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69


更何况第三代的60名孩子们也在慢慢长大,对于肉食的需求日渐升高,必须要提前考虑到这一点。
最终,在这9200平米的面积之中,人们一致同意划出3000平米用来种植青储玉米。青储玉米的生长周期比起正常的玉米要短,一年可以种6轮,一轮种植可以产出饲料大约10吨,一年就是60吨,加上之前就有的一些,足以支撑畜牧水产养殖车间以100%功率运转了。
在青储玉米之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类目,便是主粮了。主粮主要分为水稻和小麦——土豆则不在考虑之列。
有水稻和小麦,没人愿意去吃土豆。红薯也是如此。土豆与红薯这玩意儿主要用来制取淀粉,用于工业化用途或者去当饲料,又或者做一些宽粉粉条之类,直接拿来做主粮的话,赵长星自问还没有那么惨。
人类一号基地的产出,赵长星之前计算过,大约足够50名成年人和几十名幼儿的消耗。而现在,第二代的孩子眼看就要成年——事实上他们现在的饭量已经不比成年人差了,这样算来,成年人就可以算作41人。再加上60名孩子,一号基地的产出虽然还可以支撑,但可以节余进仓库之中的食物已经很少了。有些品类的食物甚至已经入不敷出。幸好仓储区里有以前的储备,才能暂时支撑住。
只是眼看着一些品类只出不进,可以节余进来的种类,数量也越来越少,赵长星总会感觉如同有一把小刀在割自己的肉一样疼。
水稻与小麦各自获得了2000平米的种植面积。这两种作物可以采取双层种植法最大化的利用空间,那便是各自4000平米的种植面积了。
一年4轮,一轮种植,小麦可以产出大约3.5吨左右,4轮便是14吨。水稻一轮可以产出大约5吨,一年就是20吨。
有了这一年34吨——减去大约4吨的损耗或者意外、病害等影响,也有30吨。小麦磨成面粉,水稻变成大米各有大约3成的损耗,最终收获到的面粉与大米总量,便是21吨。
以一名成年人在副食品充足的情况之下,日均消耗主粮0.5公斤的水平来算,这21吨的年产量,足以供应120名成年人食用了。更何况,那三成的损耗,也即麸子、米糠等——约9吨的重量,并不是直接被扔掉,它们同样是优良的饲料,喂给牲口吃也是会变成肉的,同样会变成人类食谱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二号种植车间之中大米与小麦的种植,会大大减缓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以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算,至少在30年内,赵长星无需再去担心粮食不足的问题。
青储玉米、水稻、小麦这三种作物的种植,占去了二号种植基地7000平米的面积。还剩下2200平米的面积可供利用。
蔬菜肯定是不会考虑的了,一号基地里蔬菜种植区产出的蔬菜就已经足够食用。毕竟这玩意儿产量高,占地小,生长快。在当前阶段,吃不完的蔬菜都是直接拿去给牲畜当饲料用的。
在这些面积之中,200平米的面积被划分出来,打算种植各种果树,譬如苹果,梨子,葡萄,香蕉之类,丰富一下人们的食谱。另有1000平米用来种植大豆,年产量约有4吨左右的样子。
还剩下最后的1000平米,则用来种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譬如棉花,花生,油菜,芝麻,油葵,甜菜,甘蔗之类。
也有人提出建议,认为应该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用来发展轻工业,尤其是棉纺业。毕竟,火种号飞船之中并没有携带太多的衣服、被服等物资,这些东西都要自己生产。并且现阶段,就算让新出生的孩子们捡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来穿,衣服数量也快不够了。
成年人们普遍只有两套衣服,都已经穿的很旧了。人们十分期待能有几件新衣服穿。
但这个请求,被赵长星残酷的拒绝了。他认为,在所有人类活动区域都有足够的温控设施的前提之下,衣物的保暖功能是没有需求的。那么就只剩下了美观与遮体功能。这两项功能,旧衣服也能将就,实在没有必要在现阶段就浪费宝贵的种植面积。
就算此刻种的这么一点棉花,也不是用来做衣服的,而是要拿去做工业用途。
这让不管第一代的青年们还是第二代的少年们,甚至第三代的孩子们都闷闷不乐。没办法,赵长星只得保证,在未来一有条件就立刻建造三号种植基地,大批量的种植棉花发展轻工业,才让人们勉强接受。
二号种植基地的内部建设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高达一万平米的面积,如果让赵长星自己来做,没有个好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帮手的加入,令这个时间缩短到了原来的几分之一。
仅仅一年时间而已,内部建设就已经初具雏形。而这时候,第二批人类也已经成年,到了可以投入工作之中的时候了。
赵长星与第一代人类共同迎接他们来到了一号基地,并分配了自己的房间。到此,一号基地之中的20个房间全被占满,甚至还多了一人没有地方居住。
有许多人主动提出,让自己去休闲娱乐区,或者工业区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给赵长星居住,但被赵长星坚决拒绝。他认为,身为所有人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此刻所有人类事实上的“领袖”,他有义务起到表率作用。于是他自己选择到休闲娱乐区之中将就着居住,让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所有人都居住到了房间里面。
有了第二批30名成年人类的加入,二号种植基地的建设再一次加快,最终提前差不多半年完成了所有建设任务。
此刻,各个区域已经划分完全,内部的各种设备,譬如供水、供电、温控、湿控、自动化种植、养护、采收模块等等,全部安装完成。调配营养液所需的各种物质也已经收集完毕,用于固定作物根系的基质,也全都铺到了培养皿上方。
在总计40人的跟随之下,赵长星满是喜悦的来到了二号种植基地之中。站在走廊之上,赵长星庄重的按下了启动按钮。于是下一刻,温控、湿控设备开始运转,将各个不同的种植区调整到了不同的气候。自动种植设备开始运转,将诸多作物的种子播撒到了基质之中。
“很快,我们就能收获到许多许多的粮食了……”
赵长星心中默默的想着。
===第二十四章
路线===
在二号种植基地投入运转之后两个月,青储玉米首先迎来了收获的时候。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玉米直接被收割机搅碎,然后被履带运输到了畜牧水产养殖区之中,进入到了临时仓库里面。
小希会在这里对它们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以使其更容易被牲畜们吸收利用。并且,它会自动调配这些储备,会在恰当的时候,将这些饲料提供给恰当的牲畜。
早在青储玉米收获之前,赵长星就带领着手下的几十名成年人类,忙碌了一个月的时间,将长时间未能完工的,畜牧水产养殖区剩下的70%的面积各项设施也建造完毕,并将猪崽、小牛犊、小羊,还有足够数量的鸡鸭鹅鱼等放了进来,交给小希管理。
现在,这第一批青储玉米的到来,给牲畜、家禽、鱼儿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些动物之中,当然也有不吃玉米的,比如鱼儿们。但很显然,有了玉米喂给牲畜,其余种类的饲料就可以节省出来,比如苜蓿,米糠之类,这些东西便可以喂给鱼儿和家禽们。
说这些青储玉米给所有动物带来了福利并不为过。
青储玉米的收获并未给人们带来太多波动,但水稻和小麦的收获就不一样了。所有人都知道,水稻意味着香喷喷的大米,意味着米皮,米粥,米粉,小麦则意味着馒头,面包,饼干,面条等美味。这是切身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重大事件。
于是,在这一天,包括赵长星在内的39名成年人,以及值守在火种号飞船之中的两名成年人,共同或者现场,或者通过视频直播观看了这一画面。便连60名未成年,无法离开火种号飞船的孩子们也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整个过程。
当看到呈现出金黄色的稻子与小麦如同海浪一般扑向收割机,被收割机将果实分离出来,又经过电磨磨制成了面粉与白花花的大米,然后一股脑的放到了仓库之中储存起来的画面,大人与孩子们都一同欢呼了起来。
虽然在赵长星的抚养之下,他们全都没有尝试过饿肚子的感觉,但通过小希的讲述、视频资料的画面等,“粮食就意味着生命”这一条准则,在所有人脑海之中都扎下了根。现在看到如此大量的粮食被妥善的保管着,随时可以拿来吃,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安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