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5/1900


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小兹维列夫身高198厘米,毫无疑问是巡回赛里发球最出色的球员之一。
他的发球,并不是纯粹大炮,一方面,他可以追求速度,时速215公里的发球,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一方面,他可以追求角度和落点,通过线路来完成布局,而这样的发球,他依旧能够将时速保持在200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尽管小兹维列夫不是伊斯内尔、卡洛维奇那样ace满天飞的大炮,但他的发球依旧是武器库里最重要的一项。
但是!
小兹维列夫的发球技术也并不完美,他的二发非常容易成为弱点,最主要原因就是核心力量的不足。
此前提到过,网球是一项非常重视核心力量的运动,转体动作将承载脚步和手臂力量的转化与传递。
然而,新生代球员之中,小兹维列夫、西西帕斯、梅德韦杰夫等人,全部都面临着相似的一个问题:
因为身高太高,为了保证移动脚步,所以他们不能冒冒然增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网球腰”不够厚。
自然而然,当他们在发球的时候,下肢力量无法百分之百地完成输送,即使上肢再延伸再挥舞也很难将力量和速度带起来,一发的时候还不明显,二发需要以控制、保险为主,就容易出现发球下网——
本来,以他们的身高来说,即使发球失误,往往也应该是发球出界,但他们的二发下网数量明显更多,从本质来说,其实就是腰腹核心力量的欠缺,导致力量转换率降低,击球点的控制就出现问题。
西西帕斯和梅德韦杰夫都是如此,小兹维列夫也不例外。
整体来说,他们发球局的漏洞,就是二发,这也意味着,如果他们能够保证一发成功率,威胁性就直线上升。
全场比赛的首个发球局,由小兹维列夫率先发球——
从选择就能够看出些许端倪。
小兹维列夫非常在意高文的“最高消费”,他需要证明自己,也需要抢占先机,所以选择了率先发球。
通过一发建立优势,不仅能够占据心理优势,而且只要开场率先保发,那么距离打破高文的最高消费就迈出坚实的一步;只要能够突破这个桎梏,小兹维列夫的压力就能够卸下大半,比赛也就不同。
从得分之后的庆祝来看,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小兹维列夫,非常急迫。
那么,高文呢——
稳如泰山。
“最高消费”,那纯粹就是一个话题一个噱头,也就是媒体记者喜欢炒作而已,球员真正相信的话就是傻子。
高文自信归自信,但绝对不盲目,他可不会认为每次对阵“95后”的球员都能够干脆利落地直落取胜;如果他真的这样认为了,也就意味着骄傲开始滋生,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对比赛、对对手失去控制的开始。
最高消费,并不重要;比赛本身,这才重要。
进入比赛之后,高文就再也没有思考过“最高消费”的事情了,而是在观察小兹维列夫的发球和战术。
开场三个发球,小兹维列夫压制高文正手的战术意图非常明显,两个直接压正手、一个则是近身正手。
其实,再出色的发球,也需要落点和线路的搭配组合,否则,即使是卡洛维奇,他的发球也很难保持全场强势,真正的发球高手会始终改变自己的战术套路组合;但现在看来,小兹维列夫没有时间思考这些——
年轻,还是太年轻。
也许再过六个月或者一年,小兹维列夫就不会如此单纯了,然而现阶段的话,他的比赛经验还是不够。
轻而易举就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开场阶段试图加速,暂时将战术布局撇开,其他不管,先拿一局再说。
又或者说,先拿三局、打破“最高消费”之后,再做改变,到时候,压力缓解,大脑又能够重新运转了。
问题就在于,高文是木头人吗?乖乖地站在球场对面陪着小兹维列夫练球?
“40:0”。
二区。
一发。
内角。
又又又是正手。
时速,213公里。
毫无疑问,这就是今天开场以来,小兹维列夫发球时速最高的一个,奔着ace去的。
但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5/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