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1900


冷静以对、不屑一顾,然后充分利用对手急于施压的心态,在战术层面抢占先机,然后静静等待时机给予致命一击,当头棒喝般地将对手的热血直接强行冷却,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所以,高文的大脑一直在转动,冷静地观察整个局面,哪怕率先破发,他的脑袋也依旧没有停止下来——
严格来说,前三局前四局都是试探阶段,与比分无关,他都需要好好掌控局面。
破发成功之后,其实高文就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发球局了。
于是,交换场地的时候,高文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思考着自己的发球局应该如何布局,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克伯特怒火燃烧的那双眼睛时时刻刻绕着自己打转,就已经朝着另一半球场小跑了过去。
克伯特:……草!
然后,双方就已经就位。
对高文来说,在克伯特的发球局里,他一直在测试,整个击球都显得冒险一些,哪怕丢分或者失误也没有关系,他需要试错,某种程度上也是故意打乱克伯特的比赛节奏;但是在自己的发球局里,则需要按照计划走。
克伯特的技术特点则相对普遍一些,正手强、反手弱,移动脚步不错——但身高终究还是太高影响到了移动,力量型打法,基本以平击球为主,没有什么旋转,技术细节也比较粗糙。
粗粗看起来,如此描述似乎符合大半部分网球球员的特征,但具体对阵的时候,每位球员的细节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高文自己的发球局里,他就打得积极主动了许多。
发球,并不追求时速,而是要求角度,要么就是压制克伯特的反手,要么也是近身靠近反手的位置,力求在第一次触球的时候,不让克伯特有起手进攻的机会,然后进入回合球的时候,则尽可能将克伯特调动起来,让克伯特在高速移动之中击球,那么击球质量就会下降很多。
当然,战术布置并不复杂,困难的是如何执行,毕竟克伯特又不是任凭摆布的布娃娃。
……砰!
刚刚的回球稍稍有些大意,角度和深度都差了一些,原本试图压制中路偏反手的深区,结果克伯特连续几次小碎步调整就已经闪身到正手位置,强行侧身正手,一个大风车式的挥拍,就将网球砸了过来。
如同重炮!
面对克伯特这样力量型的选手就是这样,一拍两拍的误差,就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啊!
高文瞥到克伯特的移动脚步就已经意识到不妙:侧身正手!
可是,现在整个场地都已经让给克伯特进攻,他会选择哪条线路呢?
斜线!
显然斜线的场地更加宽敞,而且克伯特也更加容易完成转体的发力。
几乎在意识到危机的同时,高文的脚步就已经朝着自己的左侧横向移动,然后就可以看到网球如同鱼雷一般冲了过来。
因为提前移动,高文还是成功地为自己抢到了一点点时间,但依旧不够——
克伯特的正手施加了全力,又快又沉,压制得非常厉害。
虽然这个位置是高文最擅长的反拍直线位,但此时并不适用,变线的风险太大,高文现在的能力还不够。
为什么总是说变线难度大呢?
一来,变线需要改变网球的飞行轨迹,整个控制力都需要更上一层楼,甚至击球节奏和击球方法也需要改变。
二来,变线的话,网球的飞行线路长短需要改变,特别是斜线变直线,整个线路就直接缩短一大截;同时,球网高度也不一样,网球的球网,中央高度是三英尺(0.914米),两侧高度是三英尺六英寸(1.067米),大约十五厘米的偏差,这也意味着变线的时候,过网高度需要调整。
正是因为如此,变线非常非常具有挑战。
此时克伯特施加全身力量的攻击已经压制住了高文的回球空间,以他现在的能力不足以完成变线。
危机!
===145
大脑一热===
轰!
高速移动进程中,高文就能够感受到球速和球质的压力扑面而来,不需要等待球拍触球就能够判断出来:
这不是变线的最佳机会。
那么,应该怎么办?
蹬地!左脚重重地蹬向地面,一个紧急刹车控制住身体。
挥拍!膝盖打直的力量通过转体输送上来,极限状态下的引拍动作非常快速也非常充分!
击球!整个挥拍轨迹完全挥舞起来,宛若圆舞曲一般,身体跟随着挥拍全力转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