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8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1/1900


不管如何,总是需要尝试看看,不是吗?
既然球场对面是历史上最强大也最出色的红土球员,高文就更加应该抓住机会,向眼前的大师好好学习。
这也是训练赛的意义。
啪。啪。
高文已经做好发球准备。
这是自己第一盘非保不可的发球局,尽管这是训练赛,强度和心态都不同,但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高文阅读过一篇报道聚焦华夏的王牌之师乒乓球队,他们经常在队内训练赛进行演练:
“8:8”,或者“9:9”,再不然就是“10:10”。
也就是关键比分,稍稍不注意就突然死亡,尽管只是训练赛,但日积月累地训练,就能够充分调动球员的战术素养,紧要关头保持冷静,寻找破局的方式,同时也是对神经的一种锻炼。
所以,接下来非保不可的发球局,应该怎么打?
(本章完)
===1184
醍醐灌顶===
一区。
一发。
高文正在思考,如果这是正式比赛,假设就是蒙特卡洛的八强战或者四强战,然后第一盘的关键时刻。
那么,他会如何布局?
当然,高文压箱底的战术套路也有一些,但现在还需要更进一步,如果他想要做出一些冒险尝试,丰富自己的武器库和战术布局,那么他会如何选择?在「冒险与稳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找回主动?
正好,他有一些想法可以测试看看。
内角,冲击纳达尔正手。
显然,一区正面对抗纳达尔的正手,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战术选择,如果选择的话,角度和旋转就非常重要,需要尽可能避免纳达尔能够找到舒适的击球点,直接上手进攻,否则局面就会陷入被动。
一般来说,外角压制反手更加容易展开战术布局,选择内角,需要勇气,也需要布局。
时速,并不快,176公里。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高文主要以控制落点为主,发球准确无误地落在发球区外侧边线上,砸线反弹。
这一份控制力,在高文这样身高的球员里并不普遍,193厘米的身高往往选择重炮发球,很少走控制路线,包括后来的小兹维列夫、梅德韦杰夫、西西帕斯等等新生代代表也都没有如此,这也是高文的特别之处:
发球的多样性。
当然,这也是来自阿加西和格拉芙的建议,他们需要高文在自己的发球局里寻求更多不同的发球组合。
此前,在硬地上,高文就偶尔会搭配这样的组合;而现在进入红土,则需要增加不同发球类型的比例。
纳达尔,稍稍有些意外,脚步移动也就稍稍慢了些许,正手来不及完成完整引拍——
如果是正式比赛,纳达尔可能会稍稍保守一些,利用自己的手腕力量,顺着身体的移动惯性勾一拍反斜线,然后拉出强烈上旋,哪怕落点浅一些,但只要高文进入底线之内的上步速度稍稍慢一些,强烈旋转释放出来之后,击球点就会非常别扭。
但这是训练赛。
纳达尔也做出不同尝试,居然难得一见地用正手侧切了一拍。
斜线!
高文,完全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纳达尔的正手切削着实太太太罕见,反正高文和纳达尔碰面交手了两次,再包括双打比赛和练习赛,这就是他第一次看到纳达尔正手切球,而且还切向底线的大三角。
幸好,高文的注意力保持绝对集中,意外归意外,脚步移动还是非常迅捷。
另外,纳达尔选择切球,强烈上旋,不仅速度放慢下来,而且落地之后还在持续不断地释放强烈旋转。
这也意味着,高文有足够时间完成移动——
红土移动的真正难点还是在急停急转,如果是匀速移动的话,和硬地的区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但需要突然加速、突然刹车的时候,因为缺少抓地力而容易脚底打滑,此时就需要特殊技巧的处理。
否则,启动速度、移动速度可能受影响是一方面;容易受伤则是另一方面。
这就是格拉芙热身游戏的由来,专门在小区域范围内训练急停急转的脚步控制,同时避免加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导致更多伤病隐患,也就是说,在速度提升起来之前就需要控制,减轻脚踝的压力。
此时,高文处于匀速移动状态,脚步全然没有受影响,第一时间拍马赶到,甚至还有时间观察一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1/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