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1900


局间休息归来,在西里奇的发球局里,高文再次发起强有力的攻击,试图第二次破发——
网球比赛的优势和劣势转换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如果不想西里奇寻找到手感发动反击,那么就不能给他喘息空间。
更何况,高文自己对阵德约科维奇的亲身经历就证明了,哪怕落后两个破发球局,也依旧意味着有机会翻盘。
所以,高文不会放松警惕,仍然在试图施压,但西里奇能够直落三盘击败费德勒,这就证明了他的状态,他正处于自己职业生涯十年难遇的巅峰,他又怎么可能轻易缴械投降呢?
===487
狭路相逢===
“15:30”。
二区,一发不进,二发外角。
终于,西里奇朝着高文的反拍方向尝试偷袭发球,毕竟,少了二区外角这一条经典线路,西里奇的发球战术组合就不完整,发球威胁性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第一盘后半段,西里奇就慢慢开始偷袭了,通过不同战术组合压制高文,有些时候能够奏效有些时候则不能,但整体来说,瞄准高文反手发球的时候,西里奇还是会更加注重突然性,打破高文的预判。
此时就是如此。
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偷袭外角,而且还是二发,效果非常不错,因为高文确实没有意料到。
不过,西里奇自己也格外谨慎,加了很多保险,速度和角度都没有完全加起来,压制性还是略逊一筹。
高文的启动稍稍慢了一些,双手反拍的挥拍动作没有来得及做完整,就只是用双手支撑着球拍顶了一拍,然后顺着发力方向完成斜线击球,又重新将网球击打回去,但落点和角度也没有完全撕扯开来。
蹬地!闪身!正手!
西里奇捕捉到了机会,马上侧身正手全面发力攻击了一拍,整个速度和力量瞬间爆发出来,网球如同一团火焰般蹿过来。
而且,西里奇隐藏了一点点猫腻,他没有瞄准底线大三角的死角压制,因为他知道高文借力打力的能力非常厉害,所以他利用手腕完成一次小滑板的击球,将回球落在发球区的外侧死角上,然后弹跳出去。
如同一记大外角发球。
要角度有角度、要落点有落点、要速度有速度,唯一遗憾就是因为旋转控制而牺牲了力量,但从这里依旧能够看出西里奇在今年美网赛场上正手的出色感觉,基本已经达到指哪打哪的水准。
高文有些狼狈。
尽管脚步本来就在反手位,但还是必须往双打线外撤两步,同时落地反弹的高度导致击球点已经高出肩膀,双手反拍击球肯定别扭,进一步导致脚步调整的难度。
踏踏踏。
踏踏踏。
连续小碎步调整,高文就已经将身体抢了出去,然后整个人顺着前冲的惯性跳跃起来,身体腾空地争取到一个更加舒服也更加准确的击球位置,双手反拍在滞空状态下推送出去,将身体重量和地心引力叠加在一起朝着网球叠加下去。
腾空击球!
轰!
腾空,不是为了杂耍,而是提高自己的击球位置,寻找到更加准确的击球点,但高难度的击球动作确实如同杂耍。
可以明显看到高文的拍面有意识地往下压,几乎以扣杀的方式将网球狠狠击打过去;而且即使身体重心脱离地面支持,也依旧能够看到双手反拍的稳定性,整个击球动作完全没有变形,甚至还依靠转体力量完成发力。
砰!
“反手vs反手”。
“斜线vs斜线”。
西里奇马上就能够感受到浩浩荡荡的气浪扑面而来,高文反手击球的能量瞬间就层层叠叠地爆发出惊人声势。
其实,此时最好的回应就是反手变直线,瞬间就能够扭转局势——这就是德约科维奇对阵纳达尔最经典的线路,但问题就在于,西里奇的反手不具备这样的变线能力。
那么,西里奇应该怎么办?
切削。
西里奇马上就调整脚步,用反手切削了一条斜线,又重新将网球送回高文的脚边。
西里奇的切削完全就是过渡球,缺少旋转和速度的变化,主要就是用来处理危机局面的最后一拍球,不存在什么压制对手什么争取防守时间等等,但其中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线路和落点控制保证质量——
基本功扎实。
噌。
切削就这样推回高文反手位,落在深区,避免送给高文一个随时能够起手进攻的半场球,迫使高文已经进入底线的脚步不能继续上前,甚至需要后撤调整才能够完成挥拍,整个效果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但问题就在于,没有力量也没有旋转,即使有落点保证,对高文来说也基本相当于练习赛的喂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