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469


对于通过人工授精孕育而出,没有父母的未成年人们,赵长星也制定了新的政策,那便是,一等到他们成年,他们就会免费得到一套太空城之中的房子。当然,其面积不会太大,位置也不会太好就是了。
想要更好的房子,就努力工作吧。
也有一些人因为工作性质原因,必须要长时间留在塞德娜星地表,或者其余低重力环境之中,对于这些人,赵长星提出了“健康补助”的概念,额外发给了他们更多的贡献点,同时规定了轮换时间,让这些人每过一段时间便可以回到太空城之中恢复身体。
在全力解决居住问题的过程之中,人类文明对于科技的发展与恢复也丝毫没有放下。事实上,建造众多太空城的过程,其本身便是对于人类文明工程队伍的锻炼,也是对于科技短板的修复与提升的过程。
在进行这些工程的同时,一座又一座工厂在塞德娜星地表拔地而起,一条又一条太空电梯连接了大地与太空,一艘又一艘飞船驶出船坞,开始在太空之中飞行……
人类文明的工业实力,同样在飞速发展之中。
在这种情况之下,赵长星终于可以宣布,此时此刻,新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终于追上了那已经消亡在浩瀚太空之中的旧人类文明的水平。
===第八十九章
枯竭===
赵长星十分清楚的知道,此刻所谓的“追上了旧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其实质,其实仅仅是消化吸收完毕了小希数据库之中所记载的那些知识而已。
人们已经可以按照资料的记载,制造出任何旧人类文明可以制造的东西,时间和资源足够的话,也可以完成任何旧人类文明可以完成的工程,譬如当初的火种号飞船,这当然可以算是追上了。
甚至,如果算上从深空文明之中缴获到的那些科技资料,譬如电磁轨道炮,譬如一些其余的细节科技,新人类文明甚至可以说已经超出。
但如果说起科技研发能力的话,那差距就大到无法衡量了。毕竟,当初生活在地球之上的旧人类文明,其专职的科研人员数量恐怕就有数千万人之多,是当前新人类文明人口数量的几十倍。
这两者之间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赵长星清楚的意识到,未来的路,就要靠这些“孩子们”自己去探索了。前人遗泽到此已经消耗完毕。
“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不可能全部都是科研人员,总会有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足够多的科研人口,需要足够多的人口基数。”
看着人口普查表之中所注明的144万这个数字,赵长星神色凝重。
144万人口,其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而这个数字,就算再偏重科研,科研人口数量也很难超过10万。
“还是要扩大人口基数啊。”
可是……
赵长星看向了另一张表格。
那上面显示着塞德娜星与深空星两颗星球资源出产数量与开采成本的相关数据。
从这些数据之中,他隐约察觉到了一点暗藏着的危机。
塞德娜星与深空星这两颗矮行星上面的资源,又快要枯竭了……
伴随着人口数量暴增,工业水平飞速提升,各大工程纷纷上马,人类文明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一路暴涨。
这种暴增,不仅体现在总量,也体现在个体平均之上。
就像,奴隶时代甚至封建时代时候的人们,一天给一斤麦子,给几身破衣服就能活得很好很满足,但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随口吃掉的一块肉,生产它消耗的能源换算下来,就超过了古代人们一天所需要的资源。
现代人类出行需要坐飞船,需要穿精美的衣服,需要各种电子产品,需要大房子,需要很多很多。而这一切都可以折算成各种各样的资源。
平均一个现代人所消耗的资源,甚至是古代人的百倍不止。
并且,这是一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过程。且不说骤然降低的物资与能源供应可以大幅降低幸福感,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单单说科技发展这一块,其本身便需要一个能源与资源供应充足的稳定社会。
所以降低资源供给是万万行不通的。那是在自寻死路。
唯一的办法便是提升供应。可是现在,偏偏这两颗矮行星的资源开采成本在一路攀升。
为此,赵长星已经召集人类政府的官员们,以及相关的科学家开了好几次会,商讨了许久。但好办法却始终找不到。
最终,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
在科技无法迅速提升、两颗矮行星资源已经出现枯竭迹象的现在,寻找距离和塞德娜星不远的新星球,并在新星球之上获得资源补给,支撑起人类文明的庞大消耗,是文明唯一的出路。
唯一。
“可是……”
赵长星看着空荡荡的星图,轻轻的叹了口气。
在这距离太阳100多亿公里的浩瀚深空,想要寻找一颗宏观星体,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一号太空城港口。
“开往24号太空城‘海洋城’的客船马上就要出发了,请准备前往24号太空城的旅客到12A检票口检票上船。检票时,请您出示您的身份芯片,检票完成后请快速通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