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1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4/1950


荀文倩立刻附和道:“可不是呢,天子志在天下,不在儿女情长。他纳甄贵人入宫,应该也是为了子嗣而已,并非贪图甄贵人的容貌。”
伏寿点点头。“的确如此。桥氏姊妹有书信来,她们奉诏省亲,还担负了采风的重任。天子一心想在中原度田,也是为了尽快完成统一,早日西征。荀贵人,颍川今年会度田吗?”
荀文倩微微一笑。“颍川地狭人众,度不度田又有多少区别。再说了,我荀氏早就没有多余的土地了,我伯父一家倒有些土地,不过在渤海。殿下,我听说天子有意在徐州设一郡,依渤海例施行德政,殿下有没有兴趣选在琅琊?我可听说,琅琊反对度田的人实在不少。”
伏寿语气淡淡的说道:“外朝的事,天子自有方略,毋须我关心。”
===第1009章
失之交臂===
正说着,有女郎官来报,太尉夫人、司徒夫人、司空夫人等大臣女眷进宫,向皇后祝贺新年。
伏寿立刻收拾起心情,命人请进。
荀文倩等人也肃穆起来,不敢在三公夫人面前失了体面。在宫里,她们互相之间斗斗嘴也就罢了,被外人看见不好。
三公夫人入殿,依次入座。
太尉夫人虽然位列第一,却沉默寡言,说完该说的话后就一言不发。司空夫人刘氏也不怎么说话,只有司徒夫人袁氏健谈,与皇后说了一些情况。
她刚刚从老家回来,看到不少事,最重要的当然是和度田有关。
汝南是大郡,最盛时有四十多万户、二百多万口,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大郡。
因此,汝南的大族也多,度田阻力非常大,至今也没推行。
汝南太守宗承因此很头疼。
得知司徒夫人返乡探亲,宗承特地赶到汝阳求见,向袁氏请教。
袁氏面带微笑地说道:“我一个女子,能懂什么朝政呢。本想回绝他,却又不忍看着家乡落后,只好答应他,将问题转告能解决的人。”
伏寿有些意外。“汝南还没有度田?”
“没有。”袁氏摇摇头。“百姓不积极,官员也没有动力。”
伏寿眼神一凛。“夫人说的官员中,包括太守宗资吗?”
“应该包括。”袁氏笑了笑。“他来见我,恐怕不见得是度田而不可得,而是不想度田,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做个表态。”
“为何如此?”
袁氏含笑不语。
一旁的荀文倩听了,接过了话题。“南阳世族很多,宗氏也有不少土地。他自家都没度田,哪有底气要求汝南世家度田。”
袁氏转头看了荀文倩,嘴角笑意更盛。
伏寿恍然,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虽然贵为皇后,但绝大倍分时间都在后宫里,不像荀文倩等人各有事务,与外界联络顺畅。对宗资其人,她只听过名字,知道他是南阳名士,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这也是她不愿意干预朝政的原因。
谈到这些,她显然不如荀文倩擅长。
见伏寿没兴趣,袁氏也只好避而不谈,转而说起了民间庆贺新年的活动。
关中度田早,而且推行得比较彻底,这两年发展很快。百姓生活安定,衣食无忧,又有近水楼台之遍,不少人家都送子弟入学,学得快的已经毕业,进入工坊做工。
对于不指望做官的百姓来说,刚成年的孩子进入工坊做工,挣一份不少于耕种的薪酬,家庭收入增长了一大截,这已经是非常满意的结果。
有了钱,自然要多买些年货,添几分新衣。
特别是那些第一年工作,刚拿到钱的年轻人,通常都会买点好东西,犒劳一下自己。孝顺一些的则会给父母买点礼物。
这也造成了市场的繁荣,生意特别好做。
作为司徒的夫人,袁氏看到这一幕最为高兴。
民生好,自然是司徒的功劳。
但袁氏还是谦虚了一下,特别提到了一点。
天子东巡冀州,有近五万大军随行,为关中减轻了大量的负担。如果有五万大军驻扎在关中,别的不说,粮价就会有大的波动。一旦粮价出现大幅波动,老百姓就算手里有钱,也不敢轻易用。
就关中目前的情况而言,粮食刚好能满足需求,略有节余。
支撑大军征伐就有些难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4/19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