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第9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1900


结果,回球落在高文反手位的底线上,也是压线,又有出线嫌疑——
连续两个回球都有出线嫌疑,然而两侧的边裁都做出界内判断,球场之内的惊呼声已经彻底打破平静。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文依旧没有能够摆脱困境,双手反拍试图拉出一条斜线,但挥拍动作被挤压到,几乎舒展不开,回球线路也就没有撕扯开来,然后又落入德约科维奇的正手。
七拍。
八拍。
九拍。
连续九拍,德约科维奇的正手控制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温柔地杀死你。
===700
战术破局===
九拍。
连续九拍正手,而且,全部都不是杀板,以控制为主,强大的控制力堪称覆盖全场,这就是德约科维奇的能力。
德约科维奇为什么不直接进攻结束这一分呢?
其实,这不是战术也不是能力,而是性格,就和紧张的时候拍球容易拍十几二十次一样,德约科维奇的底线击球也是如此,“下杀板”的时机把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越来越拖拉,迟迟没有主动下手。
当然,其中部分原因也是策略,用这样的战术完全覆盖全场,迫使对手疲于奔命。
这一分,其实德约科维奇相当于不要了,如果他能够得分,自然最好;但如果不行,也没有关系,因为对手奔跑到无氧状态,接下来一分两分三分估计都喘不过气来,德约科维奇的布局就会从容很多。
2017年以后,德约科维奇的比赛风格基本都是如此,和巅峰时期的穆雷越来越相似。
至于2014年的现在。
整体而言,德约科维奇在贝克尔的执教下,比赛还是相对干脆利落一些的,但师徒两个人也在磨合期,有些战术有些布局,德约科维奇的思路不太清晰,所以偶尔也会出现拖沓的状况,犹豫不决是主要问题——
看看美网的比赛就知道了。
此时,又是如此。
德约科维奇拥有一些发力进攻的机会,但他认为机会不够好,于是就不着急下手,依旧在控制局面。
于是,比赛局面就有些微妙——
德约科维奇就如同木偶师一般,而高文则是牵线木偶,跟随着德约科维奇的指示移动,即使高文尝试反抗,却也依旧无法摆脱。
怎么办?
高文,脚步正在狂奔,大脑也正在运转,他知道自己需要强力一击扭转局面,至少应该赢得进攻机会,但德约科维奇的控制力着实太强大,至少以高文现在的能力,无法通过硬实力强行破局。
刹车,转向,奔跑。
奔跑,刹车,转向。
又一次,德约科维奇用一拍正手滑板将网球调度在斜线的底线大三角区域内,高文的奔跑速度已经达到极致,充分利用冲刺的惯性力量,正手强有力地快甩了一拍。
顶!
其实,高文的肺部已经在燃烧,小腿肌肉正在打颤,蹬地的力量也有些摇晃起来,但现在已经陷入一个想停也停不下来的怪圈里。
视线轻轻一瞥,这一次回球效果不错,直接砸在底线上,而且角度扳回来了一些,落在中路区间内。
有压力,但依旧不够。
德约科维奇正手打了一个反弹球,手腕轻轻一卷,网球就再次朝着高文反手位置飞去。
高文第一时间就已经急停急转,冲向自己的反手位,然后观察网球的飞行和旋转。
机会?
这一拍,因为是反弹球,德约科维奇的控制时间被压缩,所以整个抛物线的控制稍稍欠缺了一些,以至于抛物线稍稍高一些。
当然,如果高文想要进入场地之内打中场球,那是来不及的;但如果高文想要脚步到位,发起反击的话,有机会。
蹬!
送!
一个大跨步抢了半拍,高文的脚步顺利到位,双手反拍就强有力地横扫出去,回了一拍斜线。
这次,终于将斜线的角度撕扯开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