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7/1900


最后,高文抬头看向纳达尔,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出一个手势,扬声说到,“拉法,就差了一根头发丝,抱歉。”
说完,还摊开双手,连连摇头,以满脸扼腕的表情表示自己的遗憾。
那活灵活现的表情和动作,瞬间就让纳达尔再也没有忍住,咧嘴笑了起来,连带着场边也涌现一片笑声。
托尼叔叔也是忍俊不禁,转头看向另一侧,“他平时也这样吗?”
桑普拉斯耸了耸肩,翻了一个白眼,“如果我说,他还会恶作剧捉弄我们,你相信吗?”
托尼叔叔:目瞪口呆。
桑普拉斯抹了抹根本不存在的眼泪,“唉,我们平时就是这样被他欺负的。”
格拉芙无语地吐槽了一句,“你是准备转行当演员吗?”
“噗”,罗伊格直接就笑喷了。
桑普拉斯满脸无辜,指着自己的鼻子,欲哭无泪地看向阿加西。
阿加西抬头望天。
看到这一幕,就连托尼叔叔都没有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
气氛,一团融洽。
本来,刚刚这一分的你来我往确实能够感受到巅峰对决的紧绷,以至于整个训练场的空气也跟着凝固起来。
现在,一个转身气氛就重新轻松下来,笑声在空气里涌动着,连带着纳达尔也难得一见地开了一个玩笑。
“高文,拍照,记得拍照留证,晚上回去我要检查的。”
一句话,就让高文站在原地,满脸哀伤地摊开双手,似乎可以听到心碎的声音,场边的笑声又更大了。
事实上,“检查球印”,这是红土赛场最传统的一个环节。
足球赛场,因为门线和越位等等裁决的争议,围绕着是否应该引进录像回放判断技术而引发多年的拉扯,其核心论点就是:
竞技体育,是人类的运动,从参赛选手到当值裁判全部都是如此,误判,也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用电子技术取代裁判的位置,那么竞技体育的精神和伦理方面则会遭受严峻挑战。
同样的争议,在排球、羽毛球赛场等等都客观存在,但事实上,网球在相关方面,一直走在时代前端。
2001年,鹰眼技术诞生,就是运用于网球比赛的转播;2003年,鹰眼技术正式引进网球比赛的现场。
经过漫长的争议与论断,2006年,美网再次成为四大满贯之中第一个吃螃蟹之人,率先引进鹰眼系统——
每盘比赛里,球员可以拥有三次挑战机会,对裁判的判决作出挑战,如果进入抢七局,那么就再增加一次;一盘比赛结束之后,所有机会清零,不能累积使用,这也意味着,边裁们的工作承受更多压力。
随后,澳网也跟着完成如此壮举;古老而传统的温网,在2007年不顾包括费德勒在内的汹涌反对声浪,最后一个与时俱进地引进鹰眼技术,完成全面改革。
转眼,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人们早就习以为常,鹰眼挑战也成为网球比赛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一部分。
但是,法网是唯一例外,准确来说,应该是所有红土比赛。
原因,非常简单。
在鹰眼技术出现以前,红土就已经可以“挑战落点”了,因为红土赛场的特性,网球在松软的场地上都会留下球印,清晰可见。
如果球员对于裁判的判罚有异议,他们可以提出申请,主裁判必须离开裁判椅,前往落点的位置检查球印,然后再判断是否出界——而且,没有次数限制,也就是说,球员的每次要求,主裁判都必须满足。
当然,主裁判的判断也依旧存在误差。
比如,找球印找错了。
比如,主裁判对于球印是否擦边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他的判断可能和球员产生偏差,但球员不能申诉,也就是说,主裁判前来检查球印并且做出判断之后,这就是官方判断,球员不能申诉或者挑战主裁判的判决。
也正是因为如此,红土球场经常可以看到球员和主裁判围绕着一个球印展开激烈争辩的画面。
“球印”争论,这也构成红土赛事的特别风景线,将这种场地的特性进一步放大,如同标签一般定义着红土。
(本章完)
===1194
心情舒畅===
和包括足球在内的所有竞技体育一样,网球业界始终认为,那些“争议”、“误差”、“误判”本身就应该是比赛的一部分;而且,这也成为红土赛场独一无二的标签,和其他场地的比赛区分开来。
所以,即使鹰眼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广泛运用,但所有红土赛事依旧没有使用鹰眼。
后来,2022年马德里大师赛,在这站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红土赛事里,首次引进鹰眼系统,球员可以挑战主裁判的权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7/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