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805


于是,就在一架近乎完成了总装任务的战机侧面,大家都站到了一起,成为一排,几十人,在飞机的侧面,居然一排就站开了,这个时候,也能够看到机身的高大,居然头顶的位置,还不到机身的中部。
“咔嚓,咔嚓。”摄影师一连给拍摄了好几张的照片,然后大家才散开。
“可以看座舱吗?”秦风问道,作为一名飞行员,最希望的就是看座舱了。
佩莱哈克大气地扬扬手:“大家随便看!”
邀请大家来这里,本来就是来看这款战斗机的,座舱当然也包括在内了。
秦风照相的位置,就是在座舱的附近的,那双人的座舱盖,是相当的宽大的,看起来,内部肯定相当的宽敞。
但是,怎么上去呢?
一般来说,战斗机都是要有登机的舷梯的,如果是战机的设计合适的话,飞行员也可以顺着机翼爬上去,不过现在,这机身太宽大了,秦风如果爬上去,估计得抓住机翼,做一个引体向上才能上去。
这也不容易!当秦风试探性地抬起手来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只能够着翼盒下面的导弹挂架,他要跳跃一下才能够着上面的部位。
“舷梯呢?”秦风终于发出了这个疑问,你们到底有没有诚意啊,既然让看了,为何不给放舷梯?
佩莱哈克笑着,一弯腰,按动了座舱下面的机腹位置的一个按钮。
接着,就在秦风惊讶的眼神中,看到了这个位置的蒙皮,突然开始向外翻转了,蒙皮的外翻,露出了两级登机的台阶来,然后,下面的框架还可以拉下来,就形成了一个四级台阶!
人家居然直接把登机梯就给做到飞机侧面了,这样,即使是在野战条件下,没有地勤的帮助,飞行员也可以自由上下了,否则的话,飞行员连跳都不敢跳下来的。
这也太有创意了!
下面四级台阶,依旧是不够的,只够爬到一半的机身处,这个台阶是在座舱的中部位置的,接着,上面就会出现左右两个台阶,只有一级,也足以让飞行员踩着,分别上前舱和后舱了。
这也只有这种重型战斗机能这么做,因为轻型战机体积小,空间有限,而且也没有必要,手脚并用,直接就能上去,这种飞机,必须要有外界的帮助啊。
秦风感叹了一下,顺着台阶,噔噔噔地爬了上去。
国内的战斗机,几乎都是单座的,去飞的幻影2000是双座的,不过幻影2000的前后舱布局基本上相同,不过这款飞机就不同了。
前舱是飞行员,后舱是武器操作官。
在后世,曾经有人感叹,双座机其实没有用,单座飞行员就足够用了,反正就是按动电钮的事,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对于一架配备强大的武器系统的战机来说,很多时候,不是一名飞行员可以搞定的,就拿现在的雄猫战机来说,前面的AWG9雷达,拥有数种工作模式,有的模式用来照路,有的模式用来攻击,需要不断地调整雷达的模式,同时,想要发射导弹的话,也需要经过繁琐的操作步骤,绝对不是电视剧中看到的锁定,攻击这么简单。
所以,它必须要两个人配合。
不用说现在这个时代,再过十几年,苏27是单座的,但是,要具备强大的攻击能力,改进出来的苏30,依旧是双座的,一个人的手是干不完的。
这就好比在二战时期,一架鱼雷机要三名操作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就是专门负责给鱼雷装订数据的,一个数据错误,鱼雷就不可能命中目标。
秦风首先看的是后座,后座没有操作杆,两块显示屏,占据了后座主要的视野,在显示屏的旁边,密密麻麻地布置着各种按钮,秦风知道,想要操作巨大的AWG9雷达,是需要专门的雷达官的。
在国内,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装备,需要等到歼轰七服役之后,才会有两名机组成员的配合方式。
看了几眼,秦风就觉得自己是无法看懂的了,只能来到了前舱,他也没有啥拘束的,直接就坐了进去,如果不能让自己飞的话,在里面感受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了。
国内的战斗机,座舱都相当的狭小,在里面很拘束,要反复训练才能适应,而现在的这架雄猫战机的座舱,就相当的宽大了,这样的飞机,飞起来一定很轻松。
===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强大===
就在秦风在座舱内过瘾的时候,其他人也都在绕着飞机看。
屠老首先看的是可变后掠翼的转轴。
在此之前,屠老曾经考察过米格23和苏20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和眼前的雄猫战机相比,除去控制方式的区别,一个手动,一个自动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翼盒的大小。
米格23之类的飞机,前面的翼盒很小,可动的机翼是很长的,几乎翼盒就不怎么显眼,而现在的雄猫战机,翼盒很宽大,形成了类似于翼身融合的一个外观特点。
这也算是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区别了吧,大部分的二代机,都是有着旗帜鲜明的结构的,机身,机翼,机尾,相当的清晰,而三代机,几乎是融合到一起的,看起来整个飞机就像是一个整体,比如现在的雄猫,哪怕是没有了机翼,整个机身,似乎也是一个升力体。
美国的技术是先进的,仅仅眼前的这个翼盒,就只有美国能够做到。
翼盒位于机背部,是一个有一个结构复杂的箱形结构。
翼盒两端容纳可变翼翼根转轴,此部分是可变翼设计飞机的重点,也是飞机死重的来源。
苏联的战斗机,这部分的设计,都是使用钢结构的,强度倒是够了,但是,重量太大,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结果,可变后掠翼的优点,被增加的重量给抵消掉了。
美国没有这么搞,为了使翼盒重量尽可轻而又不应影响强度,格鲁曼采用高强度轻重量的钛合金来制造,由于钛合金使用常规方法无法焊接,为此还发展了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除了承力外,翼盒也构成了一个整体油箱。
这也是很奇怪的地方,苏联人不缺钛合金,也发展出来了钛合金的加工技术,但是,就是不肯用在战斗机上,宁可用在需要量大很多倍的潜艇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8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