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第2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3/3765


他顿了一下,微微摆手,“上真不必说摘取终道,那事太过遥远了,我辈先也不作此想,而便是立誓为信之法,上真当也知此举难以让所有人放心。”
誓信的前提是约束个人,但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可以依托,哪怕你能设法驱消誓信,那我也仍旧有在你违誓之后追讨你的手段。
可若是连世域都被覆灭了,元夏便毁弃誓约又如何?根本无法以此约束元夏。
蔡离道:“原来贵方是担心此事,唔,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要是别的世域,担心这个又如何?这些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也不为此多解释一句,可是对待天夏,那就不一样了。涉及到元夏最后一个需要覆亡的世域,最后一个将要除却的错漏,总是有些特殊的。
他想了想,道:“其实我元夏是有办法为此解决难题的。”他看向张御,“在我元夏,法仪也是有所区别的。张上真此前所见到的法仪,那都是最为下乘的,只需法符一引,就能将法仪挪去,这也是控制一些不逊之人的必要手段。
而上乘法仪就不一样了,可以完完全全消除劫力,所以张上真不必为此担忧,若你愿意投来,并为我元夏指路,我可亲手为你主持法仪。”
张御道:“完全消除劫力,这是如何做到的?”
蔡离笑道:“其实也是容易,那劫力那是消杀世外之人,那么只需要将世外之人通过法仪变作我元夏之人,那自便无碍了。”
张御眸光微动,道:“化为贵方之人,我虽不知贵方具体演化之法,但应该便是为了消杀变数错漏,可如此做岂非是增添变数么?”
蔡离道:“
向来是只拿纲序,不拘小节,所以大世必覆,常人可容,
可如此做也是要付出不菲代价的,所以这些人不能多,最多只有几位,还需要诸世道一并认可,不过有些总是值得这么做的,譬如张正使你,我们也算熟悉了,若是你愿意靠过来,我定然支持阁下的,
张御点了点头,这倒是不经意中问出了一个隐秘事机,恐怕也只有在蔡离这等人处才能问到。不过他对此并不完全相信。
到他这个境界,已能看出一些错漏变演之中的门道了。当变演那一刻开始,应当除元夏之外的所有人或物都是错漏,都是要被剿除的对象。
那些被接纳的人只不过现在有用,还能利用这些人去攻打更多外世,才被允许留存着,可实际上,丹丸和法仪也只是延缓了劫力发作的时间,迟早是要被消除干净的。
他怀疑这个所谓的上乘法仪不过是比下乘法仪多具备一些欺骗性罢了,因为元夏断然是不会允许采取终道这等事多出任何变数的。
对此蔡离应当不会再深入去说,所以他也没有继续去问,而是转到了另一事上。他道:“那我还有一个问题,敢问蔡上真,用了这等法仪,可还能攀渡上境么?”
蔡离目光闪烁了一下,道:“那自然也是可以的,法仪一成,那便是同道了,又怎么会去阻拦同道成就上境呢?”
张御看他回应,心下已是了然,看来元夏是不愿意看到有其他世域的修道人去往上境的,其实若是如他所判断的那样,那么在种下法仪的那一刻,已然是没此可能了。
他又言:“只是不知,贵方这里,可有上真是用此法避去劫力的么?”
蔡离看了看他,笑道:“看来张上真还是有所顾虑,不过蔡某也可以理解,这般吧,请张上真再是等上几日,稍候我可请张上真见上一人,等张上真见了此人,当就不会再有什么顾虑了。”
张御道:“那我便等着了。”他目光看过去,“而若是我辈用了法仪,成为了元夏之人,那想必也是可以与元夏诸位同享终道的,蔡上真你说是不是?”
蔡离哈哈一笑,道:“自然,自然。”
……
……
===第五十二章
借尘观墩阵===
蔡离与张御一番话谈下来后,却是满意而去。
他感觉张御等人不是不愿意投靠元夏,而是对投靠过来元夏回如何对待他们并不放心。不过这恰恰说明,两者还是可以谈的。
这个问题其实好解决。正如他所言,要是张御愿意投过来,他愿意亲自为其主持上乘法仪。
不过这等好处自也只能给少数人,因为这等不但耗费宝材较多,唯有每一个世道的宗长、族老或者嫡宗子才能主持,除了一些的确需要拉拢的人物外,其余人根本不值得他去纡尊降贵。
他回到自家殿阁之后内,便关照亲随道:“去把方上真请到这里,就说我有事需他去办。”亲随得有吩咐,便躬身一礼,下去传命了。
而此时此刻,一驾飞舟在虚空之中飘荡,正逐渐往一座飘悬在虚空之中,大小堪比星辰的巨型泊台挨近。
邢道人正站在稍显狭小的飞舟主舱之内,目光望着前方,只是神情之间有些阴郁。
他们一行人在阻击张御失败之后,本该早早撤回,奈何元夏巨舟被毁,导致他们无有合适的乘渡阵器可用。
他们大部分人虽然可以凭借法力横渡虚空,可他们是不可能采取此等方式的,元上殿乃是代表威仪法度之地,要是他门如此做,那是要受到嘲笑的,还会因此削减元上殿的威信,且诸世道一定是会为此大做文章的。
于是他们又费力从巨舟之内寻了两家尚算完全的飞舟出来,用此载乘折返,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两驾飞舟都是在半途之中无缘无故无法驾驭了。
故是有人提议,不如以他们自身法力推动飞舟前行,装作驾驭飞舟回去就可,那随从修道人见得邢道人神情阴沉,立刻训斥了这个蠢主意。
最后不得已,邢道人令随行之人凭空祭炼了一驾飞舟,由此又耽搁了一些时日,过了二十多天方才来到了这一处泊地,并且他们这一次为免丟了脸面,却是遮掩舟身,于无声无息中进入泊台。
只是他们不曾发现,在某一个随行之人衣袍一角上,却是附有一粒闪烁着微光的尘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3/37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