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1900


接下来,如果高文和蒂姆能够再胜一场,两位好友就将为一个四强席位展开争夺,“青春风暴”的终极版。
也许,人们期待着看到高文和拉奥尼奇、迪米特洛夫多多碰面,但如果出现全新面孔,同样也值得期待——
百花齐放,这才是“青春风暴”好看起来的真正奥义!
第四轮!
蒂姆遭遇法国球员马纳里诺,这位1988年出生的球员,位列二十八号种子,硬地和红土都具备不俗实力。
蒂姆苦战三盘过关,“7:6(5)”、“4:6”、“7:5”,每一盘都激战到最后关键时刻,这才决出胜负。
最终,蒂姆预定了一个八强席位,静候高文。
高文则面对十五号种子凯文-安德森,同样,这也是一场硬战。
迈阿密的场地和天地非常适合南非大炮,而且安德森一向发挥稳定,没有明显短板和波动,需要调动最佳状态,这就是一场实力球。
高文,顶住了考验。
“4:6”、“6:3”、“6:3”。
在先输一盘的情况下,高文连赢两盘,最终击败安德森,闯入迈阿密大师赛的八强,兑现了青春之约。
于是——
“高文vs蒂姆1.0”来了。
自去年美网首次相识以来,两位球员就一直都是新生代球员的潜力股,但兜兜转转大半年之后才首次碰面,可谓是姗姗来迟。
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两位球员走出不同的职业生涯轨迹。
蒂姆经历小伤困扰,又履行兵役义务,重新返回赛场明显不太适应,渡过一段低谷,这才终于找回手感。
谁能够想到,当蒂姆和高文再次碰面的时候,高文却已经是世界第三了呢?
本场比赛,对于蒂姆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检测一下自己的状态和实力,并且为接下来自己最擅长的红土赛季做准备。
从某种角度来说,蒂姆和卢布列夫有些相似之处,明明是红土背景,从青少年时期就更擅长红土,但是,职业生涯却是从硬地率先迎来突破。
不过,蒂姆和卢布列夫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蒂姆是具有爆发力和变通性的,他对比赛的解读和战术的变化都更加丰富。
另外,蒂姆的单手反拍在年轻球员之中也是佼佼者,和迪米特洛夫潇洒宛若六脉神剑的单反不同,蒂姆的单反是重剑无锋的独孤九剑,不仅暴力、而且犀利,具备厚重的攻击力。
这也是后来蒂姆能够四次闯入大满贯决赛的重要武器,两次法网、一次澳网和一次美网。
当然,现在的蒂姆,依旧年轻,依旧青涩,从技术到心理都还没有进入成熟期,他就是典型大器晚成的球员。
但是,依旧不容小觑,对高文来说,这也是一场考验——
又又又是一场“青春风暴”。
(本章完)
.
===1140
燃烧到底===
“青春风暴”,正在来袭。
自高文登顶美网冠军以来,“90后”、“95后”的年轻一代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争先恐后地登上职业舞台,尽情绽放光芒。
对此,各大媒体举起双手双脚表示欢迎,掌声雷动。
媒体们始终在寻找新生代之中能够和高文相提并论的对手,不是锦织圭也不是瓦林卡,
而是年轻球员。
因为他们期待着“麦肯罗vs博格”、“桑普拉斯vs阿加西”、“费德勒vs纳达尔”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宿敌。
从拉奥尼奇到迪米特洛夫,再到更加年轻的小兹维列夫,媒体竭尽全力地煽风点火,试图营造气氛,早早开始营造“宿敌”气氛,在2015年职业网坛的全面乱局之中,希望能够为新新生代找到一席之地。
但是,记者们终究没有预见未来的本领,他们都没有能够想到,最后形成宿敌角力之势的却是其他人:
“高文vs蒂姆”。
至少,在今年迈阿密大师赛两位球员的首次碰面,人们都没有能够看出痕迹来,一切都显得稀松平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