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1/1900


系统显示的瓶颈,就在眼前了,不是吗?
面对丘里奇,高文就开始进行一些全新尝试。
一方面,勇敢地打破击球线路和布局套路,破坏丘里奇在底线的击球惯性。
另一方面,尝试不同的击球方式排列组合,打乱丘里奇对回球的提前预期。
而且,短暂休假归来之后,调整到最佳状态也需要一些时间,高文希望这场比赛的内容能够丰富起来。
尝试,初步取得成效。
“30:40”。
全场比赛的第一个破发点,出现在丘里奇的发球局。
丘里奇有些懊恼。
对于自己的回球质量下滑以至于没有能够限制住高文最后导致预判出现失误表示不满。
抬起头来,丘里奇一眼就可以看见高文的表情:
就好像“高中生为了自然科学报告正在研究毛毛虫如何破茧成蝶的观察课题”一般,透露出钻研学术的好奇和专注,全然没有亢奋和激动,平静如水,完全就是“数学题”的理智气氛。
这也使得网球场的两侧形成鲜明对比。
一边海洋,一边火焰。
所以,高文这是什么表情?
见鬼!
丘里奇深深地呼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暗暗握拳:
“你可以做到!”
“你可以!”
然后,站在底线上,准备发球。
二区。
一发,偷袭内角,时速185公里。
快慢结合,落点分散,确实能够看出丘里奇在发球环节的脑筋运转,持续不断地打乱对手的判断。
高文,预判并不准确;而且,丘里奇落点也要得非常漂亮,尽管不是完美t点,但也是一个标准内角。
蹬地!飞扑!延伸!
高文第一时间的条件反射非常快速,然后使出一个非常少用的技术:
正手,轻轻一点一搓。
然后,就将网球“点”了回去。
===1006
花枝乱颤===
全场比赛第三局,也是丘里奇的第二个发球局,所以,高文依旧在进行尝试进行实验,大胆而果决:
上一分,尝试击打出瓦林卡式的反手斜线。
这一分,尝试采用费德勒的正手接球手法。
一搓!
一点!
在正手位,脚步不到位、重心不稳定的情况下,放弃自己主动发力,借力打力完成接球,但手法稍稍不同。
以球拍的上半部分完成触球,然后依靠手腕轻轻一抖的控制,全凭手感和直觉,将网球直接撇回去。
这样的击球,就如同泼洒颜料作画一般,往往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每次击球都可能制造出不同的效果,每次临场发挥都可能制造出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效果。
但重点就在于,如果自己都没有预料到,那么对手就更加无从预料了,变数与变数的碰撞也就被放大到极致。
一点。
从画面镜头看来,高文就是轻轻用拍头一点,然后,网球就沿着反斜线直接窜了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1/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