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1900


虽然高文是留学生,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文就是从高中到大学、从NCAA一路走来的球员,重新唤醒人们对NCAA的关注,不仅仅只有职业网球值得期待,大学网球也迫切需要球迷和赞助商们的注目。
特别是高文始终身穿棕熊队的队服参赛,更是如同一道亮丽风景线划过法拉盛的上空。
自然而然地,从ESPN到“纽约时报”,从社交网络到顶尖专业媒体,从电视节目到网络热议,全方位的讨论狂潮汹涌而至。
恍惚之间,北美人民似乎已经忘记高文首轮爆冷淘汰美国希望伊斯内尔的“黑历史”,全心全意地支持高文,期待着这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球员”能够在今年的美网继续创造佳绩。
毋庸置疑,北美媒体已经足够疯狂,但“洛杉矶时报”的头条新闻还要更进一步,直言不讳地提出一个可能:
高文,是否能够复制伊万尼塞维奇和克里斯特尔斯的奇迹?
然而,问题就在于,伊万尼塞维奇和克里斯特尔斯当年手持外卡参赛的时候都已经是职业赛场打滚多年的老资格了,其中克里斯特尔斯更是已经赢得过一座美网冠军的顶尖球员,而高文只是一个新人。
首次参加大满贯赛事就杀入四强,这已经是难以置信的历史了,难道还要期待更多吗?大满贯冠军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夺冠历程困难重重,两周赛程和众多高手的严峻考验让漫长旅程充满着考验,对于新人、对于外卡和资格赛球员,着实太不友好了。
但“洛杉矶时报”就大胆二疯狂地提出了这种可能:
既然已经创造历史,为什么不能继续呢?
同时,正是因为持续创造历史,为什么不能相信奇迹延续呢?
更重要的是,历史、记录、奇迹,就是为了相信、为了突破、为了书写而存在的,不是吗?为什么不敢相信呢?
===434
各自算盘===
“外卡梦幻奇迹,难道即将重演?”
“洛杉矶时报”的头条新闻引发山呼海啸的攻击,刹那间就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是普通媒体,恐怕影响力没有那么强大;如果是媒体,旁人自然会认为他们为自己国家的希望加油助威,不管是否赞同但至少是情有可原的,大家求同存异就好。
但是,“洛杉矶时报”?
这是认真的吗?
且不说签表里德约科维奇、穆雷、费德勒三巨头全部都还在,高文想要继续突破的难度可想而知;单单说整个历史长河里,能够完成如此壮举的男子球员也就只有伊万尼塞维奇一位,而且那一座温布尔登冠军就是伊万尼塞维奇职业生涯唯一一座大满贯奖杯,可见其中的机缘巧合了。
而高文?
“洛杉矶时报”真的没有在开玩笑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洛杉矶时报”成为各大媒体集体围剿的对象。
在“德约科维奇VS穆雷”的夜场比赛还没有开赛之前,社交网络各大新闻媒体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展开攻击,人人都在分析,无论高文下一轮对阵哪位球员,恐怕都是凶多吉少,黑马很有可能就会显露原形——
一方面是因为四巨头专治黑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比赛来到半决赛阶段,四巨头肯定都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黑马的突围必然更加困难。
而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的球风,在高文面前应该都拥有一些优势,这也使得实力差距被进一步放大。
种种,种种,从不同角度分析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那就是胜利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高文的手中。
铺天盖地的吐槽和嘲笑就这样浩浩荡荡朝着“洛杉矶时报”汹涌而去——
“就因为高文身穿UCLA的球衣吗?”
“看着黑马创造奇迹就开始丧失理智了?”
“你确定看了签表吗?要不要确认一下高文下一轮的潜在对手再说话?”
“难道是酒醉躺在打字机上敲的这篇文章?”
“哈哈,年度最佳自我感觉良好的笑话登场了。”
浩浩荡荡,熙熙攘攘。
如果说高文击败锦织圭,这引发爆炸式的热议,那么“洛杉矶时报”的大胆设想就直接戳破了马蜂窝。
没有人相信高文能够继续赢下去,没有人。
里斯-本内特浏览着社交网络上的这些信息,不由露出一个笑容,“前一秒还在感叹高文的五十五连胜,纷纷议论着‘谁能够击败高文’,这下一秒答案就出来了,‘四巨头’,这确定不是抄袭别人的标准答案吗?一点新意都没有。”
阿迪达斯正在密切关注着高文,耐克又怎么可能疏忽呢?
只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不一样,他们有着自己的计划。
抬起头,本内特看向眼前的艾瑞克-罗宾森,“怎么样,你怎么看?”
罗宾森本来正在欧洲忙碌,结果高文表现越来越精彩,种种迹象都在证明罗宾森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耐克需要罗宾森真正确认高文的潜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