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5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9/1900


但次数渐渐多起来,锦织圭也找到了办法,他不会主动发力,更多是主动提速,就像此时——
锦织圭当即提速,前进一步进入底线,击打上升点,抬手就将网球平击回去,整个回合球的节奏马上提升一个档次。
结果这一次,却被高文提前预判准确,等候在反手位置,双手反拍借力打力地也跟着提速,击打出一拍反拍直线。
以快制快!
轰!
直接得分!
锦织圭的脚程没有能够跟上,注意到高文移动路线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原来,切削接发球是高文制造的陷阱,故意用切削示弱,让发球羸弱的锦织圭以为自己逃脱发球之后第一拍被动的局面,迫不及待地提升节奏,反而是因为提速的一拍线路选择没有新意,被高文逮了一个正着。
才刚刚开场,高文就已经进入了“实验”阶段——
这一场比赛,与今年美网此前任何一场比赛都不同,因为锦织圭本身不是力量型的球员,整个击球节奏和力道都不同,和红土出身的伯莱利也不同,本来高文就需要重新适应比赛节奏,再加上锦织圭的冲击力没有那么明显,所以高文就回到自己最熟悉的模式。
试验击球。
持续不断用不同的击球组合来测试对手的应对方案,甚至有些变化根本就没有道理,但高文就是这样做了,以至于锦织圭也是摸不着头脑。
更何况,还是在高文丢掉第一个发球局的情况下,他居然还敢这样做。
包括解说员、包括观众、包括锦织圭在内全部都是满头问号:
高文这是怎么了?发挥失常吗?
就连再次出现在球员包厢的阿加西也是无数困惑,他看向自己的老友,结果桑普拉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不急,不急,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阿加西:???
===417
棋局博弈===
“40:15”。
锦织圭率先拿到了局点。
“40:40”。
但是高文连追两分形成平分。
“40:ad”。
“ad”代表“占先”,此时高文就再得一分拿到了破发点。
阿瑟-阿什球场满满都是问号,明明高文看起来没有进入状态,整个击球选择荒腔走板,但为什么现在却是高文率先拿到破发点了?其中两分都是锦织圭的失误,难道说锦织圭迫不及待地兑现破发优势,操之过急了?
阿加西却隐隐看出些许门道,视线余光瞥了一眼桑普拉斯。
桑普拉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展露一个微笑,“高文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又是什么意思?
阿加西视线再次看向球场,看看高文在破发点上会如何选择。
二区,近身压正手。
面对破发点,锦织圭首次偷袭了一个近身发球,打破常规套路,出其不意地打破高文的预判。
果然!
高文预判错误,闪身接球的动作就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启动,脚步来不及移动调整,只有上半身后仰,正手别住身体位置快速顶了一拍,利用小臂支撑身体的动作形成一个稳定三角,强硬地将发球顶回去。
但控制还是稍稍差了一点。
网球弧线没有能够压制,底线落点也压得不够深,于是锦织圭马上就让开位置,侧身正手攻击了一拍斜线,下一秒马上就移动向自己的右侧防守空挡,毕竟高文的反手直线确实令人忌惮。
但锦织圭侧身正手的攻击扎实归扎实,却缺少穿透力,比起克耶高斯和瓦林卡来说确实差了一个档次,这也给予高文足够时间完成击球,反而是因为挥拍推送的动作习惯性地大一些而显得不太稳定。
高文也知道自己需要适应锦织圭的击球方式,所以没有冒险变线,同样击打斜线。
然后?
然后高文和锦织圭就限制住对手的斜线线路,你一拍我一拍,两个人都在改变击球节奏,但线路始终固守斜线,两个人通过手法的变化,节奏抢一拍慢一拍、发力一拍减一拍,看似简单的重复路线击球,两位球员的注意力都非常专注。
就在此时,锦织圭率先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9/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