位球员都没有主动发力,而是以控制线路和落点为主,通过回球线路的布局牵制对手,斜线击球的套路也在来来回回之间形成压制。
双方都在布局也都在牵制,但谁都没有寻找到机会。
然后!
非常突然地。
就在此时,高文的脚步往前踏了一步,紧接着再一步,轻盈的步伐转眼就已经进入底线之内。
机会!
纳达尔的正手击球,即使在全面发力的时候,也依旧带着强烈上旋,这也是标志性的“纳式超级旋转”。
同时,在正常击球或者过渡球的时候,强烈的摩擦也经常制造出又短又高的强烈上旋球。
这可以算是机会球。
如果球网对面的不是纳达尔,而是普通球员的话,球员可能就已经直接进入场内发动进攻了。
但对手是纳达尔的话,情况就不同了。
来自正手的威慑力和难以控制的超级旋转是一方面,来自纳达尔进攻线路长短结合的突击性则是另一方面。
最最重要的是,一旦进入场内,也就意味着进入中场,然后球员就将面对巡回赛里最擅长穿越的大师——
纳达尔的防守反击能力、穿越突破能力,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独步天下,费德勒就吃过无数苦头。
综合来看,哪怕纳达尔正手击球出浅,这样的进攻机会,也未必就是机会;大部分球员都会选择留在底线,继续和纳达尔周旋。
包括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也都不例外。
但今天,至少在开场阶段,高文非常积极也非常主动,同时还非常大胆,他一直在观察一直在寻觅。
机会出现的刹那,没有任何迟疑和停顿,脚步就已经切入底线,基本就站在底线之上。
双手反拍。
又沉又重地,扎扎实实地击打出一拍斜线,将速度和力量提升起来,并且撕开角度,朝着纳达尔的正手发动冲击。
嗖!
网球,宛若重锤一般,轰轰烈烈地撞击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